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黨建要抓好“一帶三創”
■ “一帶三創”是做好農村基層黨建一個長期性、根本性的方法,各級黨委既是領導主體,也是工作主體,更是推進主體,必須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近日,山西省委印發《關于實施“一帶三創”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從抓手、目標、方向和保障四個方面對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定了調、把了脈、開了方、抓了藥。
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2015年10月10日召開的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一帶三創”的概念,“一帶”就是把以上率下作為基本工作方法,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逐層逐級抓落實,形成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三創”就是深入開展創建“五個好”村黨組織、“五個好”鄉鎮黨委、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縣(市、區)“三級聯創”。這次出臺的《意見》沒有多少空話套話,每一項措施都寫得很清楚、很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其一,擴大“兩個覆蓋”,破解組織設置不優問題。解決村黨組織建設與農民居住形態不適應問題,將城鄉接合部、開發區、城中村、農民工聚居地等作為重點區域,將農民合作社、專業協會、中介組織作為重點對象,逐級建立臺賬,加大組建力度,做到應建盡建。
其二,建強骨干隊伍,破解致富帶富能力不強問題。大力實施“回歸工程”,從優秀現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復轉軍人、農村經紀人、優秀大學生村官、鄉村醫生教師中選拔村黨組織書記。
其三,持續抓好整頓,破解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實行村黨組織星級管理和晉位升級制度,切實提升村黨組織服務改革、發展、民生、群眾、黨員功能。
其四,加大保障力度,破解基層基礎薄弱問題。建立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村干部報酬待遇正常增長機制,2016年至少保證村均運轉經費不低于8萬元。
其五,開展專項治理,破解群眾身邊腐敗多發頻發問題。繼續保持懲治腐敗、狠剎“四風”、打黑除惡“三個高壓態勢”,堅決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