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杰
村級黨組織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職責定位
□ 高 杰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一個標志性指標,必須打贏這場攻堅戰。我省2015年底還有7993個貧困村、232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農村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主陣地,貧困村黨組織是這場戰役的主力軍、先鋒隊,要切實圍繞政治和服務兩大功能,真正發揮脫貧攻堅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到2020年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是黨和國家確定的重大戰略任務。為此中央和各級各部門加大頂層設計,規劃具體路徑,部署重大措施,努力推動脫貧攻堅決戰決勝。這些重大決策部署最終有賴于村級黨組織來具體落實。
村級黨組織要大力宣傳脫貧大政方針。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脫貧攻堅的大潮中,是村級黨組織最緊要、最根本的工作。要注重全面與重點相結合,既讓群眾知曉脫貧攻堅的全局安排、總體部署,又讓群眾明白脫貧攻堅對改善自身生產生活、早日步入小康的重大意義,切實把認識和行動統一到黨和國家的要求部署上來。要注重準確性與針對性相結合,用群眾能接受的方式,用群眾能聽懂的語言,針對群眾的實際和需要做好政策解讀,找準政策和現實的契合點,切實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
村級黨組織要努力做好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工作。脫貧攻堅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基礎性的工作必須要細之又細、實之又實,為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奠定良好基礎。要做到數據準、情況實。上級開展扶貧攻堅,解決扶持誰、怎么扶、如何退等問題,必須基于真實準確的客觀實際,誰是貧困戶,貧困到什么程度,如何針對性扶助,都要清楚掌握、準確上報,這方面特別需要基層黨組織堅持原則、實事求是。要做到問題真、對策明,村級黨組織要對村和戶的貧困癥結、脫貧出路有深入的思考、切實的謀劃,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做到工作細、基礎牢,一些扶貧措施、項目或工程的實施需要做好扎實的前期準備及相關配套工作,村級黨組織必須謀在前、干在前,為后續推進創造良好條件。
村級黨組織要為脫貧攻堅綜合施策提供切實保障。為了拔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窮根子”,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針對性地開出了“藥方子”,主要包括“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等具體措施。村級黨組織要為這些措施的落實提供必要的數據、人力、土地、環境、氛圍等方面的支撐,積極協調好村內各種利益和關系,凝聚好各方面共識和力量,化解好各種矛盾和風險,確保有關工作和措施能夠推得開、落得實、有成效。
選準一條切合實際的發展路子,找到一個脫貧致富的有效法子,是貧困村黨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必須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確定發展的長遠路徑、脫貧的總體盤子。這方面村情實際不同,貧困程度不同,路徑的選擇當然不同,但最基本要做到以下“三個著力”。
著力厚植優勢,用好優勢,培育發展潛力。一個地方貧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域偏遠、資源沒有用活,但這又恰恰是自己的優勢、發展的增長點,好山好水、沒有污染,要把這些難得的優勢培育好、發展好、運用好,通過改革創新、綠色發展,讓貧困地區的自然風光、生態優勢等要素活起來,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方面關鍵要有發展的眼光,能夠認識和挖掘比較優勢、特有優勢,把發展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著力盯緊市場,做大品牌,壯大經濟實力。現代經濟是市場經濟、商品經濟。壯大農村經濟要有市場意識,堅持市場導向。一方面要圍繞市場需要發展特色農業?,F代消費觀念講究健康、綠色、養生,這正是廣大貧困農村農副產品最大的優勢和特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些綠色無公害、天然純凈的雜糧食品、水果蔬菜、畜禽肉蛋做精做細,保證品質,申請相關認證,形成品牌標識,提升走向市場的價值。另一方面要為特色農產品努力尋找開拓市場。不少貧困地方的農產品藏在深閨無人識,沒有走向市場,沒有形成價值。要樹立開放發展的理念,既要多渠道走出去引進來,又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努力拓寬線上線下兩個市場。
著力握緊拳頭,抱團發展,激發集體活力。一家一戶、小打小鬧形不成多大規模,也帶不來多大效益。村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組織”的職能和優勢,凝共識、聚合力、成規模,把特色產業整合起來,規模發展,一體銷售,發揮好整體優勢和效益。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脫貧攻堅戰役中要注重發揮集體和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村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帶頭闖出發展致富的路子。一是黨組織要努力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困局。發展不了集體經濟,農村黨組織的威信和凝聚力就不會強。既要站在鞏固黨執政基礎的高度,又要立足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現實需要的角度,認識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義。村級黨組織要圍繞村集體脫貧,找準路子、認準方向,敢于開拓、善于攻堅,把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實現“大河有水小河滿”的帶動效應。二是黨員干部要努力率先富裕起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也要體現在脫貧致富中。要“想富、善富”,增強脫貧致富的迫切愿望和責任感,發揮自身的政治優勢和特長,善于找到一條有成效、能借鑒、可復制的發家致富路子;要“帶富、促富”,黨員干部在自己富裕的同時,要帶動幫助鄉親們共同富裕,有經驗共享,有風險先擔,有責任先扛,起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特別注重發揮駐村包扶力量促進富裕的作用。各級駐村幫扶責任單位、結對幫扶干部、第一書記要切實履行黨交給的扶貧攻堅任務,重點在因村因戶幫助理出發展思路、確定發展措施、幫解發展困難上下工夫,切實把自身的優勢和貧困村、貧困戶的需要很好地結合起來,為脫貧攻堅助力加油。
外因要通過內因發揮作用。人窮往往志短,扶貧必先扶志。村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切實激發起困難群眾脫貧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和自覺行動。一要努力轉變困難群眾的思想觀念。大力宣傳和弘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引導困難群眾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思想觀念和意志品質,激勵他們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改變貧困落后面貌,創造美好幸福生活。二要千方百計開闊困難群眾的眼界。貧困地區不僅地域封閉,而且思想也封閉。打開心門才能打開發展之門。要通過組織群眾走出去觀摩學習、請進發達地區致富能手現身說法、暢通現代傳媒平臺緊跟潮流等途徑和辦法,推動貧困村、貧困戶解放思想、開闊眼界、增強動力,促使他們朝著更高生活水平的目標不懈奮斗。
組織帶了頭,群眾有勁頭??傊?,貧困村的黨組織要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團結帶領群眾為擺脫貧困、早達小康做出應有的努力和貢獻。
(責編:羅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