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公益活動”耽誤百姓辦事
前不久,我去某機關辦事,一進門,只見門廳前停著好幾輛小車及面包車,不少人戴著草帽,穿著球鞋,還拿著鐵鍬等工具,門衛值班人員告訴我,今天全體人員栽樹勞動去,全天不辦公,以后好幾天也是如此。隨即,旁邊一位該機關女工作人員也證實了這事。本來高高興興去辦事,卻因全體栽樹而沒辦成事,讓人很不舒服。
我也明白,春天到來了,正是植樹造林的好時機,而且這植樹造林確實是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我又有點不解,都勞動栽樹去了,這影響了辦公咋辦?而且,為什么這種植樹造林“公益活動”不能安排在周六周日中的某一天去做,而非安排在小長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呢?
由此想到前一陣,老家一位在農村干個體的親戚在工商驗照期限的最后一天到某工商部門辦理驗照手續,可具體負責的辦事人員因參加單位的一項公益活動,到外面去排演節目,而且一去就是好幾天。結果這位個體戶錯過了驗照期限,被罰了款。他覺得有點冤枉,就向工商人員再三解釋。但具體辦事人員訓斥了他:“早干嗎去了,為啥偏等到我們有事出去的時候你才來?”
像這樣的事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地發生過,當你整天忙碌于工作,好不容易抽出點時間去辦事,往往具體辦事的人員不是去學習,就是參加唱歌跳舞或去植樹之類的“公益活動”了,導致你辦不成事卻又似乎有苦說不出——人家是干“公益活動”去了!
本來參加“公益活動”是一件大好事,但筆者覺得利用公務時間去參加“公益”活動,難免有點不恰當。因為你首先是“人民的公務員”,也就是說,納稅人掏錢養活你,你就得為納稅人和廣大群眾服務,這是責任,也是義務。即使你有十條理由,耽擱公務去“公益”也是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筆者認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公職人員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好事,但應安排在節假日、雙休日或業余時間,最好不要占用公務時間,即使確實抽不開身,也要把公務交給他人代辦,而不應撒手不管。
(汪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