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靖超 王智航
摘 要:盈余管理是以企業管理當局為主體,以對外報告的盈余信息、為客體,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的而在準則允許范圍內綜合運用會計或非會計手段來實現對會計收益的控制和調整。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正處于起步階段,盈余管理現象十分普遍。另外,ST制度是我國獨有的一項對上市公司進行管理的制度,其目的在于通過對業績較差并到達一足條件的上市公司進行ST冠名的方法,來向投資者揭示該公司的財務情況。本文基于盈余管理角度,在分析*ST美利財務狀況基礎上,對其摘帽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ST美利;盈余管理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盈余管理行為是企業利用會計的選擇性合理改善收益的行為。在我國隨著證券市場的逐漸發展和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為已經得到研究證實。但由于目前我國財務會計準則還是不夠完善,其中存在不少的局限性,這就為企業采用盈余管理留下了機會。從目前情況看,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已有十幾年歷史,但是與國外較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較,還是存在著許多方面的需要改善的地方。在當前情形中,如果企業使用盈余管理方式不合理,就會有可能變為財務舞弊的不合法行為。
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選擇有很多種方式,如利用現行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的可選擇性、關聯交易、債務重組、政府的扶持等。在國外對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與國外相對較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較,我國資本市場中的上市公司的研究相對來說還不是很成熟,只是在逐步的發展中。因此,在該方向的相關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尤其是我國這類較特殊的ST公司的研究更加比較重要和迫切,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ST美利背景簡介
(一)公司概況
中冶美利紙業成立于1985年,經過二十多年跨越式的發展,企業總資產77 億元人民幣,擁有28條現代化的造紙生產線,企業擁有速生林基地50萬畝,員工8000多人。成為一家集制漿、造紙、造紙林基地開發、造紙機械加工、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印刷包裝、房地產開發、商貿、自營進出口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美利紙業經營范圍機制紙、板紙、加工紙等中、高檔文化及生活用紙的生產、經營、銷售。經營本企業自產產品的出口業務和本企業所需的機械設備、零配件、原輔材料的進口業務,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
(二)財務狀況
2013年和2014年兩年報告期內,公司面臨著債務負擔沉重、流動資金短缺、低效資產較多等困難。在經濟增速放緩、造紙行業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公司2013年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實現553,185,49034元,2014年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實現622,013,44502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5941%和1244%。2013年報告期內營業利潤實現-261,677,46995元,凈利潤實現-241,384,59982元;2014年報告期內營業利潤實現-400,618,04398元,凈利潤實現-649,097,28318元。
從表1可以看出,美利紙業2013年到2014年各項目同比發生嚴重下降,導致公司出現資不抵債狀況。鑒于這種狀況,避免公司遭受退市風險,公司必須上下一心,提高公司的治理結構和改善財務狀況,實現*ST美利的摘星摘帽,保護股東和投資者的利益。
三、*ST美利可采用的摘帽手段
根據我國上市公司ST制度,若公司連續虧損三年,則面臨退市摘牌的風險。*ST美利在處于虧損的最后一年時,如果想在來年保住上市資格,則必須通過盈余管理方法,如進行重大的資產重組活動、大額度的關聯交易或者是利用政府補助等來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最終實現扭虧為盈。
(一)沖回預計負債
從*ST美利2014年財務報表中,我們看到報告期內,凈利潤-649,097,28318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6891%,除了本期營業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5310%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寧波銀行北京分行訴中冶紙業、林業公司及本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已二審判決,公司根據判決結果計提大量預計負債導致利潤下降。
美利紙業和中冶美利林業開發有限公司敗訴,根據終審判決結果,本公司計提預計負債 287 億元。針對本公司目前計提的高額預計負債,公司可以與寧波銀行進行交涉,或者向法院起訴,要求免除公司就中冶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對其債務的連帶清償責任和抵押擔保責任,從何減少預計負債的計提,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提升下期的凈利潤。
(二)資產置換
2014年美利紙業的四家子公司經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寧夏美利紙業板紙有限公司凈利潤為-1,224,65883,深圳市美利紙業有限公司凈利潤為-64,52870,寧夏興中礦業有限公司凈利潤為-408,80115,寧夏美利紙業集團環保節能有限公司凈利潤為-2,811,83775。鑒于子公司的虧損狀況,公司可以考慮出售虧損最嚴重的寧夏美利紙業集團環保節能有限公司的股權,或者與集團內部其他經營狀況較好的公司進行資產置換,進而實現對虧損子公司的剝離,合并盈利狀況較好的公司,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三)減少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通過分析合并利潤表,公司2013年資產減值損失合計為92,147,32993,而公司2014年資產減值損失高達180,743,53649,基本翻了一倍。
從表2中可以看出,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主要由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組成。我們看到,公司可以減少賒銷業務,通過貨幣資金進行交易,進一步減少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公司可以根據最新的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狀況,通過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減少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計提的減值損失。
四、結束語
從文中的研究對象可以看到,*ST美利在處于虧損的最后一年時,為了保住上市資格,通過沖回預計負債、資產置換、減提資產減值損失等盈余管理方法來實現下一年摘星摘帽。對于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公司要依據企業具體情況,選擇合適和合法的盈余管理方法實現公司實現摘帽,進而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作者單位:寧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寧夏大學科學研究基金資助 項目編號SK15029
參考文獻:
[1] 劉旭東.2012. ST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摘帽研究.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
[2] 李安蘭.2013.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扭虧盈佘管理案例研究.財會通訊
[3] 任永平,李昊.2013.資產減值會計準則變更與盈余管理行為研究.財務與會計
[4] 褚祺生.2013.基于會計估計變更的盈余管理研究.財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