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廣
中共常州市武進區委黨校 213000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實現中國夢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楊 廣
中共常州市武進區委黨校 213000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指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利實現的戰略支撐,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夢想的重要指引和理論基礎,我們只有全面統籌、精細管理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民族復興內涵,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補充。本文將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實現中國夢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給相關研究者以有益借鑒。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國夢;理論指導;實踐指南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全局的視角內所提供的治國理政總方略,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利實現的路線指引。其主要內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對黨政規律、對社會發展規律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認識高度的提升,標志著中國經濟建設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在“四個全面”總方略的指引和引導下,中國民族必將以勢不可擋的姿態高歌猛進。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是“四個戰略”布局的基本主線。“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中國夢順利實現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發展條件進行了精辟的闡述,表達了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新要求。在新的歷史時期,“四個全面”戰略局部基于思想的高度為廣大人民群眾描繪了一幅夢想的藍圖,是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
(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現實之盼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對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的理論順應。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基于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定位和國際宏觀環境的客觀判斷,著眼于今天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實現的客觀實際,在統籌考慮、客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社會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這是對廣大人民群眾歷史關切的回應,對人民群眾內心呼聲的順應,是中國共產黨人是廣大人民群眾代表的直接體現。“四個全面”戰略局部基于廣大社會民眾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國建建設、社會發展、經濟進步、精神文明等進行了全面提升,舉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鮮亮思想旗幟,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
(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邏輯之果
在中國社會快速發展進步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牢包圍社會發展的趨勢,通過對國內環境和世界格局的統籌分析,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和基本矛盾進行了分析和確定,認為全面小康社會的構建、改革開放的深化、依法治國的全面落實和從嚴治黨目標的全面實現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征程中的的主要現實問題和基本發展矛盾。從實現中國夢的高度將全面小康社會的構建確立為中國民族復興夢想能否實現的重中之重,將改革的全面深化和依法治國的全面落實作為重要的驅動力量,以確保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年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斗目標的順利實現,并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實現確立了有效的路徑選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可以說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指引下而產生的,是為了解決中國社會高質量發展問題而出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戰略眼光和戰略智慧的綜合體現,具有行動引導、理論指導和目標引領的深厚蘊意。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中國夢順利實現的理論指導,它的提出和形成使得人們更加清晰的看到了中國社會發展規劃的宏偉藍圖,使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未來憧憬更具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關鍵一步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實現的關鍵在于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在于“建成”,關鍵在于“全面”。這里所講的“全面”既包括覆蓋領域的全面性,也包括覆蓋群體的全面性,需要充分體現惠及群體的全面性要求,需要在建設內容上充分體現“五位一體”的全面發展要求。力爭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時,也就是十三五完成時,在提升可持續性發展水平和發展包容性、平衡性的條件下,國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保持中高速經濟增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重要環節,是黨向人民群眾和社會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因此,我們應切實強化社會發展水平,努力破除社會發展瓶頸問題,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藍圖變成現實。
(二)“四個戰略”布局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指向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形成和發展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指向指引,符合時代發展的基本要求。社會建設的全面發展、治國理政的法制化建設是現代社會和現代國家的重要標志,全面深化改革是現代化建設的內在驅動和客觀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是現代化政黨和國家的基本特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引領和根本指向。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僅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目標指引,而且還為建設進程的實現提供了占據舉措,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節點圖、路線圖和任務書的綜合概括,對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大課題提供了創造性的解決手段。
(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頂層設計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小康社會的全面構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是中國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的宏觀目標,具有目標引領的作用;剩下的“三個全面”是為戰略目標的實現服務的,是三大重要占據舉措,他們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協調推進就是要將戰略舉措和戰略目的辯證統一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直接性的引導,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想提供理論指引。不管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還是全面從嚴治黨,都必須緊緊圍繞小康社會的全面構建這一重大戰略目標來進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中,法制建設是重要保障,改革是內在驅動力,黨建工作是關鍵,它們必須互相協調、同步進行。
(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運籌思路
著眼于當代中國發展規律和發展特征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勾繪出了動力之維、發展之維、組織之維和法治之維,他們是一個綜合性的整體,互相支撐、相互作用。就發展的角度來講,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順利實現的關鍵;就動力的角度來講,改革的全面深化能為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提供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就法治的角度而言,依法治國的全面實現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保障;從組織的角度來看,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堅定的組織保證,而從嚴治黨就是這樣一種保證。因此,我們應將發展之維、動力之維、法治之維和組織之維統籌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路徑中去,盡最大努力凝聚社會積極能量,以回應和體現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憧憬,為中國夢的實現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總之,我們相信,也堅信,在黨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引領下,在科學運籌和頂層設計的指導下,我們一定能夠一路高歌,順利、快速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想這一重大戰略目標。
[1]張君.“四個全面”理論是實現中國夢的頂層設計和戰略布局[J].中國科技博覽,2015(03).
[2]徐光春.深刻認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J].黨政干部參考,2016(01).
[3]辛向陽.習近平“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的科學內涵與指導作用[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6.
[4]王珊珊,辛向陽. 深入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方法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
[5]裴廣一,劉忠偉.“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理論革新、路徑指南與世界意義[J].理論觀察,2016
[6]黃書進.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科學內涵和理論精髓(下)[J].甘肅理論學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