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濱
試析中俄主導的“一帶一盟”對接之路*
王海濱
中國倡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的對接,與一系列復雜的戰略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一帶一盟”對接對中俄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目前,中俄正處在推進兩大項目對接的歷史起點上。在“一帶一盟”對接之路上,中俄作為對接的主導國家,應牢固堅持兩大項目對接的戰略方針;高度重視平臺、機制和共同法律基礎的建設,并在兩大項目對接的三個層面或軌道上針對不同情況把握好平臺與機制建設的方向;堅持在雙邊與多邊層次上同時推進兩大項目對接的路線;大力推進兩大項目對接研究領域的合作;注重培育兩大項目對接的正確觀念與輿論。
中國 俄羅斯 絲綢之路經濟帶 歐亞經濟聯盟 “一帶一盟”對接
[作者介紹] 王海濱,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俄羅斯外交問題研究。
在2015年5月中俄共同做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簡稱“一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簡稱“歐亞聯盟”或“一盟”)建設對接(以下簡稱“一帶一盟”對接或兩大項目對接)的最初戰略決定一年以來,中俄日益明確和鞏固了“一帶一盟”對接的戰略方針,不僅在雙邊框架和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內已經開啟了兩大項目對接的相關合作,而且中國商務部與歐亞經濟委員會還將于近期開始舉行關于《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伙伴協定》的首輪正式談判。*Первый раунд переговоров по ЗСТ между ЕврАзЭС и КНР состоится в середине октября, http://tass.ru/ekonomika/3678404.(上網時間:2016年10月5日)這意味著,中俄在歐亞大陸空間內正逐步拉開“一帶一盟”對接的戰略序幕。本文將在分析“一帶一盟”對接的戰略背景及其對中俄戰略價值的基礎上,著重探討兩國在推進該對接上所應進行的合作。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今,中俄主導的“一帶一盟”對接有著一系列復雜的戰略背景,它既有外部經濟環境的消極因素給中俄等國經濟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也有歐亞大陸國家發展經濟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戰略需要,還包括美國對中俄同時實施的戰略制衡與圍堵等。
首先,外部經濟環境的消極因素給中俄等國經濟帶來巨大負面影響。由美國2007年爆發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與經濟危機,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世界“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它沖擊了世界金融、生產以及貿易等領域,對世界經濟造成了深遠而嚴重的消極影響。時至今日,這場危機的后續影響依然存在,主要表現為: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世界金融、能源與其他大宗商品市場不穩,世界貿易持續低迷,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以及世界經濟空間割裂的風險加大等。
世界經濟中的這些消極趨勢與現象,給包括中俄以及歐亞經濟聯盟其他成員國的經濟發展與合作造成了巨大而現實的負面影響。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并非十分樂觀,有一系列令人擔憂之處: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GDP增速繼續放緩,如2015年GDP僅比2014年增長6.9%,遠低于此前的增長速度;*“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全文)”,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3/17/content_5054901.htm.(上網時間:2016年3月17日)對外貿易下滑,如2015年對外貿易額同比下降7%;*“2015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降7%”,http://www.gov.cn/xinwen/2016-01/13/content_5032571.htm.(上網時間:2016年1月13日)一系列行業產能過剩等。而作為歐亞聯盟主導國與核心國的俄羅斯,受全球金融與經濟危機、特別是受世界能源原料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再加上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的打擊,近幾年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俄羅斯經濟自2014年陷入停滯后,2015年開始轉為衰退,其GDP比2014年縮減了3.8%,工業生產下跌了3.3%,通貨膨脹率在前一年11.4%的基礎上又增長至12.7%,*См.:Интервью немецкому изданию Bild. Часть 1,http://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51154.(上網時間:2016年1月12日);Совещание с членами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http://president.kremlin.ru/news/47709.(上網時間:2015年2月19日)對外貿易額僅為2014年的66.8%*ОБЩИЕ ИТОГИ ВНЕШНЕЙ ТОРГОВЛ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http://www.customs.ru/attachments/article/22574/WEB_UTSA_04.xls.(上網時間:2016年3月9日)。自2014年1月起的兩年里,盧布貶值約60%,外匯儲備從5096億美元減至3681億美元,減少了27.8%。*Ольга Самофалов. Россия далека от повторения кризиса 1998 года, http://vz.ru/economy/2016/1/14/788651.html.(上網時間:2016年1月4日)俄羅斯面臨的嚴峻經濟形勢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歐亞聯盟成員國及聯盟內部合作的發展。例如,俄羅斯盧布的大幅貶值導致與俄保持密切經濟聯系的歐亞聯盟其他成員國在貨幣、金融以及出口等領域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哈薩克斯坦為應對盧布貶值以及提高本國商品的競爭力,于2015年8月20日取消本國貨幣堅戈匯率窄幅波動的政策,并開始實施自由浮動匯率,結果導致堅戈在一天之內貶值26%,*Девальвация тенге, Назарбаев призывает привыкать к трудностям, https://ria.ru/economy/20150820/1197587134.html.(上網時間:2015年8月21日)引起物價急速上漲以及投機風潮。2015年,俄羅斯與歐亞聯盟成員國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的雙邊貿易額大幅下降,分別僅為2014年同期的88.4%、68.1%、73.1%和75.4%,*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СОЦИАЛЬН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ПОЛОЖЕНИЕ РОССИИ. МОСКВА,ЯНВАРЬ 2016 ГОДА.c.101.聯盟內部貿易只有450億美元,而2012~2013年歐亞經濟空間的貿易額為650億美元。*Начало заседания Высшего Евразийског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вета в расширенном составе, http://kremlin.ru/events/president/transcripts/52049.(上網時間:2016年6月1日)與此同時,中國與俄羅斯及整個歐亞聯盟的經濟合作也受到了消極影響,例如,2015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680.6億美元,同比下降28.6%;*Товарооборот КНР со странами нового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превысил $600 миллиардов, https://ria.ru/economy/20160926/1477907162.html.(上網時間:2016年9月26日)2015年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總貿易額為788.5億美元,同比下降28.5%。*“2015年中國是歐亞經濟聯盟最大貿易伙伴國”,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e/201602/20160201261033.shtml.(上網時間:2016年2月25日)又如,受中國經濟需求下降的影響,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供氣合作項目被暫時擱置或推遲。
其次,歐亞大陸國家發展經濟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共同戰略需要。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大多是歐亞大陸的發展中國家,其中也包括了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等一系列獨聯體國家,這些國家在發展經濟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共同的戰略需要。例如,它們都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的現實需求,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結果,“亞洲國家改善基礎設施的過程在2020年前需要約8萬億美元的投資”,*Казахстан займет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 важное место в проект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пояса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http://ia-centr.ru/expert/23073/.(上網時間:2016年4月12日)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基礎設施改善或新建工程都集中在歐亞聯盟或上合組織內部的獨聯體國家。例如,俄政府2012年所確立的目標是“今后10年修建長度約12萬公里的聯邦級公路和地區級公路。”*Путин: объем дорожн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в РФ в течение 10 лет удвоится, https://ria.ru/economy/20120411/623133434.html.(上網時間:2016年3月10日)2014年俄政府計劃在未來幾年投入1500億盧布對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貝阿鐵路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計劃2017年前使貝阿鐵路的通行能力增長一倍,由一晝夜通行16對列車增至32對,改建500多公里的復線、90座車站、85座橋梁并建設新的貝加隧道。*40-летие начала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Байкало-Амурской магистрали, http://president.kremlin.ru/news/46175.(上網時間:2014年7月9日)哈薩克斯坦計劃2020年前投資200億美元用于完善交通基礎設施,主要涉及東—西方向的運輸基礎設施。*“《產業藍皮書: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5)No.5》——中哈兩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空間巨大”,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5/1221/c1002-27957014.html.(上網時間:2015年12月21日)然而,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在上述基礎設施建設上都面臨著一系列資金和技術問題,客觀上需要來自外部力量的幫助。事實上,歐亞大陸國家在發展貿易、提高生產技術、引進投資、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進程、更深融入經濟全球化、促進就業以及增加國民收入等其他方面,也都面臨著一系列共同的戰略需要。
而在歐亞大陸上,俄羅斯主導建立的歐亞經濟聯盟以及中國倡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計劃,是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以及深化區域經濟合作最重要的兩大戰略項目。俄羅斯主導建立歐亞聯盟的主要目標包括,“創造有利于成員國經濟穩定發展的條件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努力促進成員國的全面現代化與合作,并提高其全球經濟條件下的民族經濟競爭力。*ДОГОВОР О ЕВРАЗИЙСКОМ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М СОЮЗЕ, http://economy.gov.ru/minec/about/structure/depsng/agreement-eurasian-economic-union.(上網時間:2014年5月30日)中國倡議的“一帶”計劃目的之一是,“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讓各國人民“共享和諧、安寧、富裕的生活”。*“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ydyl_667839/zyxw_667918/t1249574.shtml.(上網時間:2015年3月29日)因此, “一帶”“一盟”兩大項目,在促進地區國家經濟發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總體方向上具有原則的戰略一致性,這使兩大項目相互合作與補充成為可能。
最后,美國對俄中同時實施戰略制衡與圍堵。美國為維護和鞏固自己的世界霸權地位,對崛起中的俄羅斯和中國同時實施戰略制衡與圍堵政策。在地緣政治上,美國借助北約與歐盟東擴、“顏色革命”、發展與獨聯體國家合作以及歐盟的“東方伙伴關系”計劃等,不斷擠壓俄在歐洲和獨聯體的戰略空間;而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則將矛頭公然指向中國。在軍事上,美國還不斷加大對中俄的常規軍事壓力,并試圖通過加強在歐洲和亞太地區的反導建設增強對中俄的戰略力量優勢。
同時,美國還積極運用帶有明確政治意圖的經濟手段來制衡中俄兩國,其中最核心的手段是,在亞太地區積極推進將中俄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在歐洲大西洋地區大力推進將俄羅斯排除在外的 “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相對于政治與軍事手段而言,美國在經濟領域對中俄實施的戰略制衡手段,特別是TPP與TTIP具有更加深遠的戰略意義。其一,美國主導建立TPP與TTIP將重構世界經濟版圖,使這兩個組織成為對中俄實施戰略制衡與圍堵的新型地緣戰略工具,限制或阻礙中俄與所在地區國家進一步發展更為密切的區域經濟合作及一體化進程,并試圖以此來阻撓中俄的發展與崛起。俄前副外長費奧多羅夫指出,TPP與TTIP能夠為美國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形成新的國際機制,在西方反俄,在東方反華”。*Павел Тарасенк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ое партнерство наделало шуму, http://kommersant.ru/doc/2748176.(上網時間:2015年6月18日)俄學者阿科波夫認為,TTIP是“經濟北約”,它“企圖遏制、封鎖和削弱俄羅斯,將我們堵在角落”。*Петр Акопов.Развал атлантического проекта усиливает глобальную турбулентность,http://vz.ru/world/2015/12/31/786669.html.(上網時間:2016年1月5日)其二,美國主導建立的這兩個組織一旦成功,將意味著美國不僅牢固掌握了這兩個重要地區組織游戲規則的主導權,同時也鞏固了其在世界貿易投資規則和標準制定中的霸權地位,從而削弱俄中在地區及世界貿易投資規則和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與地位。正如俄總統普京所指出的,“不透明的經濟聯盟的建立進程正在鋪開,而且建立進程幾乎都帶有各種保密原則。其目的不言自明——以此改造世界經濟,以便從自身的主導地位中獲得更多利益,并推廣其經濟、貿易和技術調控規則。”*Заседание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дискуссионного клуба 《Валдай》, http://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50548.(上網時間:2015年10月23日)其三,美國主導的這兩個項目沖擊了這兩個地區原有的經濟合作及一體化進程,使這兩個地區、特別是亞太地區在經濟合作及一體化路徑選擇上陷入更復雜的境地,從而不利于地區一體化的發展;與此同時,這兩個封閉組織的建立也將割裂全球貿易體系。因此,美國主導的TPP和TTIP計劃惡化了中俄經濟發展的地區和全球經濟環境。
“一帶一盟”對接對中俄具有高度的戰略價值,可以最大程度地弱化兩國在中亞地區的相互猜忌與競爭,為彼此主導的戰略項目提供有力支撐,合力應對美國的戰略遏制與圍堵,以及在中亞地區為兩國打造友誼、繁榮與安全的共同毗鄰地帶。
第一,最大程度弱化中俄在中亞地區的相互猜忌與競爭。絲綢之路經濟帶計劃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當前外交戰略的一項核心舉措。該計劃旨在鞏固中國西部邊疆的安全與穩定,加速西部大開發和大開放,打通中國通往歐亞大陸其他地區的陸上戰略通道,以及同歐亞大陸國家發展緊密的區域經濟合作。“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最終目標是,在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ydyl_667839/zyxw_667918/t1249574.shtml.(上網時間:2015年3月29日)而歐亞經濟聯盟項目是俄羅斯在普京第三總統任期實施的優先對外戰略,其主要動機在于,維持和鞏固俄羅斯在獨聯體地區的勢力范圍,提高自身作為世界一極的國際地位,為俄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周邊環境,以及保護俄海外同胞的利益。*參見王海濱:“歐亞經濟聯盟及其世界影響”,《現代國際關系》,2015年第8期,第44頁。該項目主要是在后蘇聯空間展開,最終目標在于推進獨聯體國家的經濟一體化。
就上述兩大項目的關系而言,中俄在各自主導的“一帶”“一盟”項目上的戰略動機、涵蓋區域以及最終目標等方面不盡相同,然而,它們也存在一系列交集之處,其中包括:在地理范疇上,都涵蓋中亞地區;在合作內容上,都涉及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貿易、投資、能源、金融等合作。這意味著,在中亞地區,中俄在推進各自主導的“一帶”“一盟”項目上,存在既互補又競爭的關系。事實上,就中俄關系全局而言,兩國在雙邊框架內已經解決了包括領土在內的所有重大問題,在全球框架內對絕大多數國際問題所持立場基本一致,只有在中亞地區存在著由“一帶”“一盟”在此交集引發的中俄彼此擔心與猜疑,以及雙方正常的商業競爭升級為消極的政治競爭的風險。中國專家王致遠指出,俄羅斯通過歐亞聯盟項目已經成功爭取到了聯合中亞國家的主動權,這“對于中國向西開放戰略的實施以及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必然會帶來一定的沖擊和挑戰。”*王致遠:“俄羅斯與中亞:區域經濟整合的新亮點”,《俄羅斯學刊》,2013年第5期,第52頁。俄學者拉林和馬特維耶夫表示, “一帶”計劃“會擴大中國在中亞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地位,鞏固其經濟大國角色,這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俄羅斯的地位”,“中國向中亞地區的擴張必然會給俄羅斯造成壓力”。*А. Ларин, В. Матвеев. Китайская стратегия 《продвижения на Запад》 и 《новый Шёлковый путь》// 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2014.№5.c.12.因此,中俄在中亞地區實施戰略合作,將各自主導的“一帶”“一盟”項目對接起來,能夠最大程度地弱化彼此在中亞地區的相互猜忌與競爭,防范第三方在兩國之間打入“楔子”,增強中俄的戰略互信、友誼與合作。
第二,為彼此主導的項目提供戰略支撐。“一帶”“一盟”兩大項目分別作為中俄對外戰略的優先重點,是兩國將動員一切資源全力推進的戰略計劃。“一帶一盟”對接將為中俄彼此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
一方面,“一帶一盟”對接有利于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計劃的成功。“一帶”計劃是中國率先提出的戰略倡議,其成功推進有賴于沿線各國的共同支持。正如中國外長王毅指出的:“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獨奏曲’,而是各國共同參與的‘交響樂’。”*“王毅:‘一帶一路’不是中方‘獨奏曲’ 而是各國‘交響樂’”,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ydyl_667839/zyxw_667918/t1243595.shtml.(上網時間:2016年3月9日)因此,得到歐亞聯盟的支持,是該計劃成功的必要條件。其一,“一帶一盟”對接意味著中國的這一倡議得到了歐亞聯盟的集體政治支持。普京表示,歐亞經濟聯盟五國都贊成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內發展我們同中國的合作。*“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新華社社長獨家專訪”,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6/23/c_1119099713.htm.(上網時間:2016年6月23日)他強調:“歐亞一體化項目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可以相互和諧補充。”*Заявления для прессы по итогам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их переговоров.http://kremlin.ru/events/president/transcripts/49433.(上網時間:2015年5月8日)俄主導的歐亞聯盟對“一帶”的支持與參與,不僅大大提高了后者的現實可行性,而且使其對沿線第三方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大為增強。其二,從地緣戰略視角看,歐亞聯盟直接毗鄰中國西部地區且雄踞歐亞大陸中心地帶,既是從中國向西延伸的天然合作區域,也是連接中國與歐洲的陸上橋梁,“一帶一盟”成功對接,從中國向西通往中亞腹地、西亞以及歐洲的戰略通道才能真正得以貫通。其三,從經濟視角看,歐亞聯盟的總人口超過1.8億,居世界第八位,其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超過4萬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第六位,具有廣闊的市場與豐富的自然資源。*Заявления для прессы по итогам заседания ВЕЭС, http://president.kremlin.ru/news/47318.(上網時間:2014年12月25日);Антон Степаненко. Процесс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стран СНГ:ПРЕДПОСЫЛКИ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СТРАН СНГ//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ь. 2014. №9.c.107.;Таир МАНСУРОВ. ЕврАзЭС: от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к ЕАЭС//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ь. №10,2014.c.23.因此,“一盟”加入“一帶”建設,將大大拓展后者經濟合作的空間、規模、潛力與影響,并有利于“一帶”旨在“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這一總目標的實現。*“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ydyl_667839/zyxw_667918/t1249574.shtml.(上網時間:2015年3月29日)
另一方面,“一帶一盟”對接有利于“一盟”的鞏固與發展。其一,歐亞經濟聯盟是俄羅斯在獨聯體地區主導的多層次一體化進程中最高級別的經濟一體化組織,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卻大肆指責俄所謂的帝國野心并千方百計地加以阻撓。而中國則明確表態:“支持俄方積極推進歐亞經濟聯盟框架內一體化進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ydyl_667839/zyxw_667918/t1262143.shtml.(上網時間:2015年5月9日)因此,中國贊成并推進“一帶一盟”的對接,首先是對俄羅斯主導的歐亞聯盟的政治承認與支持。其二,俄羅斯作為聯盟的主導國與核心國,是對聯盟其他成員國投資和援助以及聯盟一體化進程的主要出資國,然而,正如上文指出的,西方制裁以及國際能源價格的暴跌,使俄經濟遭受了沉重打擊,并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聯盟的發展。如果俄虛弱的經濟無法給聯盟帶來更多實際的經濟利益,那么這一聯盟將難以為繼。因此,“一帶一盟”對接將加強聯盟與絲路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并使歐亞聯盟國家在基礎設施、能源和產能合作等方面得到中國政府、企業、銀行以及亞投行、絲路基金等融資機構的支持。例如,僅中哈兩國,2015年簽署的產能合作協議總金額就達241億美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政府聯合公報(全文)”,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zt_674979/ywzt_675099/2015nzt/lzlcxshhzzz_685061/zxxx_685063/t1324209.shtml.(上網時間:2015年12月14日)可以預見,“一帶一盟”對接將使原本在投資、收益與活力等方面“貧瘠”的“一盟”獲得額外的強大發展動力,從而鞏固和增強其生命力。其三,在兩大項目的對接中,“一盟”的影響力和國際地位將隨著“一帶”建設的日益成功而提高,從而歐亞聯盟的國際法主體地位也能夠得到鞏固。
第三,有助于中俄合力反制美國的戰略制衡與圍堵。美國欲通過TPP與TTIP對中俄實施進一步戰略制衡與圍堵的圖謀,要求兩國必須采取措施加以反制。俄前外長伊萬諾夫指出,俄中如今都置身于TPP與TTIP之外,“很快這兩個經濟項目就會由相應的地緣政治集團建成,這將直接觸及我們兩國的長期利益。當前國際關系的發展趨勢將一項越來越迫切的任務擺在俄中面前:更加密切地在全球治理關鍵問題上發展合作,以便兩國能夠繼續在新世界格局的形成進程中發揮與自身地位相稱的作用”。*Игорь Иванов. Россия - Китай: к новому качеству отношений,https://rg.ru/2016/05/17/igor-ivanov-partnerstvo-rf-i-knr-ne-napravleno-protiv-tretih-stran.html.(上網時間:2016年5月18日)
而“一帶一盟”對接,有利于中俄反制美國的戰略制衡與圍堵。其一,在世界經濟版圖重繪中,中俄通過“一帶一盟”對接將在歐亞大陸合力營造不受美國主導與支配的共同經濟空間,從而反制美國的地緣圍堵布局。中俄主導的“一帶一盟”對接的合作范圍從太平洋一直延伸到波羅的海沿岸,不僅有中國和歐亞聯盟成員國,還包括上合組織內的其他中亞、高加索等國家。從更廣泛的角度看,還將包括東南亞和部分歐洲國家。而僅就兩大項目對接的上合組織空間而言,其“成員國、觀察員國領土總面積占全球陸地面積四分之一,人口接近世界一半”。*“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講話(全文)”,http://www.mfa.gov.cn/web/ziliao_674904/zt_674979/dnzt_674981/xzxzt/xddcfyslsh_686824/zxxx_686826/t1375136.shtml.(上網時間:2016年6月24日)在上述廣闊區域,中俄將開辟共同經濟空間。兩國2015年發表的“一帶一盟”對接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將在兩大項目對接合作地區“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維護地區和平與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ydyl_667839/zyxw_667918/t1262143.shtml.(上網時間:2015年5月9日)因此,中俄將通過“一帶一盟”對接在歐亞大陸建立反制美國地緣圍堵的共同戰略空間。
其二,“一帶一盟”對接將為中俄提供更廣闊的戰略機遇并促進其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這將使美國寄望通過推進TPP與TTIP阻撓中俄發展與崛起的目標無法實現。對中國而言,“一帶一盟”對接將為中國在歐亞大陸上開辟一條經中亞通往西亞以及歐洲的安全戰略通道,擴大中國對外開放與合作的范圍,開辟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新方向與新機制,從而破除美國在亞太方向的戰略圍堵;促進中國與歐亞聯盟之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擴大雙方貿易、投資、金融、運輸以及產能等方面的合作,并為中國提供避開馬六甲海峽的安全的能源保障(歐亞聯盟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其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五位、石油開采量占世界15%)。*Антон Степаненко. Процесс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стран СНГ:ПРЕДПОСЫЛКИ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СТРАН СНГ//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ь. 2014. №9.c.107.
對俄羅斯而言,“一帶一盟”對接有利于俄羅斯國家發展目標的實現。一是有利于其在東方加速實施此前已經展開的“東向戰略”,在西方則有助于其與歐盟早日恢復正常關系并發展全面合作,從而有助于俄在東西兩個方向上融入全球經濟,并藉此突破美國的戰略圍堵。二是有利于俄經濟的發展以及“新型經濟”的建立,這不僅獲益于俄羅斯可以得到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中國金融機構以及企業潛在的巨額投資,也將得益于中國的技術支持。俄學者波爾佳科夫指出,中國能給俄羅斯提供的幫助之一“是獲得西方國家拒絕提供給俄羅斯的技術。中國近年來掌握了機床及其他工業設備的生產技術,從數據上看這些技術不輸于西方國家的,購買該技術將助俄工業一臂之力。”*Дарья Цилюрик . Пекин готов бросить 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круг Москве, http://www.ng.ru/world/2014-12-23/1_pekin.html.(上網時間:2014年12月25日)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俄羅斯也將得到助推發展。俄專家指出:“俄羅斯基礎設施項目有機會獲得亞投行多達500億美元的撥款。”*Азиатские деньги для нашей 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ы, http://expert.ru/2015/06/22/aziatskie-dengi-na-nashu-infrastrukturu/.(上網時間:2015年6月30日)三是將加大俄羅斯對中國的能源出口,加速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發展。
其三,“一帶一盟”對接有助于中俄在貿易投資規則及標準制定的主導權上制約美國的影響,消減其制衡中俄的戰略能力。美國在推進TPP和TTIP過程中,試圖將自己的貿易投資規則與標準強加于亞太以及歐亞大西洋地區,并在此基礎上向世界推廣,以鞏固其在地區及世界貿易投資規則和標準制定上的主導權,并藉此打壓戰略競爭對手。而中俄主導的“一帶一盟”對接將有利于兩國應對及反制美國的上述戰略意圖。
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言,“一帶一盟”對接將有利于中俄在歐亞大陸打造不受美國支配與主導的共同經濟空間,這就排斥了美國在這一地區掌控貿易投資規則和標準制定上的主導權。另一方面,與美國在推進TPP與TTIP進程中極力將對己有利的貿易投資規則和標準強加于其他國家不同,中俄在“一帶一盟”對接中將“秉持透明、相互尊重、平等”等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ydyl_667839/zyxw_667918/t1262143.shtml.(上網時間:2015年5月9日)并在充分考慮各方利益的基礎上,與歐亞其他國家共同協商和平等制定歐亞地區經濟合作與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貿易投資規則和標準。中國副總理張高麗指出,世界在變化,“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是一個將所有對接參與國的利益考慮在內的過程”。*Визит Тиграна Саркисяна в Пекин: новый импульс 《сопряжению》 ЕАЭС и ЭПШП, http://www.eurasiancommission.org/ru/nae/news/Pages/24-08-2016-1.aspx.(上網時間:2016年8月25日)因此,未來在“一帶一盟”對接的歐亞空間內將出現不同于美國主導的TPP與TTIP的、更為平等與互利的貿易投資規則與標準。這將為歐亞地區和世界其他國家提供另外一種方案選擇,并將以其內在的平等性、互利性和開放性而吸引更多國家加入,從而牽制和平衡美國在貿易投資規則和標準制定上的主導權,并最終消減其制衡中俄的戰略能力。
第四,在中亞地區為兩國打造友誼、繁榮與安全的共同毗鄰地帶。中亞地區東臨中國、北接俄羅斯,是中俄的共同毗鄰地帶,對中俄雙方的國家安全、邊疆穩定以及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因此,致力于中亞成為友好、繁榮與安全之地區,既是俄主導的“一盟”,也是中國倡議的“一帶”的共同目標。而“一帶一盟”的對接,將有利于中俄實現上述目標。其一,“一帶一盟”對接可以使中亞國家避免在兩大項目及中俄之間進行戰略選擇,從而使其能夠繼續同時與中俄保持戰略友好關系。而且,兩大項目對接的“黏合劑”效應,也有利于增進中亞國家間的友好合作,從而使中亞地區成為與中俄共同毗鄰的政治友好地帶。其二,“一帶一盟”對接,不僅避免了兩大項目在中亞地區的相互掣肘,并保障了各自在中亞地區經濟合作或一體化計劃的展開,而且兩大項目在中亞地區還將實施更為緊密的戰略合作。中俄“一帶一盟”對接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將在投資、貿易、產能、物流、基礎設施以及金融等領域加強制度建設以及具體項目的務實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ydyl_667839/zyxw_667918/t1262143.shtml.(上網時間:2015年5月9日)這一合作將產生1+1>2的戰略整合與倍增效應,除使中俄獲得戰略收益外,還將惠及中亞地區國家,為其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生產、提高技術、促進貿易以及增加就業崗位創造歷史性機遇與條件,從而有利于推動中亞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繁榮。其三,“一帶一盟”對接將使中亞國家與中俄建立起更加密切的戰略關系,從而有效防范美國控制這一地緣政治空間并使其成為反對中俄的前哨基地。其四,“一帶一盟”對接,不僅將使中亞國家得益于雙邊關系的加強而降低傳統戰爭與沖突的威脅,也將因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繁榮而削弱“三股惡勢力”的勢力及影響,從而使中亞地區成為與中俄毗鄰的安全與穩定的地帶。
在中俄共同確定“一帶一盟”對接的戰略方針后,中國與歐亞經濟委員會就《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伙伴協定》的首輪正式談判將很快舉行;此外,中俄在雙邊框架和上合組織內已經開始啟動與“一帶一盟”對接相關的一系列務實合作。因此,從總體上看,中俄目前已經處在推進兩大項目對接的歷史起點上。為保障其成功推進,未來中俄應該進行以下合作。
第一,牢固堅持“一帶一盟”對接的戰略方針。上文分析已經指明,“一帶”“一盟”兩大項目是相互伴生的協作關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博弈關系。中俄主導的這兩大項目只有合作與對接,才能避免兩國的相互誤解與猜忌,并為雙方項目的成功、合力反制美國的戰略制衡與圍堵,以及構建友好、繁榮與安全的中亞提供有利條件和戰略支撐。如果相互斗爭與排斥,那么中俄雙方的國家利益都將遭到損害,并正中美國等西方勢力的下懷。因此,中俄處理兩大項目關系的唯一正確選項,就是使其相互對接與融合發展。另外,在 “一帶一盟”對接的未來道路上將會出現一系列困難與挑戰,中俄只有始終堅持“一帶一盟”對接的戰略方針,才能在密切的相互合作中戰勝各種困難與挑戰,繼而推動其成功發展。
第二,高度重視對接平臺、機制與共同法律基礎的建設。在“一帶一盟”對接中,合作平臺、機制與共同法律基礎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它將最大限度地保障“一帶一盟”對接的穩定性、持久性與透明性,有效防止中俄雙方的誤解、猜疑與不當競爭;可以使中俄雙方的國家利益在“一帶一盟”對接中都得到合理維護與鞏固。
在對接平臺與機制建設上,“一帶一盟”對接有三個層面或軌道,中俄應依照各層面或軌道的不同情況,掌握好兩大項目對接的平臺與機制建設的方向。首先,在“一帶一盟”對接的第一層面——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的合作平臺與機制建設上,近期內,中俄應共同努力,加快中國商務部與歐亞經濟委員會關于《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伙伴協定》的談判,并盡快在雙方之間建立起貿易便利化制度。考慮到中國與歐亞聯盟成員國雙邊與多邊合作并存的現實,這一最終協定,應在促進中國與歐亞聯盟整體合作的同時,也應有利于中國與其成員國的雙邊合作,并為這種雙邊合作進一步打開方便之門、獲得有約束力保障,而不能增加雙邊合作的限制或束縛。
在上述成果基礎上,中俄應在中遠期共同推進中國與歐亞聯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并盡早為此創造條件、啟動相關進程。俄總理梅德韋杰夫2016年11月指出,我們完全不排除,“一帶一盟”“將以建立特惠貿易區而結束”,“我們將致力于這一點。”*21-я регулярная встреча глав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http://government.ru/news/25196/.(上網時間:2016年11月8日)需要強調的是,中國與歐亞聯盟建立自貿區的突破口在于首先建立中俄自貿區。正如多國專家共同指出的,在歐亞中心的最大經濟體之間沒有自貿區的情況下,就談判在歐亞聯盟和中國之間建立統一貿易空間是不可能的。*Сопряжение ЕАЭС и ЭПШП:вызовы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https://m.ria.ru/economy/20151111/1318910422.html.(上網時間:2015年11月12日)因此,中俄應首先建立自貿區,以此推進中國與歐亞聯盟自貿區的建立。中國總理李克強2016年11月指出:“我們不排除與俄羅斯建立自貿區的可能,但這應該不慌不忙地、循序漸進地進行。”*21-я регулярная встреча глав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http://government.ru/news/25196/.(上網時間:2016年11月8日)為此,中俄可以考慮建立中俄自貿區可行性研究小組來系統研究兩國建立自貿區的問題,以推進相關進程。
除了上述方案外,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即可以借鑒中國與東盟建立自貿區的經驗,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可以在近期首先建立低水平的自貿區,并在條件日益成熟后再將其升級為高級別的自貿區。
其次,在“一帶一盟”對接的第二層面——以上合組織為載體的平臺與機制建設上,中俄應與上合組織其他國家共同努力,避免上合組織淪為“經濟合作論壇”,應賦予其國際經濟組織的真正性質與職能,使上合組織“沿著貿易投資便利化、經濟技術合作和建立自貿區的‘三步走’目標堅實邁進”。*“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接受中央主要媒體采訪”,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1606/20160601346369.shtml.(上網時間:2016年6月24日)從近期看,中俄應與其他各國共同努力,推進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12月上合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四次會議上提出重點打造的產能合作平臺、互聯互通合作平臺、金融合作平臺和區域貿易合作平臺的建設,并在此過程中重點致力于相關協議的落實。從長期看,中俄應努力推進上合組織經濟一體化合作平臺、機制與共同法律基礎的建設,以加速其向著經濟一體化組織演進。
再次,在“一帶一盟”對接的第三層面——包括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在內的“一帶”所有沿線國家、或者“大歐亞伙伴關系”所有成員共同參與的區域經濟合作的平臺與機制建設上,中俄應注意,這一層面的合作平臺與機制建設是最為遙遠的,同時也將是最為復雜而艱巨的任務。為避免它對前兩個層面帶來復雜影響,其合作平臺與機制建設應該分別獨立進行。事實上,只有前兩個層面合作平臺與機制建設成功,第三層面的相關建設才能得以順利推進。同時,中俄在第三層面合作平臺與機制的建設上,應運籌設計并逐步推進包括歐亞經濟聯盟、上海合作組織和東盟成員國在內的經濟合作平臺與機制建設,而從長遠來看,這一層面不應排除與中東歐國家,甚至歐盟的合作。為此,應采取先易后難、先局部后整體、由實業合作到機制合作、由便利化平臺與機制建設再到包括自由貿易區在內的經濟一體化平臺建設的循序漸進的方針。
第三,堅持在雙邊與多邊層次上同時對接的路線。“一帶一盟”對接,既有雙邊合作項目,也有多邊合作項目,因此它應采取雙邊合作與多邊協作同時并舉的路線,而不應局限于多邊框架。在此過程中,應使雙邊合作與多邊協作有效協調并相互促進。雙邊合作應符合多邊合作的方向與規則,并為后者的展開提供堅實的基礎;而多邊協作將為各方共同參與的項目提供高效的平臺與機制,并有利于促進各方之間的雙邊合作。
第四,大力推進“一帶一盟”對接研究領域的合作,共同培育“一帶一盟”對接的正確觀念與輿論。兩大項目對接是一項規模龐大的系統工程,同時也將遇到各種問題與挑戰,因此,中俄應高度重視并加強兩國智庫及學者在兩大項目對接研究上的合作,這將有助于增進兩國智庫和學者相互了解對方的思想與觀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更為準確與合理的建議。對中國來說,應建立研究歐亞經濟聯盟的專門機構,并推動其與該聯盟成員國相關機構展開合作。兩大項目對接的成功,關鍵因素之一是中俄兩國社會內部對該對接的支持。然而,在俄羅斯存在著一些明顯不利于中俄上述合作的觀點與輿論,這將對兩大項目的對接造成消極影響。對此,中俄應努力合作,使俄羅斯社會充分認識到兩大項目對接給俄羅斯帶來的重大戰略利益,并最終以令人信服的事實和論據來弱化俄羅斯國內的擔心。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中國絕不謀求損害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傳統影響。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中國不謀求地區事務主導權,不經營勢力范圍。我們愿同俄羅斯和中亞各國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為建設和諧地區作出不懈努力。”*“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全文)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08/c_117273079_2.htm.(上網時間:2013年9月9日)中國應將上述信息更多地傳達于俄羅斯社會,并努力在中俄培育兩大項目對接的正確觀念和輿論,從而使兩國更多的民眾認同并支持兩大項目的對接,并為其營造有利的社會與輿論環境。○
(責任編輯:郭志紅)
*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周邊地區的中俄戰略協作研究”(項目編號:14BGJ016)以及“2017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人文社科類)”的階段性成果,并得到中國國家留學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