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諫
?
為“東湖夜話”點贊
◎文/陳諫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有個名叫“東湖夜話”的“三嚴三實”基層民主生活會,它的最大特色就是“把話筒交給群眾,把責任交給干部”,成為政府聽民聲、知民意、解民憂的好平臺。
由此,讓人想起春秋時期著名改革家子產不毀鄉校的事:在鄭國讀書的學生,學習之余,紛紛議論子產執政的得失。有個叫然明的鄭國大夫建議子產關閉鄉校,子產反對:“為什么要關閉?人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人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呀!很快制止議論當然容易,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害的人必然很多,不如開個小口導流,聽取這些議論后把它們當作治病的良藥。”
讓老百姓無所顧忌、暢所欲言地議論執政者執政的得失,沒有點胸襟和民主意識很難做到。所以,千百年來子產不毀鄉校之事一直被人稱道。“東湖夜話”更值得稱道,它把尊重群眾意愿、傾聽群眾呼聲、保護和支持群眾的權利落到了實處,讓百姓真正當家作主。
“東湖夜話”啟動夜話機制,群眾由原來的“議論紛紛”變成了“紛紛議事”,表明老百姓真正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權利。小區改造改什么,讓老百姓自己選擇;怎么改,讓老百姓自己提;改得好不好,讓老百姓自己評價。嫌綠化帶影響停車位,就組織建設方重新現場勘驗和調整;怕招標手續有“黑幕”,就把所有文件曬在公示欄;看不懂規劃設計圖,工作人員就挨家挨戶地答疑……當一場場夜話開進樓棟庭院,居民們心里的“疙瘩”也慢慢解開,小區改造的后續工作進展十分順利。“東湖夜話”不僅是發揚基層民主的好平臺,也具體體現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要求,目前已開展93期,吸納民意1000多條,解決民生問題650多件,贏得了老百姓的紛紛點贊。
一場場直面百姓的對話,考驗著基層干部的能力和作風。我們有理由相信,發軔于基層土壤的“東湖夜話”,必將開出不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