卷首語

毛新平,1989年畢業于武漢鋼鐵學院,獲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原冶金工業部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總設計師,廣州珠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廣鋼集團CSP應用技術研究所所長等職務,現任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任中國工程院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協會理事、中國金屬學會低合金鋼分會常務理事和軋鋼分會理事,《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鋼鐵》等科技期刊編委,并擔任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上海大學兼職教授和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主任。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學部院士。
九月,涼秋,珠江水歡,花城錦繡。在G20峰會召開之際,《工程技術研究》正式創刊。
實踐證明,人類只有依靠技術的進步才是促進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根本途徑。在當代,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和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日益成為衡量這個國家實力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標志。我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發展工程科學技術,因為工程科學技術是發展工業、增加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的關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際,加強工程技術研究,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而《工程技術研究》的創刊,就是為了更好服務科技人員、適應創新型國家的隆重推出的重大舉措。
新成立的《工程技術研究》繼承和發揚了《冶金叢刊》和《廣東工程》的辦刊理念,堅持“綜合性、跨學科、推動我國工程技術研究”為目標,為加快和提高我國制造業的工程技術研究的科學水平而努力。《工程技術研究》為作者和讀者精心準備了改版后的重點欄目有:綜合評述、工程基礎理論、試驗與研究、工程設計與管理、技術與應用、技術交流、技術職業教育、研究成果、發展與創新等,每個欄目都具有強烈的工程技術的專業特色,致力于給廣大奮斗在工程技術、教育教學以及經濟管理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雜志立足廣東,面向全國,重點反映冶金、機械、建筑等領域工程技術成果,發展工程技術高職教育,服務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和高校師生,推動我國工程工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工程技術研究》更是組建了實力雄厚的期刊管理和學術委員會,為雜志的專業技術水準和今后發展把掌脈絡。也希望工程技術各界同仁積極賜稿,加強交流,互動研討,共襄盛舉!隨著國家大力推行創新趨動和中國制造,工程技術研究和職業技術教育將會迎來發展的春天。
發刊伊始,寄希望《工程技術研究》編輯部勵精圖治,勇于創新,始終堅持以作者和讀者為中心,為作者和讀者提供細致、周到、貼心的服務,塑造同行業的標桿。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展望未來,《工程技術研究》要立足于工程技術和工科高職教育,以繁榮學術、發展科學文化事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為宗旨,為堅守和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大國工匠,推動我國的工程技術研究水平提高而努力。
是為記,謹于共勉。
毛新平
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二0一六年九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