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標準打造新城
早在醞釀建設集美新城時,廈門市領導就提出,要以“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要求,以及“規劃島內外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島內外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島內外一體化”的標準來規劃。通過國內外方案征集,集美最終確定“以廈門島內為參照系,所有的規劃設計、建設配套等各項標準一定要高于島內,宜居環境一定要優于島內”的高標準規劃方案。
建設的5年間,集美尤其注重城市格局和功能設置,綜合考慮產業、生態、自然、文化和建筑等各類要素的協調,重新優化調整空間布局,使之與其他多中心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相適應,努力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城市空間結構和形態。比如,以往出現在歐美電影里的共同管溝,現在出現在新城核心區內。除燃氣管道考慮到安全問題未進入外,共同管溝納入所有道路市政管線,是名副其實的管線綜合體,基本杜絕今后道路“開膛破肚”的現象。
如今,集美新城實現5年基本完成的目標,成為集教育科研、商務運營、生活居住、旅游休閑、交通樞紐功能于一體的環灣生態型新城區。
近年來,隨著中航城等11個房地產項目陸續交房,集美新城已入住近萬人,入住率逐月攀升。軟件園三期、杏林灣營運中心等辦公物業兩年內入駐率超過50%,入駐員工近萬人。2015年末的集美新城,又吸引眾人目光:11 月7日至8日,“人文集美 藝動新城”相關系列活動之一的廈門(集美)草莓音樂節在杏林灣大草地火熱開唱,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另一場重頭戲——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又緊隨其后在嘉庚藝術中心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