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吳忞忞
巾幗豪邁力擎鹽阜半邊天——阜寧女性在“6·23”龍卷風抗災救災中顯風采
□本刊記者吳忞忞
2016年6月23日下午,鹽城市阜寧縣及周邊地區出現強雷電、冰雹、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局部地區遭強冰雹、龍卷風雙重災害襲擊。突如其來的災難造成98人遇難,700余人受傷。大量房屋、教室、樹木被狂風刮倒,部分交通受阻,電力、通訊中斷,受災地區滿目瘡痍。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啟動國家Ⅲ級救災應急響應,阜寧縣政府高效應急,機關干部、武警部隊、各企事業單位以及普通百姓迅速投身于搶險救災之中,積極開展抗災自救工作。在此危難時刻,在堅持連續戰斗的抗災救災隊伍中不乏“巾幗”身影,充分發揮了“半邊天”的作用。
災情發生后,阜寧縣婦聯立即要求全縣各級婦聯組織和廣大婦聯干部充分認識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保持信息暢通,既關注災情、及時上報,又發揮婦聯優勢,加強正面宣傳和引導,帶領廣大婦女全力以赴投入抗災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
阜寧縣婦聯主席孫靜靜迅速組織帶領10輛愛心車隊趕赴受災現場,參與運送傷員。同時,組織了12支共計近200人的巾幗志愿者服務隊,分別奔赴板湖、陳良、新溝、縣醫院、縣中醫院等救災點,為傷病人員送去盒飯、奶粉、棉被等救災物資。為解決房屋被毀鄉親們的住宿問題,阜寧縣婦聯組織的60余名志愿者參與搭建帳篷,送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在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心理援助小組趕到之前,阜寧縣婦聯就第一時間組織心理專家團隊,建立心理援助站,為受災的婦女兒童群體緩解災難帶來的心理創傷,給予溫暖和關懷。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阜寧縣婦聯發出倡議書,號召各級婦聯組織、廣大婦女同胞、社會各界人士攜手同心、眾志成城,用實際行動幫助家鄉同胞度過難關,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全縣各級婦女干部、愛心人士等積極為災區婦女兒童捐款捐物,6月28日下午6時就已募集母親郵包1700份、奶粉1萬罐、棉被1000床、花露水5340瓶、濕巾紙10955包、防蟲噴霧5568瓶、礦泉水700箱、牛奶120箱等價值600余萬元的愛心物資,并第一時間送至災區。
對于親身經歷過龍卷風災難的人來說,回想起來都會感到徹骨的驚栗。
6月23日下午,阜寧縣南灣村小學幼兒園里老師正領著孩子們開展趣味活動。可是突然驚雷四起,狂風呼嘯,末日般的災難來襲,讓幼兒園65名孩子歡樂的小臉變得驚恐不安,孩子們被嚇得亂成一團。
“有老師在,不用怕!”園長李玉紅還沒來得及安撫好孩子的情緒,滾滾烏云便遮住了天空,龍卷風席卷而來,地面、教室、桌子都在劇烈晃動。李玉紅立刻大聲指揮孩子們手拉手鉆到課桌下面。
隔著窗戶,外面的世界一片混沌,狂風卷起水桶粗的大樹,掀翻后面教室的房頂,磚頭、瓦礫在空中飛舞。或許是被嚇壞了,離李玉紅最近的女孩突然從桌下鉆了出來。此時,一塊瓦片“啪”地穿過教室窗戶,玻璃碎片向教室內亂舞而來。眼看女孩就要被碎玻璃扎傷,李玉紅箭步上前將女孩攬入懷中。瞬間,鮮血沿著李玉紅的鼻子、額頭流下來。李玉紅邊保護著那個女孩,邊挪向相對安全的第二排課桌,把25個孩子聚攏到一起。她盡量環抱住孩子們,用身軀擋住飛來的玻璃碎片。
龍卷風從南灣小學席卷而過不過短短幾分鐘時間,但對李玉紅來說卻無比漫長,她始終堅持著同一個姿勢護住孩子們,不少孩子的身上都染上了李老師流下的鮮血。
李玉紅不僅保住了大班孩子的安全,還用手機通知交代了小班和中班的兩名老師。最終,三個班級的65個孩子,除了5個孩子受了點輕微皮外傷,其余均安然無恙。而李玉紅兩眼間的傷口已深可見骨,手臂和膝蓋上滿是被玻璃碎片扎出的傷口。
黃金芳常年在無錫打工,得知家鄉受災后,她和丈夫請假連夜趕回家鄉參加救援。在陳良鎮涂橋村救援現場,黃金芳和其他民兵一起給道路清障,搶救整理物資,搬運糧食,安慰災民。黃金芳患有眩暈癥,長時間在高溫酷暑下曝曬還未及時吃飯,干活時幾次頭暈目眩,可她只是服下隨身帶的藥,又繼續投身到搶險救援之中。
阜寧縣陽光幼兒園和實驗幼兒園巾幗志愿小分隊為災區群眾送上1000份盒飯;阜寧縣檢察院巾幗志愿小分隊自籌善款,為受災極為嚴重的陳良鎮丹平村送去30余套衣褲,為受災婦女和兒童解急難;來自金色童年兒童攝影的10名巾幗志愿者幫助搬運物資、糧食,店長張飛夫妻倆在搬運物資的路上汽車發生碰撞,丈夫直到搬運完物資才回醫院安撫受驚的妻子……這樣的巾幗志愿者還有很多很多。
災害發生后,在阜寧縣婦聯的積極號召和組織下,全縣婦女、巾幗志愿者沖鋒一線,無私無畏,全力投身于抗災救災工作,充分展現了當代花木蘭的形象,顯示出巾幗不讓須眉的浩然壯氣。她們幫助醫生和護士轉移、照顧病人,她們全力以赴搬運救災物資,她們給受災的鄉親發盒飯、搭建帳篷、搬運糧食……她們每天天未亮就出發,直到深夜還在忙碌。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巾幗志愿者的身影,她們展示了阜寧縣婦女同胞在大災面前不屈的精神。
阜寧縣住建局村鎮科科長萬婷婷是一個普通的80后黨員,雖然她剛任職不久,但對村鎮科下轄全縣13個鎮區的情況幾乎了如指掌,罕見的龍卷風災害令她憂心如焚。6月25日下午,萬婷婷被黨組織安排到災區一線,用鏡頭記錄受災群眾每家每戶房屋的受損情況,為災后家園重建留下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她駐點工作的新涂村在此次災難中受損最為嚴重,面對受傷的村民和滿眼斷壁殘垣,她強忍著內心的悲痛安撫受災群眾情緒,對受損房屋進行拍照、錄影、登記。連續五天,每天13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她卻仿佛感覺不到疲憊。她說,在災區一線最大的煎熬不是烈日的炙烤,不是高強度的工作節奏,而是面對受災群眾時錐心般的痛,而他們災后表現出來的堅強也讓她深深感動。
在抗災救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隨處可見共產黨員拼搏的身影。得知災情后,阜寧縣糧食局的王建云連夜前往風雹重災區,奮戰在搶險后勤保障第一線。她日夜奔波于七個受災鎮區街道,為支持阜寧搶險救災的消防、武警和軍分區等三千多名官兵送上一日三餐,及時提供安全就餐保障。金沙湖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的90后大學生村官董蘭剛剛結婚不久,有著五個月身孕,但她仍然堅持完成民政部門的各種災情統計、物資分配等任務,以及對“一戶一黨員”、結對幫扶進行分配統籌等繁重工作。
她們只是這場抗災救災中無數優秀基層黨員的一個縮影,她們用共產黨員的堅守,默默地擔起了自己的一份責任,她們用自己的奉獻換來了災后阜寧的祥和穩定。
阜寧縣婦聯不僅充分發揮團結、引導的職能,號召全縣婦女同志積極參與抗災救災行動,同時,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成果付諸實踐,在災后重建工作中組織縣婦聯全體黨員深入板湖鎮孔蕩村開展“一戶一黨員”幫扶活動。26名黨員分五組,對結對幫扶的62戶受災戶進行了入戶走訪,詳細核實了受災戶的家庭、受災、錢糧發售、災后安置等情況,做到“四清四有四到位”,即受災情況清、人員去向清、身體狀況清、具體訴求清,受災戶有水喝、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確保每天黨員上門幫扶到位、核查臺賬建立到位、全程跟蹤聯系到位、黨的聲音傳達到位。
幫扶過程中,每一位黨員都佩戴著黨徽,與受災戶交流談心,認真傾聽百姓心聲,詢問和征求群眾意見,組織心理專家進行心理評估并進行跟蹤,鼓勵他們要堅定信心,積極主動開展生產自救。
在無情災難后的滿目瘡痍中,共產黨員胸前的黨徽如同小小的太陽,遍布鹽阜大地的受災地區,讓受災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和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之光。
圖片由阜寧縣婦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