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芬
黨校英語學員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陳祖芬
在黨校中開展英語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員的英語水平還能提升學員的綜合素質。由于黨校學員缺乏扎實的英語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提高英語學員的學習能力。本文針對培養黨校英語學員的學習能力展開研究,并提出合理化的方法,旨在促進學員達到最佳的英語學習效果。
黨校 英語教學 學習能力 建議
在現代化的經濟形勢背景之下,為實現與國際接軌,需要培養一大批高素質、高能力的黨政學員。英語作為國際間交流的通用語言,為借鑒國外先進的發展經驗,需要提升自身的英語交際能力。
(一)提前自學的學習習慣
黨校英語教學資料注重語法結構和文章閱讀,資料上存在大量生詞,這就要求學員在上課前養成提前自學的學習習慣進行預習。教師的講課時間有限,無法對教學材料中的全部內容講解全面,當遇到難度較大的生句和單詞時,由于學員基礎薄弱,教師加以講解也難以掌握。因此,教師指導學員在課前展開復習工作,自行查閱不懂的單詞和句式,課上認真聽講,積極配合教師的問答,針對重點難點進行學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績。
(二)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
由于黨校學員課堂學習時間較少,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好課堂學習時間,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做好筆記,便于課后復習查閱,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英語學習屬于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僅靠課上的學習時間遠遠不夠,因此,學員需要充分利用課后的時間加強復習工作,養成課后歸納和總結的學習習慣。教師在課堂上針對教材的重點部分進行講解,并督促學員進行課后復習,并教導學員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記憶和消化教學內容,課上教師再進行提問和考核,強化黨校學員對知識的掌握。
(三)使用工具書的學習習慣
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遇到陌生的詞匯,需要使用工具書進行查閱來明確其在文中的含義,但是,由于相同詞匯存在多個意思,在不同文章中,所代表的含義不同。在一篇文章中雖然給出了陌生詞匯的意思,但不代表在其他文章中也是同樣的意思,所以具有查閱工具書的必要性。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一般采用《英漢雙解詞典》查閱,該詞典包含了生詞的讀法、詞義等內容,還具有引申含義,幫助黨校學員更快地掌握知識要點。
(一)機械型與理解型相結合記憶單詞
在英語學習中,提高英語學習質量由眾多因素組成,例如興趣、思想、方法等。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對學習方法的掌握。豐富的詞匯量對英語閱讀有較大的幫助,在記憶英語單詞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使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黨校學員較快理解。由于黨校學員英語基礎薄弱,認為記憶單詞有一定難度,為提高學員的學習效率,教師需要注重機械型重復記憶和理解型記憶相結合的方法,提高英語單詞記憶效率。教師應該鼓勵學員,激發學員的學習信心,在進行單詞記憶時,結合單詞的發音、詞義及用法等內容,強調語音的重要性,培養黨校學員的閱讀預感。切勿死記硬背,將單詞放入句型中,結合語境展開記憶,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通過舉例說明,加深學員對單詞的印象,提高理解能力。還可以采用單詞聯想、對比、派生等方式強化記憶。
(二)對比英漢語言結構學習語法
掌握語言的語法結構也是英語學習的關鍵內容,根據黨校學員的學習特點,全面掌握語法結構具有較大的難度。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根據學員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改革,完善教學模式,以此提高學員的英語整體水平。英語的語法結構與漢語存在較大差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黨校學校改變傳統的漢語言結構學習方法,努力適應英語的語言邏輯。例如,向學員講解“go、going、gone”的區別,從本質上理解語法內涵,通過與漢語的句式進行對比,幫助黨校學員理解英語語法結構。
(三)背誦高質量文章培養語感
由于國內的英語學習環境受到限制,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積累提高英語學習能力,通過閱讀和背誦高質量的文章有助于提升學員的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在英語授課環節中,相當于處于英語環境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課文閱讀,對閱讀時的語調、語速等加以培訓,以此掌握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
(四)通過閱讀與聽力提高能力
如果黨校學員不具備良好的閱讀和聽力能力,在進行英語交流時,會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導致交流困難,因此需要通過閱讀和聽力提高黨校學員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加大學員的閱讀量,通過閱讀提升學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水平,豐富詞匯量,掌握語法結構,并且學會用英語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黨校英語教師通過閱讀訓練,使學員處于英語學習環境中,通過閱讀培養預感,遇到陌生詞匯時根據上下文的聯系進行理解,之后再使用工具書查閱,加深對詞匯的理解。
由于黨校學員具有特殊性,因此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學員的學習特點,從實際出發,培養黨校英語學員的學習習慣,機械型與理解型相結合的方式記憶單詞,對比英漢語言結構學習語法知識,背誦高質量文章培養語感,通過閱讀與聽力提高英語水平,以此培養黨校英語學員的學習能力。
[1]孫向奎.黨校英語教學學員學習能力的培養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刊,2013(35):238,240~238,240.
(作者單位:中共瑞金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