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鄧巴 馬睿/譯
身體不會說謊
◎[英]鄧巴 馬睿/譯
親密的身體接觸有多種形式,如擁抱、輕拍以及撫摸等,這些動作類似于猴和猿每天花很多時間梳理毛發的行為。
與一般人的想法不同,猴子梳理毛發并不是為了除去跳蚤,也不是為了除去在白天覓食過程中黏在毛發上的沙粒和雜草,盡管該行為的確有此功用。猴子梳理毛發的動作其實類似于按摩。皮膚接觸的刺激會引發大腦釋放內啡肽,內啡肽屬內源的麻醉劑類,在化學成分上與嗎啡和鴉片非常接近。它們是大腦本身的鎮痛劑,在輕度疼痛時發生作用。輕度疼痛通常源于身體大面積受壓,例如慢跑、日常的其他體育活動或者心理壓力,這些均由人體的內啡肽系統來緩解。這種內啡肽系統讓我們在晨跑時獲得幸福感,在洗熱水澡的時候感到放松和滿足。如果你經常晨跑,那你大概已經注意到若哪天早上因某種原因而無法去跑步,你一整天都會覺得不對勁,那是一種輕度的“毒癮發作”。
與所有的猴和猿一樣,身體接觸對于人類來說也非常重要。我們對于自己親近的人也會有愛撫和親昵的欲望,那是在任何親密關系中第一個發自內心的沖動,哪怕只是握握手或者伸出胳膊摟住對方。沒有情感投入的身體接觸對方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說某人是“冷血動物”的原因。不管此人嘴上如何甜言蜜語,身體不會說謊——它就是無法傳達充滿熱度和愛意的親密感。
身體接觸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將我們的情感引向很深的層次。由于與大腦的情感區域密切相連,身體接觸很容易讓人激動起來,情感很快噴薄而出,隨后變為性沖動。有時候你對對方并不是特別感興趣,然而通過幾次你來我往的愛撫或者一個時間稍長的親吻后,整個事件就突然在你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急速轉向另一種狀態。你是不是也常常會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跟對方說:“對不起,我本來沒想這樣的,可是……”
或許那就是為什么我們不愿意和陌生人有近距離的身體接觸的原因,對于我們認識卻不想與之有什么親密關系的人也是如此。身體接觸太容易侵入到我們內心深處的某些區域,這讓我們無所適從,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摘自《你需要多少朋友》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