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人民政府督查室
?
把督查挺在前面讓“利器”凸顯作用
◎文/遼寧省人民政府督查室
為政之道,憂無策,更憂有良策而不落實。推動遼寧新一輪全面振興,需要科學的決策部署,更離不開全面高效的落實。崇尚實干、注重實效,把督查“利器”挺在抓落實的最前面,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指示精神,構建由部署到落實的“閉環回路”,全力推動重大穩增長工程盡快實施、重大改革政策盡快落地、重大民生舉措盡快見效的重要保證。
一是正確認識督查工作的重要性,讓督查成為當其時、到其位的“利器”。督查工作是推動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九分落實”中起著貫通始終、疏通梗阻、匯聚合力的關鍵作用。打通決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需要督查部門及早介入;夯實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離不開督查部門問效追責;治理“軟散庸懶”現象,懲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督查部門始終是挺在最前面、善打硬仗、攻堅克難的戰斗隊和突擊隊。要著眼形勢發展和任務需求,自覺把督查工作放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來把握,放在服務大局、推動落實的層面來運用,突出提升督查工作的地位作用,真正把督查“利器”擺到位、用到位。
二是著力創新督查工作方式,讓督查成為善謀事、能成事的“利器”。政府督查工作要始終圍繞全局督大事,落實批示督要事,緊扣熱點督難事,聚焦發展督急事,關注民生督實事,確保督查工作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一方面,要強化聯合協作,實現同頻共振。建立健全省政府統一領導、省政府辦公廳綜合協調、省政府督查室組織實施、各市政府及省政府各部門分工負責、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的綜合性督查工作體系。深化與黨委督查、人大監督、政協評議的有效銜接,依托“民心網”等電子政務系統,積極推進“互聯網+督查”模式,深化第三方督查。另一方面,要科學分解任務,創新督查方式。下好任務分解先手棋,細化責任單位和標準要求,建立臺賬,列出清單,明確時間表、路線圖。通過不間斷的持續督查、不停歇的跟蹤督查、不定期的節點抽查,不斷加大實地督查力度,實現督查與調研相結合、督查與指導相結合、督查與服務相結合、督查與考核相結合、督查與問責相結合。
三是加大督查問責力度,讓督查成為懲庸懶、通梗阻的“利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間事,做于細,成于嚴。當前,個別地方和部門對明確的任務不抓落實,確定的項目遲遲不開工,下撥的預算內資金不及時支付;一些領導干部該負的責不負,該干的事不干,“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推諉扯皮,敷衍塞責,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督查工作要大力推進與行政監察、審計監督、績效考核、干部使用、通報表揚和公開曝光對接掛鉤,不斷完善問責制度,健全問責機制,形成責任具體、環環相扣的“責任鏈”,以“不落實之事”倒查“不落實之人”。要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用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的態度和決心,緊緊盯住工作落實的“梗阻”,科學運用誡勉談話、通報批評、依紀懲處等手段,層層落實責任、逐級傳導壓力,充分發揮督查工作的懲戒、警示、推動作用。
四是加強督查機制建設,讓督查成為循章程、自身硬的“利器”。好的規劃、好的政策、好的措施要付諸行動、取得成效,離不開行之有效的機制保障。要著力解決制約督查工作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逐步建立組織形態科學高效、督查措施合法嚴謹、工作流程正規有序的常態化督查工作機制。各地區、各部門要強化對抓落實工作的領導,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進一步加強政府督促檢查工作的意見》,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為督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要強化督查力量配備和機構設置,通過交流鍛煉、專題培訓等方式,提高督查干部綜合協調、把握政策、調查研究、決策參謀的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四鐵”督查干部隊伍。
馳思于千里,不若跬步之必至。以督查推動工作落實是黨性使然,體現作風、見諸思想;以督查推動工作落實是使命必然,考驗能力、衡量擔當。只有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只唯真,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督查工作才能開創新局面,在推動工作落實上再進一步、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