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依爾江·卡哈爾
摘 要:權力意味著一方的力量來控制另一方的權力。如果一方的權力不受到任何制約,這表明權力被濫用。所以我們必須要監督和制約權力的行使,以防它被濫用。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聯系我國的基本情況而建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組成我國的立法體系。諸多歷史事件證明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適合我國的基本國情,保證了廣大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地位,為我們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政治依據。不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出了一些問題,如何加強政府對人大監督作用,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府;監督
一、人大對政府監督的實際意義
第一,建設法治國家——人大監督是必經之路。強化人大監督是實現我國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和基本保障?,F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人民建設法治國家的期望跟現實中人大監督職能發揮之間的差距。因此,人大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依法履行法律所賦予的權力,最大限度的保護和監督憲法和法律的正常執行,促進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步伐。
第二,保護人民民主權力,人大監督是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表現著人民管理國家事務的基本權力,人民通過人大行使自己在法律所賦予的權力,所以人大監督能不能有效實行直接聯系到人民的權利行駛有沒有得到保障、人民民主專政有沒有有效實行。保障人民實行自己的基本權利是人大的主要職能,而實現這種職能的有效手段是加強對政府監督的力度。
第三,人大監督是建立廉潔政府的制度保障。我國各級行政機關必須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并對它負責,接受人大的監督。人大作為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及監督機關必須履行針對國家權力機關監督和制約的職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給建設廉潔政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人大對政府監督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人大60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的成熟,收到了明顯的成果。但這一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財政監督流于形式。一方面,我國憲法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財政審批監督的內容、范圍、實施程序和操作方法,沒有細致而相配套的專項法律法規,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執行審批監督工作。另一方面,從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實際工作來看,財政監督所觸及的面積遠遠不夠。對于經濟領域中許多難點、熱點問題和法律法規的執行應該實施監督,但由于自身的原因和條件的限制人大沒有進行正常監督。有些人大及其常委會在自己的任期內對財經部門的工作放下不管,不主動執行自己的財經監督權,導致財經監督權執行的不到位。
第二,法律監督缺乏實際效率。執法部門的執法情況以及財政情況的監督都屬于人大監督范圍之內,而且很重要的部分。不過,人大對執法部門的監督從廣度和深度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近幾年來執法檢查在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態度不認真、把執法檢查看做一種程序的現象屢屢出現。另外,在法律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執法檢查主題容易混淆等。
第三,人大代表的作用發揮不夠。但是在現實工作中代表比例,自身素質和代表的活動存在以下問題:首先,代表構成比例不合理。在人民代表中領導占得比例多,甚至超過50%,這種情況把代表構成變成不科學、不合理。在很多地方,“一府兩院”的領導往往是人大代表,這樣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現象直接影響了人大代表的廣泛性。其次,代表職權行使不充分。代表審議權行使不到位,有些代表把審議看做是一種形式,說些好話、套話,不提出實質性的意見和建議;有些代表甚至把審議報告看成上級文件,對審議工作態度不主動,不做任何審議發言。一些代表把“一府兩院”的監督看做給領導“找麻煩”、“挑刺”,因此很多人大代表害怕得罪領導,害怕影響與“一府兩院”的關系。最后,代表自身素質不高。有些代表對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了解不夠,對執行代表職務的一些常識不夠熟悉。有些負責人對工作的態度不端正,沒有能力執行自己的職責。有些代表不做實地調查,不了解人民情況,不關心社會事務,參政議政能力不強,很少以監督者的身份制止政府的一些侵權和越權行為。
三、加強和完善人大對政府監督作用的主要措施
為了有效治理和避免以上問題,我們要:
第一,處理好黨委和人大之間的關系。首先,轉變黨對政府的領導機制和領導方式。改善黨政聯手決策、行文的領導方式,黨把行政工作完全可以交給權力機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可以經權力機關上升為國家意志之后再交行政機關執行,以這種方式實現對行政工作的領導。其次,黨政要分開,改善黨的領導作用。首先要做到黨政分開,也就是黨組織不能代替“一府兩院”對具體事情做決定。黨對我國的領導可以具體化為執政的黨員干部,也就是說通過黨管干部,通過對“一府兩院”干部的管理來具體體現我黨的執政地位。而執政的黨員干部是需要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來選舉和確認的,那么他們理所當然的要接受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他們對任何具體事情的決定都在人民代表大會監督的范圍之內。最后,要從組織上落實地方人大的性質和功能。人大及其常委會要依法行使自己職權,黨要主動給它們創造政治環境,要提高人大及其常委會領導黨內的地位。
第二,健全法律監督手段。首先,加強立法,使人民代表大會對政府的監督權和監督手段法制化。讓人民代表大會在行使監督權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這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現實需求。要建立責任機制,人民代表大會如果不能行使監督權,可以對人民代表大會進行責任追究,甚至罷免,從而給人民代表大會以壓力去行使自己的監督權。其次,要注重和加強法律監督的手段,有效避免法律監督手段單一、不到位等一些現象的發生,大膽運用更嚴厲的監督手段,提高法律監督的效果。開展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執法檢查報告;組織人大代表評議行政執法部門和法院、檢察院的執法、司法工作,運用多種有效的法律監督手段,保障法律監督的效率。
第三,人大監督和其他監督機制結合起來,提高監督的效率。我國成立以來為了提高人大的監督職能,制約和規范公共權力,避免權力的濫用,不斷向科學化方向邁進,取得了不少成績。為了充分發揮人大監督職能,提高監督效率,人大必須要跟其他監督部門加強他們中間的合作,共同建立多方位的監督制約機制。避免目前存在的各部門之間配合不力、各自為戰、相互隔離等一些問題以及所產生的衍生問題。為此我們要創立一定的協調機制,監督公共權力的運行,協調人大監督和其他監督機制之間的監督,按時解決監督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促進各個監督部門之間的聯系,信息的溝通,協調運作,相互支持。另外還要加強新聞媒體和網絡的聯系,充分發揮各類媒體和網絡的特征和作用,有效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
四、結論
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人民當家做主最根本的實現形式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要使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就必須加強各種監督體系之間的協調,理順監督體系之間的各種關系,避免重復監督、多頭監督,防止留下監督“空白區”,各監督機制之間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各個監督機制的整體效能。(作者單位:新疆大學)
參考文獻:
[1] 王洋. 強化地方人大監督權的路徑創新研究[D],浙江省委黨校碩士學位論文.2012.11.
[2] 劉爽. 人大對政府實施監督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D],東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5.
[3] 劉磊. 完善我國人民代表大會監督機制的研究[D],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