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江
河北省體育局射擊運動管理中心 050000
基層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轉型
彭春江
河北省體育局射擊運動管理中心 050000
思想政治教育是基層運動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是運動員勇攀競技高峰的不竭動力,是追求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于個人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但是,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正面臨著與社會發展新形勢的“斷層”、運動隊新特征的“脫節”等不適應問題。本文認為,基層運動隊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緊貼時代脈搏,豐富教育內容;注入人文精神,創新教育方式;樹立認同理念,深化教育效果,從這三條路徑實現基層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轉型。
基層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現代轉型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國體育戰線的優良傳統,也是逐步實現體育強國夢的思想保障。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正面臨著諸多不適,迫切需要我們去認真研究,運用新思維、新方法、新途徑來實現基層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轉型。
基層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學、先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通過解決運動員的政治立場、思想觀念、人生價值和奮斗目標等認識問題,旨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向運動極限沖擊、勇攀競技高峰,從而實現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有機統一。
(一)基層運動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
傳播主流意識形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功能之一。主流意識形態構成一個社會思想文化的中樞和支柱,構成一個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礎和載體,起著擴大政治認同、進行政治整合、規范政治行為、增強政治體系的合法性的作用。
(二)運動員勇攀競技高峰的不竭動力
基層運動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融合了中華體育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將運動員培養成思想堅定、技術過硬的優秀群體。如果說精湛的技術是運動員制勝的硬實力,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則是其取得成績的軟實力,是一種無形的、更為持久的戰斗力。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趨勢深入發展,多元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類已經踏入了網絡信息時代。同時,目前運動隊的主體——“80后”、“90后”甚至“00后”運動員從小所生活的新時代背景,決定了他們的思想必然不同于前幾代運動員。在這種時代變遷的社會條件下,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滯后于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運動隊的新特征所導致的“認同危機”已經以隱秘、復雜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推進。
(一)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發展新形勢的斷層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密切追蹤社會熱點問題,與社會發展新形勢之間出現斷層,阻礙了實質作用的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應是互相作用、相互塑造的:社會的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社會基礎、理論素材、創新動力等,而思想政治教育為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價值上的指引和保障。
(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與運動隊新特征的脫節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隊不同于同齡人,他們運動壽命的周期結構應是思想政治教育多樣化的依據;同時當今運動隊的主力——“80后”、“90后”乃至“00后”運動員個性獨特,不同于以往幾代運動隊。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與運動隊新特征脫節的現象。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處于不同運動壽命周期中的運動員在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上同質性較高,教育者期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教育的效果。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運動員在其運動壽命的周期結構上主要分訓練初期,訓練中期和訓練成熟期,而且每個階段特點鮮明而不同,如果不能針對性引導,則效果不佳。
在現代社會里,基層運動隊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然表現出傳統與現代的沖突、解構與建構的矛盾,迫切需要在這種急速變遷的社會中明確定位,實現現代轉型。
(一)緊貼時代脈搏,豐富教育內容
基層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現代轉型既要關切社會熱點問題為社會目標服務,又要注重個人需求,為人的全面發展服務。
一方面,基層運動隊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緊跟熱點問題,豐富教育內容,吸引運動員的注意力,為運動員提供前瞻性的引導。馬克思曾說過:“哲學家們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當下基層運動隊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從精神交往、價值傳導、文化交流等視域對中國社會,尤其是體育世界的歷史與現實作出全景式與多斷面的剖析,并用運動員可以理解的獨特話語或理論進行敘述與解讀。同時,將體育世界的熱點問題作為案例、素材,比如傅園慧事件、女排精神等,及時對其進行深入解讀,以點促面,不斷充實、刷新教育內容。
(二)注入人文精神,創新教育方式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論講述為主的教育方式對宣傳正確的政治理論、思想觀點、道德規范無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運動員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使得基層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三)樹立認同理念 深化教育效果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認同危機”使其在社會變遷中難以為繼,迫切需要現代轉型來化解這種危機。因此,我們要吸取教訓,逐步樹立認同理念,深化教育效果。
從運動員生活世界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契合點著手,將運動員的個人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集合,才能逐步樹立認同理念,不斷深化教育的效果。基層運動隊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運動員追求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礎,運動員才有可能從他們各自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需要出發,去發現、判斷、探究和體驗,全方位地消化教育內容,進行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識和思想素質,并把這種意識內化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時在精神深處產生更高層次的精神歸屬,產生對國家和民族更深刻的認同,而更為積極主動地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履行相應的社會使命,為國、為省爭光。
[1]張雷聲.論社會主義社會主流意識形態[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37-42.
[2]王東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內容體系建構[J].教學與研究,2005,2,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