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 箏
涅槃重生:絕癥女子感恩拼成大老板
□ 風 箏

王霞從小命運多舛,1971年出生在湖北省安陸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因為父親體弱多年,家境艱難,母親只好含淚將她送給鄰村一戶人家做養女。開始時,養父將她視為掌上明珠,可是自從養母帶著兩個女孩進了家門,王霞的家庭地位便一落千丈,但是上完初中后,養母便讓她輟學了。
輟學后的王霞在一家五金廠打工,其間結識了丈夫,1994年她們結婚了,隨后有了兒子。為了改善生活狀況,王霞包下了一個酒樓。誰知在酒店剛干了不長時間,她的丈夫就迷上了打麻將。
2006年,徹底對丈夫絕望的王霞選擇了離婚,兒子和財產都歸了丈夫,凈身出戶的她只好只身一人來到溫州一家公司打工。
2007年時,王霞發現自己患上了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一種很可怕的重病,患者的自身造血功能往往極差,如果不進行骨髓移植,只能靠藥物或不斷輸血維持生命,一旦沒有血液補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而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率又太低,大多患者都在苦苦抵擋死神侵擾的同時,倒在了天價醫藥費難以為繼的路上。并且,這次體檢發現:王霞的血型竟然是很罕見的“熊貓血”(RH陰性血),有這種血的人占全球總人數的比率還不足0.34%。
剛剛離婚便患上重病,生命尚且不保卻為了兒子仍然堅持工作,王霞的悲慘遭遇讓同事們無不動容,也引發了媒體的關注。經報道后,廣大市民被她的處境和頑強所打動,紛紛伸出援手,靠捐來的8萬余元善款,王霞于2008年前往西安,在西安西京醫院完成了全身的大換血。
2009年3月,王霞所在公司的老板徐總打聽到,國際紅十字會在上海正征集RH陰性血型的志愿者,成為志愿者的患者會得到國際紅十字會的大力援助,于是建議她去試一試。
國際紅十字會針對她的病情,提出一個條件:只要王霞愿意死后捐出遺體做RH陰性血的醫學研究樣本,他們就會幫她在全球范圍內尋求配型骨髓,并提供資助。
在四個月后居然傳來好消息:配型供體在迪拜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找到了!這是一個來自迪拜的男子,名叫約瑟夫,比王霞大五歲。2009年中秋節,約瑟夫來到上海,這是一個高大魁梧的男子,臉上帶著迷人的微笑,謙遜而彬彬有禮。在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約瑟夫和王霞進行了第二次配型比對,結果再次配型成功。這個好消息讓王霞的同事們都歡欣鼓舞:這下王霞有救了!
由于王霞和約瑟夫都是稀有的熊貓血,手術中如果出現稍許差池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為了確保一次便移植成功,國際紅十字會建議王霞去迪拜接受骨髓移植手術。經過詢問后,王霞的心涼了半截兒:預計整個治療費用約為400萬元,雖然知道國外的醫療技術可能比國內更成熟,雖然國際紅十字會援助了130多萬的手術費,可是仍有260多萬元的缺口。
得知她的顧慮后,國際紅十字會馬上表示會盡快和迪拜的醫院進行協調,讓其先實施手術,然后分期歸還醫藥費。約瑟夫表示,他可以幫助她提供掙錢的機會。
11月中旬,懷揣著公司和社會各界的20多萬元捐款,王霞在一種極為復雜的心境中飛赴迪拜。
通過系統的檢查,院方很快就確定了手術的方案,并在一周后優先為王霞實施了手術。幾周后檢查發現,約瑟夫的造血干細胞已經在王霞的體內盡職盡責地開始造血。這意味著,只要度過排異期和防止感染,王霞便能成為一個接近正常的人。
這樣的手術效果讓醫患雙方都喜出望外。看到自己的義舉沒有白費,約瑟夫也非常開心,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約瑟夫的幫助下,王霞被直升機送往伊朗格什姆島上療養。
一般做過骨髓移植手術的患者,排異期為半年,可是因為王霞的身體太虛弱,竟一直持續了三年,體質才逐漸穩定下來。
幸好,在王霞感覺最苦悶的日子里,約瑟夫經常隔三差五地過來探望,每次他都會陪王霞聊天,心細體貼地好言勸慰,讓王霞在異國感受到了被照顧的溫暖。在約瑟夫的照顧下,王霞一點一點樹立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一次閑聊時,王霞說出了自己想在此打工還錢的想法。約瑟夫很嚴肅地告訴她:其實,迪拜并非遍地黃金,相反,學問不高的打工者在這里掙錢的機會很少,也得不到尊重。因此,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用知識和能力來求職是她惟一的出路。這個建議讓王霞眼前一亮,她馬上表示愿意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約瑟夫見她如此有上進心,很快就送來了書本。于是在約瑟夫的鼓勵下,王霞開始在病床上自學起了阿拉伯語和伊朗語。
不到半年,當約瑟夫再次來探望時,王霞已經能用流利的阿拉伯語和他對話了。王霞在結束為期一年的療養時,也接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2010年,她進入迪拜大學就讀外貿經濟學專業。
從上學后開始,王霞也正式啟動了她的還債計劃。她一邊學習一邊打工,每天上完課,她就要匆匆趕去打工:完成電梯安裝公司的方案,充當酒吧里的水果拼盤、調酒師……
由于過度勞累,王霞的排異反應仍然很強烈,頭暈惡心、四肢無力常常讓她軟得像根面條,晚上經常難受得無法入睡。
幾天后,約瑟夫又特意來看望王霞,告訴她:醫院的費用我已經替你全還清了,現在你一定要注意休息,千萬不能再不顧身體了。約瑟夫的舉動讓王霞驚訝不已,事后通過打聽,她才知道,原來平易近人的約瑟夫竟是一位真正的富豪,他不僅擔任著本地一位頗有名望的酋長的秘書,還經營著幾家實業公司。得知其真實身份后,王霞更對他的熱心相助感激不已。
因為約瑟夫幫著還清了欠款,王霞少了巨大的思想壓力,她的身體終于得到了良好恢復。這一年,她平穩度過了排異期,不但體重增加了十多斤,臉色也變得紅潤起來。對此,約瑟夫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卻不想,幾天后,王霞竟拿著一萬迪拉姆找上門來,表示要慢慢歸還他替自己墊付的醫療費。約瑟夫很驚訝,說:“那些錢都是不需要歸還的。”可是王霞卻堅定地說:“欠債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你可以好心相助,可是我不能捧著幸運果心安理得。”
約瑟夫見拗不過她,便熱心地幫王霞聯系了掙錢較多的商務翻譯業務,因為很多中國企業家前來迪拜談生意,在約瑟夫的引薦下,王霞便成了這些人的翻譯首選。漸漸地,王霞在翻譯圈里傳出了名聲,不少去迪拜旅行的華人,也請她做翻譯和向導。在擔任翻譯的同時,王霞也沒有放下別的賺錢機會,她總會根據手頭的工作再見縫插針地增加一些工作,只要離得近、能掙錢的項目她都干,最多的時候同時打著4份工。迪拜的工資是日結,每天結束工作后,她只留下第二天的生活費,然后來到約瑟夫家,把多余的錢全部還給他。每次看著王霞還完錢后,拿出一個小本子,仔細地記錄著欠下的余款,約瑟夫就像看怪物一樣地看著她,心想:當時你身體還沒好讓錢愁得幾乎連命都不要了,可是我幫你還清了,你卻仍要還我錢,真看不懂你們中國人!
這種連續還款的生活,王霞整整堅持了兩年,終于還清了約瑟夫墊付的200多萬元醫療費。約瑟夫起初不能理解,后來看著開心和自信越來越清晰地寫在王霞臉上,這個異國的男子也漸漸明白了中國女性那種堅強的美德:自強和自立。
還清債務后,王霞又在迪拜打了一年的工,既完成了學業,也攢下了自己創業的第一桶金。2014年5月21日,她回到了安陸,在家鄉開了一家大型養生館。經過這場生命的風暴,她更懂得了敬畏生命和播灑愛心。回國后,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公益事業中,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先后給舟山、青島、沈陽的多位白血病患者捐款數萬元。
2015年7月,約瑟夫從迪拜到山西考察,王霞全程陪同,給他做了半個月的翻譯。看著王霞陽光而自信,和治病前判若兩人,約瑟夫由衷地說:“你變美麗了。”王霞卻說:“那是因為你不僅救了我的命,還讓我獲得了新生,全虧你的血液在我身上種下了愛的種子,而心里有愛的人最美麗!”
(摘自《社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