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超河南大學商學院河南開封475004
跨國公司如何在全球化中進行稅務籌劃的思考
田 超河南大學商學院河南開封475004
本文首先簡要概述了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的稅務環境,特別是“BEPS”項目報告的發布,這對跨境稅務籌劃和海外稅務合規要求有重大影響。其次討論了中國跨國公司在國際稅務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跨國公司應對跨國稅務事務的籌劃措施,以期能夠為我國跨國公司的納稅籌劃提供一定的參考。
稅務籌劃;稅務環境;全球化;跨國公司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發展,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由于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和法律環境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跨國公司要想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必須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優化整合內部資源。而納稅籌劃作為企業重要的財務活動,為減輕企業稅負重擔,提高跨國企業的價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世界各國國情不一,稅收法律法規也不盡相同,跨國公司的納稅籌劃給其經營帶來巨大風險。身處于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跨國企業,在其全球納稅籌劃的布局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此,思考我國跨國公司如何在全球化中進行納稅籌劃,特別結合后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思考這個問題是必要的,意義重大。在本文中,首先簡要分析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的稅務環境,這對跨境稅務規劃和海外稅務合規要求有重大影響。其次討論了中國跨國公司在國際稅務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跨國公司應對跨國稅務事務的籌劃措施,以期能夠為我國跨國公司的納稅籌劃提供一定的參考。
雖然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已有8年時間,一方面,很多國家仍然為努力縮小預算赤字而努力著。稅收作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政府稅務部門為縮小預算赤字目標而積極規劃著。世界各地的稅務部門都在積極保障他們的稅務收益,對激進的稅務籌劃進行更嚴密的監控,提高對稅務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另一方面,各國政府提供各種稅收優惠激勵措施以吸引和鼓勵外商投資;這與平衡其財政預算的目標而偏離。2013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報告,以應對國際逃稅、避稅問題,使得跨國公司國際稅務規劃更加困難。并且估計“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已耗費了每年4%10%左右的企業稅收收入”。2015年10月OECD秘書處發不了BEPS項目的最終報告和一份解釋性聲明,它可能是國際稅收最重要的報告之一,將對跨境貿易的稅收基本規定和原則有著極大的影響,得到了各國政府的積極支持及響應。我國國家稅務總局成立了專門的局內BEPS工作小組全面跟進BEPS項目,展開會議討論、專題研究和意見反饋等工作。
以往,跨國公司多通過設立復雜的海外控股結構及關聯貿易來降低海外稅負,從而達到節稅的目的。然而,基于當前的國際稅務背景,世界各國的稅務機構都對沒有實體業務和營運實質的控股主體安排和跨國公司間安排進行積極監控。因此,仍然使用控股結構中的管道企業可能會受到稅務機關更嚴格的監管與質詢,預期的稅務優惠因而可能不能得到批準。基于此,我國跨國公司在布局海外投資主體控股結構時,應做到對潛在稅務收益和為實現預期稅務收益而發生的成本統籌兼顧。并且,當規劃跨國關聯貿易時也應該把稅務收益與其經營活動關聯起來。在國家“走出去”戰略的指導下,多年來,我國跨國公司積累了豐富的海外投資經驗和國外稅收法律法規知識。但在跨國稅務籌劃方面,很多企業仍缺乏正確且高效的稅務處理方法,這為企業國際經營增加了風險。
(一)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經營規模逐漸擴大,但缺乏經驗豐富的國際稅務人才
在改革開放的驅使下,我國堅持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易規模龐大,但很多卻沒有專門聘用具有經驗豐富的國際稅務人員參與海外投資項目,負責跨國稅務籌劃的人員大多由總部派遣的財務團隊,甚至有時還是銷售團隊。然而,國內大多跨國公司總部派遣的財務人員并不具備充分的海外稅務專業勝任能力和本地化的稅務結構知識,這種管理安排可能促使發生大概率的不利稅務結果。
(二)稅務戰略與業務戰略不匹配,導致經營重重風險
跨國公司在開展國際稅務籌劃時,要注重業務戰略和稅務戰略的兼顧,從企業整體經營戰略出發,不能局限于個別稅種的籌劃,也不能僅僅著眼于節稅目的。合理節稅、避稅計劃的制定要綜合考慮企業整體利益,合理地籌劃未來跨國關聯易事項和納稅事項,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三)稅務籌劃的真正含義理解存在誤區
納稅籌劃在中國只有短短的十幾年的歷史,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跨國公司對稅務籌劃仍存在著誤區。很多仍認為納稅籌劃就是不稅或者少繳稅,混淆了納稅籌劃與偷稅漏稅的概念。納稅籌劃是對涉稅業務進行合理籌劃,以合法的手段達到節稅的目的。進而,有些企業本著稅務籌劃的目的卻在不覺中進行著偷稅漏稅的違法行為,從而遭到嚴厲的稅務處罰。
(一)聘用和培養具有專業勝任能力跨國納稅籌劃的專業人才
跨國納稅籌劃面臨的條件復雜,對業務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高。目前,很多跨國公司的稅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稅務籌劃中還有所欠缺,因此,跨國公司應該在人員聘用和人才培養環節注意稅務團隊中人員能力和知識結構,培養一批既懂財務又懂稅務,還懂各國稅務法律法規的復合型人才,為跨國公司應對跨國納稅籌劃提供內部人才支持。
(二)稅務籌劃與企業戰略的匹配融合
企業戰略是一個企業長遠發展的規劃,是企業行動的指南針,如果稅務籌劃行為與企業戰略不融合,就會損害企業價值。隨著現代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企業各項活動要服從戰略目標,稅收籌劃與戰略是目標與手段的關系。跨國公司的納稅籌劃應該與其戰略結合起來,利用戰略對納稅籌劃進行管控與優化,降低經營風險,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三)合理安排跨國公司的組織形式與資本結構
企業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公司制企業。不同的國家在針對不同組織形式的企業會有不同的稅收政策,跨國公司進行納稅籌劃時應該要重視到這一點,從而選擇有利獲取最大稅收優惠的納稅籌劃方案。對于資本結構是很多企業容易忽視的一點,跨國公司應該注意到資本結構是影響納稅籌劃風險的最要因素,合理安排公司的舉債規模與結構,債務利息帶來的抵稅效果,能夠減少跨國公司的計稅基礎。
(四)加強學習稅收法律法規,樹立法律風險意識
納稅籌劃的原則是“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各國出臺了越來越多稅收優惠政策,為跨國公司進行納稅籌劃創造了機會,能不能有效地抓住它,對我國跨國公司在謀劃國際經營中是一種考驗。跨國公司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加強對有關國家稅收法規的學習,樹立法律風險意識,選擇符合國際稅務環境的會計政策,借鑒國際一流跨國公司的成功經營,制度出正確的納稅籌劃方案,取得節省稅收成本的效果。
獲取稅收優惠是跨國公司在國際經營中必須考慮的一項重要的事項,成功的納稅籌劃能夠減輕跨國公司的稅務負擔,有利于實現價值最大化。而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為我國跨國公司納稅籌劃提供了更多機會,積極學習國際一流公司的納稅籌劃的觀念和技術,促進自身納稅籌劃水平的提高,是當下我國跨國公司實現成功跨國經營的一項最要任務。
[1]安永.如何在全球化中進行稅務籌劃[N/OL].丹東地稅局.http://dd.lnsds.gov.cn/art/2015/5/29/art_946_55135.html.
[2]魚招波.跨國稅務中的“貓鼠游戲”[J].新理財,2014,11:65-67.
[3]段春燕.我國企業集團的國際稅務籌劃[J].全國商情,2009,08:73-75.
[4]辛立國.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其策略[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23:152-153.
[5]杰弗里·歐文斯,何振華,王婷婷等.“后BEPS時代”及對中國的影響[J].國際稅收,2014,07:6-11.
田超(1990-),男,土家族,湖南省湘西州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單位:河南大學商學院,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