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斌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北京 102623
淺談微量物證在案件偵查中的作用
孫 斌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北京 102623
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人們反偵查意識的提高,在刑事案件的偵查過程中,傳統的痕跡物證對刑事犯罪的打擊已力不從心。過去可以通過推理判斷就認定的事實,如今已不能適應案件審理的要求。微量物證的出現為刑事偵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線索,使案件中的各個物證不再單一,而是使其組成完整的物證鏈,從而偵破案件。
微量物證;案件偵查;作用
在案件的現場勘查中,經常會遇到毛發、纖維、泥土、植物孢粉、炸藥或其他未知物,檢驗并確定這些未知物種類和特點,可為偵查提供方向范圍和線索,這些未知物往往量少且細微,但都有著極高的檢驗價值。其可通過自身性質與犯罪嫌疑人或有關物品進行比對,從而確定犯罪嫌疑人與案件的聯系,縮小偵查范圍。在刑事科學領域,我們稱其為微量物證。
由于傳統的刑事偵查手段已為犯罪嫌疑人所熟悉,在案件現場越來越難以提取到指紋、腳印等可對罪犯直接進行同一認定的痕跡物證。微量物證的應用使其成為偵查人員手中一把揭露和證實犯罪的利器,但微量物證也有其自身的特性,總的來說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微量物證存在的普遍性
20世紀初期,法國犯罪學家埃德蒙。洛卡德提出了著名的交換原理,接觸的物體之間必然發生物質的轉移。這也就說明在任何犯罪現場,只要犯罪嫌疑人有犯罪行為的發生,其就很有可能從犯罪現場帶走或遺留某些物質,同時犯罪嫌疑人在實施犯罪行為時會毫無避免的使物質間發生交換。例如;在一起盜竊案中,罪犯作案工具上會有開門鎖或窗戶的油漆;強奸案中,罪犯身上會有被害人的毛發或纖維。因此,微量物證具有普遍性。
(二)微量物證自身的難以破壞性
因為微量物證自身的特點,使得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時很難意識到微量物證的存在,即使意識到了,在破壞或消除微量物證的同時,由于物質間的交換原理的存在,極有可能又留下新的微量物證。
(三)微量物證的潛藏性
由于微量物證具有量小體微的特性,也就決定其有些微量物證在案件偵查中難以用肉眼觀察,有些物證的含量較低,比如;槍擊案中的射擊殘留物、爆炸案件中的爆炸殘留物、縱火案件中的助燃劑殘留物等。因此,偵查人員在案件偵查中一定要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放大鏡、多波段光源等進行搜查,確保微量物證的全面提取。
(四)微量物證的易被丟性和污染
在案件偵查過程中,大多數微量物證都是基于附著物上的。由于其本身量小在加之提取的難度,有很多微量物證在收集時會被周圍環境污染,且偵查人員在送檢時,因為物證量小體微,易被丟失。
(一)認定案件性質
在一些有重大復雜案情的案件,例如爆炸、火災等,偵查人員在調查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案件性質。在一些案件中往往只通過現場勘查和分析難以確定案件性質,微量物證的出現使案件性質認定更加精準。例如,在爆炸案件中,偵查人員通過檢查現場有無炸藥殘留物,可以為判定案件為人為爆炸還是意外事故提供依據。在火災案件中,偵查人員通過檢查現場有無殘留的汽油、煤油、稀料等縱火劑微量物證,從而判斷是認為縱火還是事故起火。
(二)排除其它,縮小偵查范圍
在現代案件中,微量物證雖然廣泛而普遍存在,但有的微量物證檢驗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夠做到種類認定,不能進行個體識別。因此微量物證在案件中很難直接認定犯罪嫌疑人,只能夠排除其它,從而進一步縮小偵查范圍。例如,交通肇事案件中,通過對現場殘存的車涂料、玻璃碎片等鎖定車的種類,從而排除其它,縮小偵查范圍。
(三)為案件偵破提供方向和線索
犯罪嫌疑人在作案過程中遺留的微量物證,可以為偵查工作提供方向,當遺留的微量物證特異性較強時,可以為案件偵破提供線索。例如,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肇事車輛逃逸,如果沒監控,很難直接找到肇事車輛。但是肇事車輛發生了事故,定會發生物質轉移,車輛的碎片、玻璃、涂料等都會遺留。檢驗這些物質的外觀成分性質等,可以判斷肇事車輛的種類、型號與顏色。普通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遺留在現場的衣物、手套等都可能存有微量附著物。通過檢驗微量附著物,可以判斷犯罪嫌疑人的生活環境與職業等,為案件偵查提供方向。
(四)為現場分析與重建提供信息與依據
通常情況下,案件偵查都是以宏觀的痕跡物證入手,但在有的案件中,微觀的物證可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在爆炸案件中,通過對炸藥殘留物的遺留分布等分析,可以判斷炸藥的放置點、起爆方式等。在涉槍案件中,射擊時從槍口和拋殼孔排出的發射藥及底火殘留物可提供微觀信息,這些可為判斷射擊者、發射時槍支的位置、彈著點提供依據。
微量物證種類繁多、提取復雜,但其仍在案件偵查中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隨著檢驗技術、偵查人員微量物證意識的提高,微量物證定會為案件偵破開創一個新紀元!
[1]《微量物證檢驗》楊瑞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微量物證在偵查中的價值及其發展構想》呂潔河北公安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孫斌(1994.4.26—),男,漢族,籍貫:安徽省宿州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團河校區)刑事科學技術學院13級國防生,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刑事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