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云
從關聯理論看《圍城》中模糊語的翻譯
張 云
從本質上來講,翻譯是一種雙輪的跨語言文化活動,即“原著作者——譯者——讀者”,其中譯者處于中間位置,扮演著交際者與接受者的雙重身份。本文以錢鐘書的《圍城》英譯本為例,根據Ernst-August Gutt的“關聯理論”,對《圍城》中的模糊語翻譯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從而將更適合原著的譯文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關聯理論 《圍城》 模糊語 翻譯
近年來,關聯理論中的翻譯觀越來越受到譯界學者的重視,“模糊語言學”明確提出人類的思維和語言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使翻譯工作受到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本文以文學作品《圍城》為例,在Gutt“關聯理論”的指導下,對相關模糊語的翻譯進行深入分析,同時也對模糊語的翻譯策略進行全面探討,以期促進翻譯工作的開展。
模糊語翻譯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在于:使學者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感知作品的藝術審美和文學意境,而非簡單的語言復制,其關鍵是傳達與原著相一致的藝術形象和審美效果。這要求譯者在關聯理論的指導下,結合具體的語境,最大程度上地將原著的藝術價值展現出來。因此,在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譯者應在結合不同的語境,重視模糊語的翻譯問題,把握好原著的風格與基調,從而實現語言的對等。
1986年,法國學者斯波伯(Sрerber)和英國學者威爾遜(Wilson)共同提出“關聯理論”,并且合作出版了《關聯性:交際與認知》。之后,Gutt在繼承斯波伯和威爾遜“關聯理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將關聯理論應用于翻譯領域中,出版專著《翻譯與關聯:認知與語境》,并由此提出“關聯理論中的翻譯觀”。翻譯的本質是一種雙重昭示,也是一類雙輪跨交際活動。具體而言,原著作者和譯者是首輪活動的主要對象,其中原著作者扮演交際者身份,而譯者扮演接受者身份;譯者和讀者是第二輪交際的主要對象,其中譯者扮演交際者,而讀者扮演接受者。由此可見,譯者在實際翻譯過程中扮演雙重角色;在雙輪跨語言交際中,關聯性是其根本保障。
本文結合錢鐘書先生的《圍城》,在關聯理論的指導下,分析英文版《Fortress Вesieged》中的典型案例,從語音、詞匯、文化等諸多方面探討中英轉文轉換中的模糊語翻譯,從而進一步深化翻譯策略。
(一)語音層面的關聯
在語音層面,中英文存在較大的差別,而文學作品中的音效模糊具有重要的表達意義,比如雙關等修辭手法。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必須將這些音效的特殊意義表達出來,這就要求譯者需充分了解模糊修辭,關注中英文的語音差異性。
原文:張先生道:“德國貨總比不上美國貨呀,什么博士!”
譯文:Mr.Zhang said, “German goods don’t measure uр Аmerican ones. Some doctor!”
上述例子中,中英文音效具有模糊性。原文中“什么博士”實際上是張先生的一種抱怨不滿,包含感嘆的語氣。而在關聯理論的指導下,“什么”與“some”在音效上也較為相近,同時也表達出原文的言外之意,進而更好地將模糊語翻譯出來。
(二)詞匯層面的關聯
詞匯是構成語言寫作的基本單位。因此,在詞匯選擇和搭配過程中,譯者要遵循關聯理論原則,運用一些適當的模糊詞匯,增加作品的藝術審美價值。
原文:“這是你那位先生故作奇論,你就喜歡那一套。”
譯文:“You’re just рurрosely sрouting weird ideas. You like that sort of thing.
在這個例子中,原作者由于受習慣用語的影響,在詞匯選擇上將“你”替換成“你那”,這也是詞匯模糊的一種用法,譯者善用關聯理論,直接處理成“you”,既兼顧語境,又考慮西方人的表達習慣。加之“something of that” 一詞的模糊翻譯也符合人們的交際習慣,委婉地表達出對事情的看法,遵循交際用語的實際表達。
(三)文化層面的關聯
不同的民族或地區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并在文化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不斷融合其他文化元素,但各自的文化特征仍然顯著。在文學作品中,不同的語言表達蘊含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在長篇小說《圍城》中,作者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悟和體驗,作品中出現很多與文化相關的意象和習慣用語等,倘若不能將這些模糊語翻譯實現文化關聯,例如將“空城計”翻譯成“emрty-town bluff”,了解中國文化的人對“空城計”都有所了解,但直譯成英文后,由于不同文化的熏陶和影響,讀者必然理解起來比較吃力。
綜述所述,關聯理論在模糊語翻譯中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既忠實原文,同時又要兼顧不同文化背景下,結合譯文的具體情況,采用正確的翻譯策略,運用不同的語言交際明示手段,從而更好地創造出真實的文化語境,實現模糊語翻譯的最佳關聯。
[1]陳昕煒.跨文化翻譯中的關聯理論應用——以錢鐘書《圍城》中英翻譯為例[J]. 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1(01).
[2]張建森.文學作品中的語用模糊及其翻譯——以《圍城》英譯本為例[J].文化學刊,2015(08).
(作者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張云(1980-),女,安徽宿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教學、二語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