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
摘 要:反腐敗工作關系著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隨著反腐敗斗爭進入攻堅期,新問題新情況對所有紀檢監察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新考驗。作為反腐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紀檢干部必須要提高思維層次,擺脫思維定式,更新思想觀念,從而適應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關鍵詞:思想觀念;廉潔自律;反腐治病;權力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習主席狠抓正風反腐,通過體制調整改革,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強化了責任追究機制,明確了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使紀檢工作雙重領導體制更加具體化程序化。紀檢干部是開展反腐工作的主要力量,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成效。同時,紀檢干部作為反腐工作的具體實踐者,必須進一步明確職責使命,擺脫傳統思維定式,更新思想觀念,從而適應新的挑戰和考驗。
一、既要秉公依法辦事,又要嚴格自控自律
根據中紀委公布的自家打虎數據,“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處分干部3400多人,中央紀委機關查處處置14人”。這些問題反映出個別紀檢干部確實有“監守自盜”的現象,究其根源,皆是頭腦不夠清醒,意志不夠堅定,沒能抵御住各種誘惑的侵蝕所致。紀檢干部身處反腐倡廉第一線,是我黨偉大事業的忠誠衛士,反腐斗爭能否取得勝利,關鍵在于紀檢干部能否鐵面無私、秉公執紀。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依靠的是嚴明的紀律和規矩。肩負著監督執紀重任的紀檢干部,自身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時刻用黨的科學理論和習主席講話武裝頭腦,深刻領悟習主席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從思想上認識到反腐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從本質上認識到紀檢工作的神圣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得住腳跟,在個人得失面前穩得住心神,在各種誘惑面前守得住底線,把紀檢工作作為終身追求,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絕對忠誠的信仰。
二要敢于較真碰硬。在反腐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紀檢干部要勇于擔當、不懼困難、積極作為,不能因怕得罪領導影響個人前途而不敢細查、怕牽涉太廣難以收場而不想深挖、怕處理太重擔心遭打擊報告而不愿嚴辦。紀檢干部如果沒有“不怕得罪人、不怕被打擊報告、不怕丟烏紗帽”的精神,那么就必然會辜負黨和人民群眾寄予的厚望。因此,紀檢干部要堅決抵制不想監督、不敢監督的懶政思想,敢于迎難而上、較真碰硬,執紀辦案堅持原則、剛正不阿,以“三不怕”精神同一切腐敗行為和歪風邪氣作斗爭。
三要自覺守紀率行。隨著反腐肅紀的持續深入,紀檢監督部門越來越備受關注,反腐倡廉工作要取得實效,關鍵在于紀檢干部的一言一行被人民群眾信任與支持。打鐵還須自身硬,紀檢干部應當要求更嚴、標準更高,始終落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要求,帶頭遵守各項黨紀條規,樹牢“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的意識,熱情真切的接受他人監督。只有律人者先律己、監督者先監督,才能真正樹立起執紀者的威嚴,才能堅守住執紀問責應有的底氣。
二、既要把懲治腐敗作為成績,又要把教育挽救干部作為更大成績
十八大以來,對大案、要案、窩案的查處可謂大快人心,但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要取得絕對勝利必須尋求更加科學有效的辦法,真正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治腐如治病,查辦案件固然重要,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保護干部、治腐于未發之前更為重要。
(一)端正思想認識
紀檢干部必須要克服“不辦案就沒有作為”的片面認識,不能唯“查案破案”論功行賞,要樹立“抓貪官、破大案”是成績,“獻良策、出善謀”更是能力體現的政績觀。要時刻心中牢記,紀檢工作并不是單純為了懲處他人,處理黨員干部、查辦案件的目的,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其核心目的是為了保護干部免受不良風氣的侵蝕。因此,要重視平時的預防,多提醒多警示,拉拉袖子、常敲警鐘,幫助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避免干部走錯路,確保我黨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內部環境。
(二)加強教育引導
在以往查處的案件中,一些干部認為自己給領導、上級過節送禮“意思一下”是人情往來,還沒有達到腐敗的范疇;一些領導干部認為吃請請吃是正常交際,沒有使用公款,也就不算作風問題;更有一些基層干部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自己位低職輕,接受他人小恩小惠查不到自己。這些錯誤思想的產生,一方面是自身要求不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教育不深不夠。紀檢干部要從教育、監督、管理等多個學位,對廣大黨員加以教育提醒,在生活中要多關心幫助,傳遞正能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在工作上要傳授拒絕他人“好意”的方式方法,傳授正確的為人處事之道。
(三)完善體制機制
腐敗的根源是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習主席強調,要加強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從查處的腐敗案件看,權力不論大小,只要不受制約和監督,都可能被濫用。過去頒布的一些法規條例,相互之間有交叉重復,甚至沖突相背的情況,讓一些干部無意中犯了錯誤,進而使很多人變得不敢作為、不想作為。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必須總體規劃、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既有鮮明的針對性,又有具體的可操作性。這樣既能防止腐敗人員鉆空子、找缺口,又便于紀檢干部依法依規執紀監督,同時也避免了個別干部迷失方向、誤入歧途。
三、既要維護民眾監督舉報的權力,又要保護被舉報者的民主權力
紀檢監督部門一直努力要為人民群眾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通過暢通群眾民主訴求渠道的方式,來鼓勵群眾民主監督的積極性,初步形成了上下一心、全民反腐、人人監督的良好氛圍。但隨著互聯網諫言、舉報熱線、群眾信箱等多種手段的應用,匿名誣告、亂告等現象與日俱增,不但降低了查辦案件的效率,更是對一些干部的身心造成了惡劣影響。依法保障舉報者人身、財產安全是紀檢干部的責任,但保護被舉報者的權力同樣是紀檢干部的重要職責。
(一)區分情況公正對待舉報者
一直以來,查辦案件的線索大部分來源于群眾實名或匿名舉報,紀檢部門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深入開展調查,但并非所有舉報者提供的線索都能保證客觀真實。紀檢干部必須要認真梳理篩選信息,對實名舉報者反映的情況要優先核實,情況屬實的要迅速立案查辦,盡快給舉報者一個滿意的答復;對于個別反映情況夾雜個人情感、猜測臆斷、夸大說辭的舉報者,在查明真相后要做好教育疏導、澄清事實,避免后續出現更多情況;對蓄意誣告、亂告的舉報者要嚴肅處理,匿名誣告情節嚴重的,可采取反查手段追究其責任,及時查明事實,將被調查者受到的影響降低至最小。
(二)確保查案辦案有理有據
紀檢干部在查案辦案過程中,必須時刻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對待被調查對象要客觀,不能因與被調查對象熟識而將線索置之不理,更不能因對被調查對象有偏見而妄下結論。要尊重并給予被調查者正常申訴、陳述、辯護的權力,使用證據要堅持實事求是,克服主觀、片面、表面等錯誤認識,確保證據的確鑿性和充分性,力求將每一個案件都辦成經得住實踐檢驗、群眾檢驗、歷史檢驗的鐵案。
(三)依法依紀安全文明辦案
紀檢干部必須樹立正確的執紀辦案觀念,避免產生“為了辦案而辦案”的錯誤思想,要嚴格遵守執紀辦案程序和各項規章,切實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法”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被調查者的知情權、人身權、財產權、申辯權等合法權益,決不能為了早日結案而出現違法取證、刑訊逼供、虐待體罰等行為,落實安全防范制度措施,防止惡性事件發生。(作者單位:西安政治學院18隊)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2015.
[2] 斯陽.反腐倡廉新思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2014.
[3] 王合倫.廉政文化熱點面對面[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