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鴨的運輸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細致工作,剛出生的雛鴨還沒有對抗外界不良環境的能力,應盡量在雛鴨出殼后36小時內運到育雛室,遠距離運輸也不要超過48小時,若是運輸環節出現問題,容易造成到達目的地的雛鴨體質虛弱、難飼養,進而加大飼養成本,嚴重時還會出現雛鴨死亡等情況。因此,現就雛鴨運輸中應注意的問題淺談如下:
1.注意天氣預報
在運輸雛鴨之前,留意看運輸雛鴨沿線地區的天氣預報,防止雛鴨在調運的過程中遇到惡劣天氣,給運輸帶來不便。惡劣天氣容易影響雛鴨的體質、成活率等,遇到惡劣天氣時,一方面可以重新調整雛鴨的調運計劃;另一方面應提前做好應急措施,盡快趕到目的地,避免造成大的損失。
2.選擇健康雛鴨
選擇出雛期正常一致的雛鴨,提早或延緩出殼的雛鴨均不宜選擇;選擇絨毛顏色純正一致、清潔且有光澤,大小均勻一致,卵黃吸收良好,抓在手里掙扎有力,行動活潑的雛鴨。
3.安排車輛及籠具
雛鴨運輸,最好選用專業運輸人員駕駛專門的運輸車輛,配足專門的運輸籠具。籠具四周有適當的通氣孔、底部要平且柔軟,籠具不得有變形,籠具的數量要根據裝運雛鴨的數量、季節、氣候、路途等情況配足。裝卸籠具時要小心平穩,避免傾斜和滑動,留有適當空間,做到有利于空氣流通。
4.做好防疫工作
一方面做好運輸車輛及籠具的清潔、消毒工作;另一方面運輸雛鴨前要了解沿途有沒有疫區,如果有疫區,則千萬不能經過,以免雛鴨通過疫區時感染上疾病。因為疫區不是常有,所以這一項工作往往最容易被養殖戶忽視,而實際上這是最為重要的工作。如果通過疫區時不幸被感染上疫病,會給當地的禽業養殖帶來巨大的危險。
5.適宜時間裝運
運輸時要選擇適宜時間裝運,夏季防中暑,不頂烈日行車。冬、春季要選擇氣溫較高的天氣運輸,做好保暖工作,不讓冷風直接襲擊雛鴨,防止雛鴨著涼感冒。
6.強化途中管理
運輸人員應具備一定的雛鴨養殖知識和經驗,能觀察雛鴨精神狀態和異常反應,能采取相應的緊急技術措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雛鴨在途中安全。
7.做好對接工作
在運送之前雙方應聯系好接收地點、接收人員及備留電話等,待雛鴨一到,直接運到育苗場地,保證雛鴨不在中間停留。
8.及時開水開食
雛鴨到達后應立即放人育雛室,休息片刻,喂加有葡萄糖和維生素C的飲用水,待鴨活動2~4小時后就可以開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