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央戲劇學院 翟菲
戲劇檔案管理與戲劇傳承發展分析
文/中央戲劇學院 翟菲
戲劇是我國文化藝術中最為耀眼的明珠。戲劇融榮舞臺、文學、表演、音樂等諸多藝術形式于一體,是一座蘊藏豐富的藝術寶庫。戲劇檔案管理對于戲劇藝術的整理和保護,戲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戲劇檔案管理的發展歷史,把握好戲劇檔案管理和戲劇發展的密切聯系,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引導戲劇檔案管理走向科學化、規范化,更好地推動戲劇藝術的傳承和弘揚。
戲劇檔案;檔案管理;戲劇傳承;文藝創新
戲劇是四大文學體裁之一,也是最具有群眾基礎和社會影響力的文學形式,有著廣泛的讀者群和不斷延續的戲迷觀眾,是我國文化藝術中最為耀眼的明珠。戲劇融舞臺、文學、表演、音樂等諸多藝術形式于一體,不僅情節曲折、思想積極,觀賞性強,而且是一座蘊藏豐富的藝術寶庫。但是,戲劇的傳承和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作為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消失的危險,很多的劇種已經找不到優秀的傳人,眾多的傳統優秀劇目受眾越來越少。成為曲高和寡而孤芳自賞的琵琶女,或被束之高閣,或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久久無人為之拂去厚厚的塵垢,很難再有驚艷全場的受寵之景。戲劇檔案管理對于戲劇藝術的整理和保護,戲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導戲劇檔案管理走向科學化、規范化,提高戲劇檔案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推動戲劇藝術的傳承和弘揚。
戲劇檔案后于戲劇的產生和發展,是在戲劇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才出現的概念和形式,最早能夠追溯到我國元代,我國的戲劇發展是從元雜劇開始。元雜劇開創了一代之文學,成為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學體裁,成為中國戲劇發展上一座不朽的豐碑。元雜劇將我國戲劇推向了第一座發展高峰,培育了眾多的戲劇演員,更培育了眾多的戲劇觀眾,將中國的戲劇發展成為具有廣泛群眾基礎和創造活力的藝術體裁。帶來了我國戲劇發展的繁榮,也讓更多的文人從事戲劇創作,更多民間藝人積極實踐并不斷推動戲劇發展,中國戲劇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戲劇在傳承中不斷進步,在發展中做好改編創新,做好各種戲劇的研究和整理,不斷豐富戲劇的劇目和劇種,注重各種風格流派的差異和特色。從縱向上做好繼承整理和創新,從橫向上做好分析比較和借鑒,推動我國戲劇的相互融合和發展。進入了現代社會以后,戲劇藝術改編工作不斷完善,戲劇保存也逐漸系統化,戲劇檔案管理開始系統和完善。
戲劇檔案主要研究優秀劇目、優秀劇種,對戲劇發展上一些重要的作品、重要的流派和作家進行歸納梳理,搜集最為真實的素材,整理各種有價值的文獻資料,保持戲劇劇種和表演的本色,推動戲劇的規范化發展。在戲劇檔案的影響下,各種戲劇作品得以很好地保存,其表演風格、藝術特色等得以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也讓我國的戲劇發展走向完善,讓文藝創作體制更趨健全,推動戲劇的發展和創新,讓戲劇得以更為自由地成長。
明清時期是我國戲劇文學發展的又一個輝煌的時代,出現了盛極一時的戲劇繁榮局面。尤其是清代,我國戲劇空前繁榮,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喜歡戲曲,戲劇發展登上了又一座高峰,出現了洪升、孔尚任為代表的戲劇大家,并稱為“南洪北孔”,《長生殿》《桃花扇》稱為不朽的戲劇經典。有人進行戲劇創作,有人進行戲劇演出,有更多的人觀看戲劇,也就有人對戲劇進行點評,出現了文人集中性的戲劇點評,這些點評對戲劇的劇情、劇種、演出、藝術表現、風格特點等方面進行評價,這就是我國戲劇檔案的雛形,為戲劇檔案管理的開啟和以后的發展奠定了最為關鍵的基礎。這一時期的戲劇點評是文人的一種自發行為,是民間個人的興趣行為,從個人的興趣出發,依照個人的審美標準,代表明顯的主觀色彩和個人化傾向,并且是處于一種組織、無系統的狀態,不能夠確保研究具有延續性。缺乏專門穩定的研究性機構,沒有形成一定的制度性章程,個人興趣的取舍和審美標準的個人化,導致一些戲劇不能夠被收錄;民間力量薄弱,沒有能力進行更廣范圍的整理和研究,很多的劇目、劇種和風格流派在一種自然生存延續狀態下或者功利化的取舍中消失,很多的劇目因為演員和觀眾的興趣變化而散失,成為戲劇文學發展的一大憾事和損失。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有志之士開始意識到這一重大問題,開始重視戲劇檔案對戲劇發展的影響,關注戲劇藝術檔案管理。在一些重要人物的反復訴求下,正式成立了中國戲劇藝術檔案博物館,設立了專門的研究管理機構,選聘專業人員進行文獻的搜集和檔案管理,戲劇檔案也成為國家檔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享有國家專門的經費支持。以此為起點,正式開啟了專業化、專門的戲劇檔案管理研究,對各種戲劇進行整改,發掘各地不同的戲劇種類,搜集各個朝代戲劇的劇本、劇種。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和不斷改進,我國戲劇檔案管理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對戲劇的保護和傳承起到積極的作用,對我國傳統戲劇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更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戲劇檔案管理由傳統的紙質文獻向電子文獻過渡,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各種優秀劇目和傳統地方戲劇劇目很多都能夠以影像的形式加以搜集整理和保存,不僅能夠讓一些戲劇劇目和劇種得到保存,而且能夠做到了原貌再現,隨時能夠以劇本、演出的文獻資料供學習和研究。同時,各地也在加緊地方戲劇檔案管理研究,形成了廣泛有機的系統化檔案管理,對促進戲劇的傳承和弘揚,起到很重要地作用。
(一)建設高素質管理隊伍,提升檔案管理專業化水平。
戲劇檔案管理意義重大,是對戲劇藝術的全面分析研究,是對優秀經典劇目和各種劇種的全面真實記錄。不僅是對戲劇的搜集和整理,更是對戲劇發展的研究,對各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綜合分析,也是對我國傳統戲劇發展理論的繼承和創新,是戲劇現象和發展規律的關系揭示,是進行戲劇研究和傳承弘揚的重要繼承。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歷了長期的物質奇缺和貧窮,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的時代背景下,人們更多的將目標和精力放在了物質財富的追求上,而忽視了精神生活的滿足和提升,文化藝術被遺忘在一個偏僻的角落。作為民族文化藝術瑰寶,我國傳統戲劇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很高,需要不斷提高戲劇檔案管理的水平和質量,保存好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遺產。
人才是關鍵,隊伍是保障,一流的專業化檔案管理人才,高素質的檔案管理隊伍,是戲劇檔案管理的前提和保障。管理員的專業知識結構、思想認識、信息化水平、眼光洞察力以及職業素養,都是影響我國戲劇檔案管理的重要的因素,也是制約我國戲劇發展的關鍵所在。檔案管理需要精通戲劇專業知識,能夠對戲劇有全面深入的研究,還要對戲劇發展有較好的把握,與現代戲劇創作保持密切配合。不僅要給現代戲劇創作和演出以及人才培養提供最為全面的學習研究材料,還要能夠更好地提供相關的建議和批評,真正推動現代戲劇發展進步,服務現代戲劇創新。
(二)完善優化戲劇創作環境,緊跟信息化時代發展潮流。戲劇檔案管理與戲劇創作傳承關系密切,優化戲劇創作環境,推動戲劇創新進步,服務戲劇事業健康發展。百花齊放是戲劇繁榮的體現,百家爭鳴是戲劇文藝創新的基礎,只有讓更多的藝術流派自由發展,讓更多的劇種得以更好地生存和進步,讓更多的優秀劇目創作出來,中國戲劇才能更好地弘揚傳統,創新時代。讓更多的戲劇形式在現實生活中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得以更好地傳播,爭取更多的受眾,為我國文化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以后國民文化消費和精神生活的滿足提供更為優秀的文藝作品。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已經成為社會發展最為重要的推動工具,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戲劇檔案管理需要重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將更多的文藝作品和文獻資料實現電子化,既有利于長久保存,又適合更好地查閱。尤其對于戲劇研究和創作,從浩如煙海的文獻中快速找到想要的資料,能夠對某一劇種或者體裁進行歸類,統一劇目不同時期的演唱,同一劇目不同名家名角的表演風格,都能夠快速地加以篩選,以便更好地繼承、借鑒和弘揚。同時,信息化環境下,戲劇檔案研究需要突破時空限制,方便更多的人從事戲劇方面的研究,爭取更多的文藝愛好者,發展更多的戲迷,培養更多年輕人的戲劇興趣,這樣才能夠保障戲劇發展后繼有人,才能為戲劇的發展營造最為肥沃的土壤。戲劇檔案管理具有非常優越的條件和重要的責任,充分利用戲劇檔案館的豐富資料,運用信息化手段,開放更多的戲劇文獻資料,提供更多的名家名角的戲劇表演,讓觀眾能夠通過網絡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戲劇。觀眾和讀者有了接觸的機會,才會慢慢感知中國戲劇的文化和藝術魅力,才能逐步喜歡上戲劇藝術,才能和戲劇創作者與表演者一起培養更多的戲劇愛好者和研究者,才能真正推動我國戲劇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構建完善的戲劇檔案資源體系,營造有利于戲劇傳承的自由氛圍。戲劇檔案管理不是中央一家機構能夠完成的,戲劇發展也不是一個流派能夠推動,中國戲劇大廈也不是少數幾個人或者機構能夠撐起的。需要構建完善的戲劇檔案管理資源體系,需要更為自由的戲劇傳承與創作環境,讓更多戲劇愛好者從事戲劇創作和表演,讓更多的人欣賞不同的戲劇作品,也讓不同地方的戲劇劇種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我國戲劇種類很多,風格流派多樣,很多戲劇又具有明顯的地方色彩,不僅戲劇語言方言為主,音樂舞蹈都帶有明顯的地方色彩,觀眾也是具有特殊的地域性,其發展也是自成體系。這就要求各地都應建立與之相應的戲劇資源檔案管理機構,做好地方戲劇劇目和劇種的發掘工作,搜集更多的劇目,整理經典名家演出,做好資源的歸類研究,探討地方戲劇的藝術特色。既能夠保存這些戲劇的本質特色,又能夠供更多的戲劇愛好者學習、表演和創造,真正做到弘揚戲劇發展。同時,以現代信息網絡為載體,做好戲劇的自由傳播,應組織和扶植更多的戲劇表演劇團,對他們進行多方面的指導,提供文獻資料,指導創作表演,鼓勵自由演出。既能夠更好地保護靜態的戲劇資源文獻,又能做好動態的戲劇資源管理和發展,讓戲劇真正活起來,真正實現戲劇的保護,讓其更有生命與活力,而不是躺在博物館里。
總之,戲劇檔案管理對戲劇的傳承和弘揚意義重大,認真研究戲劇檔案管理的發展歷史,把握好戲劇檔案管理和戲劇發展的密切聯系,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保護我國寶貴的戲劇文化資源,也更好地推動我國戲劇文化創新發展。
[1]王云慶,陳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展覽研究[J].檔案學通訊,2012(04).
[2]孟凡寧.文化藝術檔案中的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J].遼寧經濟,2014(10).
[3]佐虹.論我國戲劇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職能[D].長春工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