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變、提高和成熟觀Hi-Fi與家庭影院市場的變化與趨勢

王家鍇樂燊公司中國市場負責人
對于現今Hi-Fi市場的情況,僅根據個人體會闡述一下我的觀點。自90年代末Hi-Fi市場就一直持續著走低的趨勢,同行及業內聽到最多的都是“今年市場差過去年”的嘆息。
然而,在我看來Hi-Fi市場一直在不停的演變過程中,由最初的瘋狂盲目而漸趨于成熟。這主要表現在發燒友的演變、提高和成熟上。由此也帶動了我們這些音響器材從業者的改變,以迎合市場的需要。
影院方面的時候,反而Hi-Fi市場方面有了向好的一面。個人感覺國內的高端Hi-Fi產品市場在不斷地增長中。我認為Hi-Fi市場是一個高端的小眾消費市場,它既不會消亡,也不可能有風起云涌而出現全民皆玩Hi-Fi的景象,高端的個性化產品才是Hi-Fi市場的長期主流。總結來講現今的Hi-Fi市場是在不斷提升的狀態。
相較于Hi-Fi,家庭影院市場顯得熱鬧得多,這兩年催生了許許多多的影院定制安裝公司,一時間七國混戰天下大亂,有產品的沒產品的,有技術的沒技術的,都在搶破頭地分食這一杯羹。然而,經歷了去年的市場慘淡之后,有部分人已偃旗息鼓,有部分則更上一層樓。今年大家的一致反映也是市場不好,甚至更差過往年。我只能說,這或許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吧。

不得不承認今年的音響生意更加難做了,這一點可能香港更甚于國內市場。由于自由行的銳減,香港本土消費的趨向飽和,都影響了香港本地的生意。然而,作為香港公司依然有他們的優勢。香港自由貿易港的經驗無可替代,香港市場的遇冷也令香港公司更大力度地開發國內市場,投入更多的資源到國內市場,畢竟國內的市場是十分龐大及有待開發的。
說到影院的細分,哪一類的影院占據主流?是獨立影院還是客廳影院?我想回答的是用造價預算來劃分更為準確。普遍來講,10萬元上下的家庭影院絕對是占比最大的,這個價位也不是說都是客廳影院,而有相當大部分是別墅地下室的獨立影院。因為在外行看來,10萬元建造個影院已經足夠了,這并不取決于客人的消費能力。因此,我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客戶的認知度提升,未來高端家庭影院還是主流。就如Hi-Fi一樣,玩音響就是高端市場,長期可持續的音響消費群體,也都是有消費能力的高端客戶。這也是定制影院出現的初衷吧。
話說回來,就今年的LP(黑膠)市場來看,個人感覺是強勁的,當然這只是相較于幾年前的無人問津。現在是越來越多的發燒友投入LP懷抱,LP唱盤的市場顯得異常紅火,各大唱盤品牌紛紛搶灘,唱頭、唱臂、唱放也似乎迎來了好時代,各大品牌百花齊放。當然這也得益于各大唱片公司重新出版LP唱片,致使軟件極大豐富,也刺進了發燒友投身到模擬陣營。
最后提一提,關于家庭影院制式的導向,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后來居上,勇憾Auro 3D成為主流。而Auro 3D的慘敗主要還是軟件的缺乏,大部分藍光碟都選用了杜比全景聲音軌而放棄Auro 3D。至于DTS:X,長期以來是雷聲大雨點小,一直沒有清晰的模式標準,也只能期待其在不久的將來能趕超杜比全景聲,給家庭影院帶來新一輪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