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今天發布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我國高被引國際論文數量、國際熱點論文數量均首次進入世界排名第三位,排在美國、英國之后。專家認為,我國科技論文的整體趨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大好局面,我國論文產出正從大數量向高影響轉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戴國強介紹,2006年—2016年十年間中國處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1.69萬篇,占世界份額為12.8%,世界排名超過德國,由去年統計時的第4位前進到第3位。中國近2年間發表的論文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國際熱點論文為495篇,占世界總數的18.0%,世界排名首次進入到第3位。“國際論文競爭非常激烈。從10年的12.8%到2年的18%,這種加速度表明了我國研究水平在迅速提升。”戴國強認為。
據統計,我國8個學科領域的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2位,18個學科論文的被引用次數進入世界前10位。與2015年統計比較,物理學前進1個名次,使我國躋身世界第2位的學科由7個增加到8個。
“我國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六年排在世界第2位。”戴國強介紹,2015年中國在這些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8286篇,比2014年增加2781篇,占世界的15.2%。中國在這些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中54.6%是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董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