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肅霜飛,離離斗轉,離懷寥落的節序,在歲聿云暮的征程中,行色寒涼地走進十月。小春十月寒猶淺,天氣肅清,暮寒初透,向晚的草木沉寂了喧喧之聲與夭夭之色,以橙黃橘綠的馨冽,流布滿秋的籬墻。
天與秋光,十月在時光里落座,提清冽之筆,在秋黃的書簡上,寫下清霜霏霏的詩行。霜風入袖寒初透,流溢的清寒問訊情思郁結的季節心扉,攜清遠與遼闊排闥而入,洗滌了因節物萎落而滋生的躁動與感傷,塑建其紅葉耀林、青松冠巖的貞秀之姿,使其卓卓然而成霜下之杰,光曜秋菊,華茂春松。
詩曰:“維此十月,可愛其日。光華朝升,融溫晏布。熙熙小春,物態和豫。”10月18日,財政部正式發布《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如春風撲面,全面分析了“十三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確立了“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會計體系,基本實現會計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提出了加強會計法制建設、推進管理會計廣泛應用、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等9個方面的32項具體措施,形成了指導我國未來五年會計事業改革與發展的行動總綱,助推我國由會計大國向會計強國邁進。
風信已報秋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一的“去杠桿”日前迎來頂層設計。10月10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提出了兼并重組、強化自我約束、市場化債轉股等七大具體途徑,幫助企業合理有序去杠桿。至此,“去杠桿”路線圖明朗。
金秋十月,橘柚垂華實,人民幣國際化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豐碩成果。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籃子,標志著人民幣正式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這是中國全面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扮演重要角色的里程碑事件,不僅會為人民幣國際化注入新動力,也將進一步促進國內的金融改革開放。那么,人民幣加入SDR未來的前景如何?會給我國經濟帶來哪些影響?我國又該如何應對人民幣加入SDR后面臨的各種挑戰?本期“特別關注”將為您剖疑析難。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四季朗朗,各有其生動且鮮明的韻致。秋天“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是最值得賞樂的”。比之物華灼灼的春天與生機繁茂的夏天,秋天明澈而簡約,卻又比枯乏的冬天多了幾許成熟的豐碩。秋天懷真抱素,蘊藉雋永,承載著寂滅與再生的悲歡,涵泳著空靈卻深刻的情致,富有物化的人性。寒雁鳴云,霜菊盈圃,秋天博取了時序的詩思,以積淀的物性語言,演繹季節的心語微瀾。
秋聲颯颯遍萬家,微霜十月剩春華。金錢晚菊低叢葉,綠萼盤梅小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