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湘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1
論高校思政課的研討性教學
譚建湘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1
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豐富多樣,研討性教學應成為其中常態之一。其基本要求是引導學生不僅找到基本答案,進行分析理解,而且能夠現實舉例說明道理,并深入思考提出疑問以及設想對策建議。
高校思政課;研討性教學;模式探討
高校思政課教材一般不存在生字生詞和生僻語句,學生容易讀通讀懂。因此教學過程切忌照本宣科式的單一灌輸,也不能滿足于書本上的現成答案,而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啟發學生在找到基本答案的基礎上,展開討論,相互交流,深入分析理解,并且能夠聯系實際以社會案例闡釋理論,能夠發現問題提出質疑,最終還要針對問題有設想對策,盡可能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現以《毛澤東思想和中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六章為例,對“社會主義本質和總任務”進行教學模式探討。
社會主義本質,就是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在1982年5月,鄧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這個概念。他說:“社會主義是一個很好的名詞,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確理解,不能采取正確的政策,那就體現不出社會主義的本質。”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對社會主義本質作了總結性的理論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薄I鐣髁x本質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是要大幅度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只有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并充分顯示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包含了手段、過程和目的的有機統一。第一、強調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社會主義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糾正了以往忽視生產力發展的錯誤觀念,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初有階段發展生產力的迫切要求,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目的解決了手段問題。第二、強調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說明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同步實現,更不是一開始便能實現,而是要“最終達到”。第三、這一理論把手段和目的統一起來,搞清楚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揭示了實現社會主義本質與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這是鄧小平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重大貢獻、重大發展。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由社會主義的本質所決定的。只有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才是實現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進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根本途徑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思想政冶理論一般較為抽象,空對空是難以理會信服的,如果用現實事例說理,則能生動形象具體,很好理解。如學生舉例:雜交水稻、小麥、玉米技術,高鐵技術和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還有長沙遠大空調建筑公司用19天時間建成了57層高樓“小天城”,這樣的技術表現,足可說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堅持科技創新,科教興國,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長株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建設初見成效,說明了綠色、低碳、環保、循環科學發展的重要作用。學生又舉例,中國富豪土豪很多,貧困人口也很多,這說明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大大發展了,人民開始富裕了,但兩極分化嚴重,造成了貧富懸殊,這與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差距甚遠,說明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的過程還很漫長。
學問學問,一面是學,一面是問,思政課教學也是如此,不僅要認真學習教材書本,而且更要鼓勵學生聯系社會實際,探疑發問。例如有學生問,當今社會為什么兩極分化、貧富懸殊這么嚴重?這不是與共同富裕的目標背道而馳嗎?到底如何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至少要多長時間才能消滅、消除?富裕僅僅是指物質財富嗎?怎么個共同富裕?應具有哪些內容?共同富裕是指大家的財富一樣多嗎?現代“富貴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癥等)大量產生而且不斷增多,這說明了什么?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表明,近年來因營養過剩導致死亡的人數首次超過了因營養不良而死亡的人數,這又說明了什么?社會主義本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什么關系?這么多貪官污吏說明了什么,能共同致富嗎?問題實在多多,以至有學生覺得共同富裕不可能。實際上這許多問題都可以用社會義初級階段理論來回答,正好說明了社會主義本質的實現是一個動態的漸進的過程,而非一朝一夕、一下子可以解決。
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現在已基本解決了手段問題,社會生產力已經大大發展了,社會財富已經大大豐裕了,下一步要解決的關鍵就是如何縮小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問題。我們認為至少可以采取以下對策措施:一是要較大幅度提高底層或者一線員工的薪酬待遇,對下崗、失業、待業人員要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并且要不斷提高低保水平,同時千方百計提高全體農民的收入;二是要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以現在的國力完全可以實行全國十二年義務教育和中等技校的全面免費教育;三是要實行全民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障,使所有的人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四是實行全國保障房、廉租房建設,使底層百姓居家生活有基本的住房,出外打工有廉價的租房;五是實行全國普遍開征財產稅和遺產稅。
總之,研討性教學就是要帶領學生就學習內容開展研究討論,進行啟迪思考。例如講共同富裕不能把物質財富的富有作為社會主義的唯一目標,而要考慮其他非物質方面的平衡發展,諸如政治、文化、教育、醫療、生態環境和社會秩序安全和諧,特別是要關注發展人本身,要關心人、培養人、尊重人,注重人的價值,注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共同文明。社會主義本質,其內涵是動態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