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我國農村居民1985年至 2014年的相關數據,把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作為因變量,并且對影響農村居民的消費性支出的各種因素進行了分析,找出其中的關鍵因素,從而建立了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費價格指數、稅收負擔、收入不確定性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并在實證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消費;實證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到全國總人口的60%。而農村的生產發展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處于基礎地位的部分,消費問題一直廣受人民的關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農村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消費水平也得到極大的提高。但是,與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相比,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比率還有很大的差距。提升農村的消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及加強監督,將農村消費市場潛力激發出來將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一、建立模型
(一)變量選擇與數據獲取
消費(y),以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作為衡量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指標,并且利用1985年為基期的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平減。
收入(x),根據凱恩斯絕對收入假說,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會增加他們的消費,但消費的增加沒有收入增加的多,即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響消費支出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本文以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作為衡量農村居民收入的指標,并且利用1985年為基期的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平減。
價格(cpi),本文用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來反映,并且用1985年為基期進行平減。
稅收(t),用稅收總額占GDP得比重來表示。
收入不確定的變量(m)以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表示。這一指數的變化趨勢與農產品市場價格基本一致。由于我國農村居民以農產品收入為主要來源,因此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的變動直接關系到農民收入的多少。
設置理論模型為:lnY=β0+β1lnX+β2CPI+β3T+β4M+μ
(二)數據的平穩性檢驗
在探究變量的協整關系之前,先要檢驗所有變量的單整性,通過EVIEWS60對農村居民的收入、消費等數據進行ADF檢驗,所得結果見表:
1985-2014年農村居民收入、消費等數據的ADF檢驗結果
從檢驗結果看,以上變量均為一階單整序列。
(三)協整檢驗
用EVIEWS軟件得出方程:
從上述系數的t檢驗值來看,回歸系數具有顯著性。可決系數達到了0993,說明模型的解釋能力是非常強的。
從表中可以看出,殘差序列為平穩序列,即為I(0)序列。上述結果表明:消費(y)和可支配收入(x)、價格水平(cpi)、稅收負擔(t)、收入的不確定性(m)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從影響因素對消費變化的作用方向看,收入和收入不確定性對消費是正面影響,價格和稅收負擔對消費是負面影響因素。
二、模型修正
(一)異方差檢驗
通過White檢驗來檢驗是否存在異方差性,結果如下圖所示:
所得的檢驗伴隨概率均大于10%,均在10%的顯著水平下拒絕方程存在異方差性的假設,認為模型不具有異方差性。
(二)自相關檢驗
若在回歸方程窗口查看殘差統計圖,如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知,殘差序列均位于虛線之內,故可判斷此模型不存在自相關。
三、研究結論及政策意義
(一)研究結論
1、收入與農村居民消費呈現正相關關系,而且收入是影響消費最關鍵的因素。從消費的收入彈性來看,當農村居民的收入每增加1%時,消費就會增加131%。所以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著力提高農民收入。
2、收入的不確定性對農村居民消費有正向影響,即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每提高1%,將會使消費上升00017個百分點由于受農村居民家庭生產經營風險較大、農民工就業缺乏保障、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居民存在嚴重的收入不確定性。
3、消費價格指數對農村居民消費有負向的影響,即消費價格指數每提高1,居民平均消費額減少00018%。符合消費理論中價格與消費量反方向變動的規律。
4、稅收對城鎮居民消費有負向的影響。稅收每增加1元,會使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減少0015%。
(二)政策建議
1、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對消費水平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要想增加消費必須先增加居民收入,因此政府要想方設法的增加居民的收入,不僅要增加收入的數量,還要不斷擴大農民獲得收入的渠道。
2、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區間,政府可以推行一些特殊的政策,比如“家電下鄉”政策來人為的干預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但更重要的是要深化市場體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形成合理的充滿競爭的市場。
3、提高和改善居民的消費觀念。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根據總需求理論,節儉會使國民收入減少,從而引起經濟衰退。我國從高儲蓄率的“梅花時代”轉為需求多樣化的“牡丹時代”必須改變居民傳統的消費觀念。
4、消除農民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政府要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加快農村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制度的建設,讓農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5、逐步培養居民的消費信貸方式,不斷提高居民的消費信貸觀念。除此之外,引導居民合理消費,使消費結構更加豐富,引導居民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增加文化消費的比重。(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 多恩布什等.宏觀經濟學.東北財經大學,1998
[2] 減旭恒,中國消費函數分析.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 王志遠.我國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的計量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08,(3).
[5] 張茉楠.二元結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分析[J]發展研究,2010.
[6] 林白鵬.中國消費結構學.經濟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