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麗靜
白城師范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吉林白城 137000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研究
靳麗靜
白城師范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吉林白城 137000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生態道德教育 、生態知識教育、生態法治教育。當前,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加快系統全面的生態文明教育課程建設、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專業隊伍建設、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教育。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生態文明意識
(一)生態道德教育。生態道德教育作為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核心內容,要把道德教育納入大學生與自然的關系之中,培養大學生的生態道德觀念。生態道德教育首先要從思想上培養大學生的道德認知,幫助大學生形成生態善惡的道德觀,形成熱愛自然環境、保護自然環境的崇高道德情感。其次要通過教育使大學生樹立生態正義感和生態義務的道德觀,使其自覺承擔起保護自然環境的責任,從而使生態道德轉化為生態實踐。
(二)生態知識教育。生態知識教育對于大學生科學認識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有了相關的生態知識背景,能容易接受節約資源、保護自然環境等生態文明理念,能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態文明習慣。因此,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可以使大學生了解生態環境的基本常識和生態平衡基本規律等基本知識,讓他們把生態基本知識和自身所學專業加以結合,奠定生態文明價值觀的知識基礎。
(三)生態法治教育。生態法治教育是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生態法治教育能夠普及大學生的生態法律知識,促進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發揮法律法規的作用,為高校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生態法治教育主要指生態法治意識和生態維權意識的教育。高校不僅要讓大學生通過學習《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世界自然保護大綱》等了解國際關于生態環保法律的規定,而且還要不斷學習國內關于環境治理保護的相關法律,了解新制定的環境保護政策。
(一)高校系統全面的生態文明教育課程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除了生態環境專業之外,還沒有一本普遍適用的生態文明專門教材,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規劃和課程體系,生態文明教育的內容目前僅限于基本知識方面,更深層次的內容則很少涉及到。雖然大多數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內容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有所體現,但是還沒有明確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高校把生態文明教育當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任務,這樣就導致了生態文明教育的方式方法單一,達不到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目前,從數量上來看,高校除了沒有專門的生態文明課程,生態相關課程也較少,生態選修課或者實踐課也比較缺乏,生態文明內容缺乏滲入到非生態課的教學內容之中。
(二)高素質的生態文明教育師資隊伍缺乏
目前,從數量上來看高校缺乏生態文明教育師資,沒有形成一支高素質專門的生態文明教師隊伍。除了生態專業教師有專業的生態知識外,其他教師很少了解和關注生態文明知識,缺乏生態知識和關愛自然環境的系統訓練,不能從整體上把握生態文明知識。因此,高校教師在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時,難以實現知識融會貫通,只能生搬硬套,達不到期望的效果。
(三)高校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不強
目前從整體上來看大部分高校對生態文明教育不夠重視,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仍然缺失。據有關調查顯示,當前大學生生掌握的生態文明知識較為淺顯,生態文明意識沒有充分發揮對生態文明行為的指導作用,生態責任意識與參與意識不強,生態知行不一致,存在浪費資源、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
(一)高校要加快系統全面的生態文明教育課程建設
當前,高校應開設生態文明教育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制定全面的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施綱要,組織專家編寫專業教材,提出生態文明教育的建設目標和具體要求,加快生態文明教育的組織化和規范化建設。高校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需要將生態文明知識融入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課程之中,使大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過程中了解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理論、理解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認識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生態理念和生態文明觀。
(二)高校要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專業隊伍建設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需要有高素質的生態文明教育專業隊伍。一是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師應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生態學知識的專業背景,能夠深刻理解黨的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方針、政策。二是高校要加強對生態文明教育教師進行科研資金投入和專業培訓。高校要支持生態文明教育教師積極參加生態文明教育科研工作,提高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科學水平。高校要通過專業培訓豐富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使他們不斷更新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學內容,提高自身的生態文明素養。
(三)高校要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教育
高校不僅要加強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理念教育,而且要通過實踐培育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推進具有生態文明內涵的校園文化建設。利用世界環境日、植樹節等紀念日積極舉辦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堅持實踐育人。大學生要從身邊小事做起,節約用水、用電,愛護花草樹木,在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的實踐活動中加強生態文明意識,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1]孫娜.試論高校生態文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2).
[2]胡可人.高校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缺失及培養途徑[J].中外企業家,2014(9).
白城師范學院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研究”(編號:2015A8)
靳麗靜(1980—),女,遼寧朝陽人,白城師范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生態文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