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暢
漢字偏旁部首的文化解讀
張文暢
隨著社會的發展,漢字偏旁部首的文化解讀也十分重要。其不僅能夠讓漢字文化更加博大精深,而且還能讓偏旁部首的解讀更有規律性。本文主要針對漢字偏旁部首的文化進行了解讀。
漢字 偏旁部首 文化解讀
(一)民族性
漢字起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不管是人們的思維方式,還是相生萬物都離不開漢字。最為突出的就是書法,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它包括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分別代表了東西方兩大不相同的文化體系,其中漢字就是作為象形文字的代表,所以它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無法被代替的。
(二)抽象性
其實漢字剛開始是被作為一種符號而誕生的,在六十四卦象中,就被用做符號使用,這種符號是伏羲氏造出的,這種有著邏輯思維的符號文字為以后的漢字奠定了抽象性的基礎。在六十四卦象中,所有的文字符號很抽象,將世間萬物全都表現在里面,在后面漢字的發展中,將曲線全部簡化為直線用來描述萬物。所以在創作最初就已經決定了文字是具有抽象化的。
(三)多樣性
其實在海報的設計中就可以看出,漢字具有多元化和多樣性的特點。一個漢字的構成可以從造字規律,部首,偏旁還有筆畫結構等多種方面來理解。一般的造字規律都是這四種——指事、象形、會意、形聲,再將聽覺感受、視覺感受、抽象思維和故事延續等等多方面的外界因素融入在漢字的體系中,這就構成了漢字。
(四)適用性
漢字的發展快,已經在不同的領域都有涉及到。而根據漢字資源在海報中的應用就可以看出,現在的漢字已經發展成一個成熟、獨立的體系,在不同的程度上可以和不同主題要求的海報配合使用。漢字在書寫時字體也是非常豐富的,宋體時尚,楷體傳統,黑體簡約,不僅有這些,還可以根據海報的要求隨意變化字體。漢字和網絡相互配合,使得漢字在應用時更加隨意,擴大了漢字的使用范圍。也可以將漢字應用在不同風格的海報上,既可以出現在現代的版式中,還可以應用在傳統氣息濃厚的視覺設計中。
(一)歷史文化演變
漢字在經過歷史演變之后,不論在哪個方面使用時,都可以將民族意識、繁體漢字、篆書隸書,都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些漢字體系都會比簡體字更有東方氣息。大導演張藝謀《英雄》的海報設計中,主要將“劍”定為故事主體,而在海報中著重修飾了這個“劍”字,使用篆體的“劍”字,看起來都會讓人覺得東方氣息濃厚,光看字都會覺得氣韻暢通,給人留有了無線遐想的空間。
(二)從部首到漢字的構成
漢字的象形結構就是這個漢字的構成基礎。而漢字自身的形體美感、藝術性,還有表達意義的完整性,都是可以作為漢字的形態資源被使用的。一個漢字最重要的就是形態外觀,這也是最直接可以看出一個漢字代表什么意思的方式,將所有的漢字資源應用在海報設計當中,可以最直接最清晰的表現出漢字所表達的意思。在對外漢語中,主要強調的就是漢字的意義、外形和字形,這些對于一個外國人來講都是比較容易接受的,而且傳播性比較廣泛。在徐冰的《天書》這本書中,就是詳細講解了漢真相字的構成形態和符號化再現。從形態上去理解漢字,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直接從漢字的本事意義上進行擴想,第二種就是提出與這個字相反意思的字來進行討論。在《漢字告訴我們真相》中就可以看出,它提出了“主”和“玉”這兩個字的理解,就是直接從自身去理解這個字的含義就可以了。
漢字的獨特性為平面設計開辟了新思路。從漢字的歷史發展中就可以看出漢字在以后的發展中會出現多音多義、同音異義、同音同義、異音異義的特點,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一詞多解和一詞多義。比如“國”這個字,從形象角度可以這么分析,“口”還有“玉”組成,“口”可以理解為城墻,而中間圍起來的“玉”就代表手握權勢的人,就是國王。所以就可以理解為,一個國家必須要有一個掌握大權的領袖才能維持這個國家的安定,保證平民百姓安穩的生活。書法的藝術美,漢字字體的自然美還有解構的裝飾美都會給平面廣告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沖擊。就比如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會徽設計,將大紅作為主體底色,“京”又用白色被強調出來,但是仔細看會覺得這個“京”字又像“文”字,代表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設計的“京”又是像在奔跑、跳舞歡迎的樣子,這又代表了我們中國人的好客熱情,歡迎全國各地的運動員來我北京參見奧運會。在設計時對這個“京”字的巧妙設計,一箭雙雕,表達出不一樣的意思,充分體現了漢字在我國的巧妙使用。
漢字偏旁部首是逐步的演化而來,在進行文化解讀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歷史因素,對漢字偏旁的形體以及結構進行深入的剖析,從而得出偏旁部首的變化規律。同時還要結合漢字文化的構成,增強漢字與部首在平面設計中的關系。這樣才能全方位多層次的對漢字偏旁部首進行解讀。
[1]王建勤.漢語學習者漢字知識獲得機制模擬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08(01):15~28.
(作者單位:吉林警察學院)
張文暢(1990-),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先秦兩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