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玲
摘 要:高校體育管理一直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環節,隨著時代的進步,體育活動形式越來越多,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體育教學等,而是出現了許多新型的體育方式,比如高校體育俱樂部等,體育俱樂部的出現大大豐富了運動形式,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并且使學生的課余活動逐漸向綠色健康發展。不僅如此還能平衡學生的作息時間,使學生勞逸結合,同時加強學生之間和教職工之間的充分交流。體育資源一直是高校校園內的豐富資源,要想充分利用,必須加強體育管理,有序調度,合理安排。高效需成立專門的體育管理團隊,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對現有的體育設施等資源進行合理科學的分配。本文將對此進行深入討論。
關鍵詞:高校體育活動組織;俱樂部活動;科學管理
正如上文所說,人們對自然健康生活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校園里學生占主體地位,高校要合理引導學生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態度。近些年興起的體育俱樂部就是體育社會化、經濟化發展的成果。對于學生而言,體育俱樂部就相當于校園內的娛樂場所,為了環節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可以適當進去放松,而這種健康的“娛樂場所”,是學生在放松時無形中就鍛煉了身體,提高了抵抗力水平,甚至紓解心結,開闊心情。對于學生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個學校都有運動場館,高校體育管理者要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體育場所,否則它的作用就微乎其微,失去意義。
一、高校體育活動組織
學校的體育場所經常性的組織體育賽事和活動,吸引了許多學生自愿加入,這一切所依賴的是學生的興趣愛好。這些擁有共同愛好的同學之間更具有團結性,交流,協調和進行組織工作更為省力,同時也擴大了學生的交際范圍,共同的愛好將不同院系,不同學院的學生緊密連接在一起。
體育活動的策劃和展開遇傳統的體育課程教育不同,通俗來講,這不是體育課,體育課是強制性安排的,里面會有一些體能訓練等,但是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并沒有這些強制性的東西,一切都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學生在這里不用考慮學分,不用考慮課時等,充分發揮自由自主的狀態,從而在更高的程度上培養學生對感興趣的體育技能的訓練。因此,體育活動的組織突出了學生為主體的主導作用,興趣至上,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體育課模式性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從全方位提高自我。這種體育活動可以是班級間的,院際間的,甚至是校際間的,大大擴展了學生的交流范圍,使學生“走出去”,交流興趣愛好,擴展人脈等,擴大學生的眼界,增長社會經驗,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我,這就積極響應了國家素質教育的號召,培養全方位高素質人才。正因為如此,體育活動的發展越來越快。
二、體育俱樂部的管理
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校體育活動規模組織的越來越大,不斷出現新的問題,成員之間,教職工之間和賽事安排等都出現了許多弊病,因此要想體育活動可以長久的發展下去,就要大力加強高校體育管理,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現一盤散沙的局面,這是不利于學校建設的。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管理高校體育建設,成為如今的重中之重。
(一)設立體育社團管理機構
體育發展到今天,傳統項目和衍生項目都很多。而學生的興趣愛好多樣,如果同時將大量學生集中到一起,很容易因為活動項目不統一引發矛盾,同時,場館的選址,時間的安排,是否與學生課程沖突等方方面面都可能成為矛盾的激發點。因此高校設置專門的體育管理部門是當務之急,管理機構負責人員的登記,時間調度,場館安排和協調學生的工作,以保證體育活動有序進行。
管理者可以由教職工擔任,同時選取學生會干部等擔任助手,專門負責學生的招收,登記,問卷調查運動意向等,同時設置專門的組織部,宣傳部,活動部等,各司其職,是整個體育活動有序進行。同時加強財務管理,對受到的每一筆費用登記并公開,避免私下交易,提倡公開透明的管理模式。
除此之外,管理者需要在整體上對體育管理水平有全面了解,不論哪個部門的活動,都了然于胸,帶領全體管理人員做好學生的登記,調節,對每一期的活動進行綜合評判,尋找不足之處進而突破改進,設置賽事獎勵機制,充分提高學生參與的動力,促進學生團結,提高學生整體身體素質。
(二)體育俱樂部資源的合理利用
高校都擁有教豐富的體育教學資源,包括體育設施、體育場館、體育器材和體育教職員工等,因此可以將其充分利用。體育設施,體育場館等硬件設施可由學校配置,或向學校申請課余時間利用,對于體育老師這種專業型人才,積極爭取課余時間,使其加入到體育建設中來,不論是在維護安全方面還是對學生的專業性引導,都是別人不可替代的。這樣才使體育活動有保障,將學校資源充分利用,響應國家體育社會化改革的號召。
在硬件分配方面,將管理細化到最下層,具體到體育器材的使用情況,使用數量和損壞率的統計。即使補充新器材等。比如如果是籃球活動,那么籃球是學生自帶還是場館進行分配,除此之外,常備醫療手段,比如常用的消毒酒精等,避免學生磕碰小傷就醫不及時。
聯誼活動是高校之間經常進行的活動,而體育之間的聯誼更是能將擁有共同興趣的學生集中到一起,上文提到,體育活動的聯誼可以擴大學生知識面,擴大交際圈,為以后步入社會積累人脈資源等,對于體育管理者來說,將聯誼活動協調安排,是使不同興趣的學生都有機會加入到聯誼活動中,使校園文化豐富多彩。
(三)紀律管理
首先,會員必須登記真實詳細的信息、繳納相應的費用。俱樂部通過對會員的了解,在盡力滿足會員要求的前提下,組織和合理安排教學、競賽等活動,要求會員嚴格按照時間表進行培訓,如有特殊情況無法到場,必須履行正規的請假手續。其次,組織活動,特別是校外活動時,一定要遵守管理條例,不能獨自行動,更不能在沒告知負責人的情況下,私自外出。最后,確認入會后,必須無條件服從管理規定,不能隨便更改或破壞,如果有同學多次違反相關制度而教育無效,應該開會批評,嚴重的話可以取消其會員資格。
體育俱樂部必須保證絕大多數會員的最大利益,不能因為個別同學的不良表現影響到俱樂部的正常工作。對于每一個不服從管理的人,管理層必須正視,決不能姑息,必須要明確俱樂部的管理條例,必須增強會員的集體主義意識,要有一定的紀律意識,俱樂部才能更好地發展。
三、體育俱樂部的發展
體育活動組織發展的好壞關系到每一位參加的成員,只有好的管理手段才能提供好的體育服務,才能使學生享受到更愉悅的運動氛圍。因此科學管理手段必不可少,管理者應該充分了解國內外的體育管理方式,吸收國外先進手段運用到我國的高校體育管理建設中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使高校體育運動順利發展。
體育活動的組織方式應該形式多樣,避免夜郎自大型的方法,固步自封,拒絕吸收意見,這種體育管理態度是不可取的。在高校體育運動的開展中,管理者要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看到發展中的不足之處并找到改正的突破點進行完善。
體育活動是高校必不可少的,但不能把吸納會員作為任務來完成,而是要采用任何可能的手段,讓每一名會員把俱樂部當成自己的家,閑暇時,多和俱樂部的人交流,對于俱樂部的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有充滿凝聚力的社團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作者單位:陜西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 羅達勇,汪海燕.我國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現狀與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
[2] 趙樹安,陳有財.高校體育場館使用效率與效益研究.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
[3] 袁曉芳.高校體育設施管理改革探討.考試周刊,2008
[4] 劉平江.體育俱樂部的經營與管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