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聊城大學龍舟隊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郭朝盟(聊城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聊城 252059)
?
龍舟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特點分析與應對措施研究
——以聊城大學龍舟隊為例
郭朝盟
(聊城大學體育學院山東聊城252059)
摘 要:隨著傳統龍舟運動向競技龍舟運動的快速轉變和發展,以及新的訓練方法、比賽戰術的應用,龍舟運動損傷呈現了損傷率高、分布廣的新特點。為了全面了解龍舟運動損傷的新特點和新規律,從而更好的預防損傷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該文以聊城大學龍舟隊教練員和現役龍舟隊員中的35名槳手為研究對象,采用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對聊城大學槳手運動損傷的特點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
關鍵詞:龍舟運動員 運動損傷 應對措施
隨著世界龍舟運動的普及與發展,傳統的龍舟運動逐漸向競技龍舟運動轉變,在訓練或比賽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運動損傷。該文對聊城大學龍舟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新特點和新規律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為隊員健康的參加訓練比賽并取得優異成績打下理論和實踐基礎。
該文以聊城大學龍舟隊教練員和現役35名槳手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
2.1文獻資料法
筆者在聊城大學圖書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查閱相關書籍和資料,并結合龍舟運動的特點進行研究分析。
2.2訪談法
通過對聊城大學龍舟隊教練和運動員進行訪談,對如何防治運動損傷進行探討分析。
2.3問卷調查法
筆者對聊城大學現役的35名槳手(男21、女14)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2.4數理統計法
筆者通過對調查的有關材料和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并分析處理和統計。
3.1龍舟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發生率
在35名槳手中,損傷的為35人,占總數的100%,這表明我國競技龍舟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情況很嚴重。其中對龍舟運動損傷知識很了解的為5人,占總槳手的14.29%,對龍舟運動損傷的特點和預防很了解的為3人,占總數的8.57%。以上可以看出龍舟運動員對龍舟損傷及防治缺乏了解,尤其是新隊員缺乏防傷意識,損傷發生率明顯高于老隊員。
3.2龍舟運動員身體各部位損傷分布的分析
在35名槳手中,共損傷228次。臀部損傷41次,損傷率17.98%,排第一;手部損傷36次,損傷率15.79%,排第二;肩部損傷34次,損傷率14.91%,排第三。這是在龍舟運動中,活動劇烈,與船體、船槳接觸的部位收部損傷最嚴重。
3.3龍舟運動員身體各部位損傷的性質分析
龍舟運動員損傷比率最高的臀部,擦傷率為100%;居第二的手部擦傷率為91.67%;肩部損傷位居第三,以肌肉損傷為主,損傷率91.18%;前臂損傷居第四,擦傷為100%。
3.4龍舟運動員進隊前舊傷與運動損傷的分析
在損傷的35名槳手中,進隊前損傷的有6名,進隊后再次復發的有6名,再次損傷率100%。由于高強度的龍舟運動,使龍舟運動員在劃槳過程中腰部、肩部、背部的負荷量過大,因此再次復發的幾率比較大。
3.5龍舟運動員槳位分布與損傷的分析
通過統計,左槳手右側的腰部損傷(左1右11)、肩部損傷(左5右13)明顯高于左側的損傷;右槳手左側的腰部損傷(左10右2)、肩部損傷(左12右4)明顯高于右側的損傷,而這些部位的損傷絕大部分是以肌肉的損傷為主,因此可以得出槳位的分布與肌肉損傷的部位相反。而左槳手左側的手部損傷(左15右3)臀部損傷(左13右6)明顯高于右側的損傷;右槳手右側的手部損傷(左4右14)、臀部損傷(左6右16)明顯高于左側的損傷,這些部位的損傷以擦傷損傷為主,因此可得出槳手槳位的分布與手、臀部的損傷是同側的。
3.6龍舟運動員訓練與損傷的分析
訓練1年損傷的有11人,損傷89次,人均8.09次;訓練2年損傷的有7人,損傷39次,人均5.57次;訓練3年損傷的有4人,損傷19次,人均損傷4.75次。分析得出損傷的次數隨著參加訓練時間的延長大致呈下降的趨勢。
陸上訓練損傷共16次,占7.02%,水上訓練損傷共196次,占85.96%。陸上訓練以耐力、力量為主,訓練時間短次數少,且保護到位,因此損傷發生率比較低。在水上訓練時間長,頻率高,局部負荷大,因此在水上訓練時損傷的發生率較高。
3.7 龍舟運動員比賽期間與損傷的分析
在比賽期間損傷共16次,占7.02%。因為比賽期間運動強度比訓練、模擬賽要大得多,高強度的運動負荷,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運動員來說,適應慢,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3.8龍舟運動員損傷的恢復與重新參加訓練的分析
運動員擦傷后91.43%的槳手會在沒有恢復的狀態下參加訓練;30名肌肉損傷的槳手,85.71%會在接近恢復的狀態下參加訓練,擦傷是外部損傷,輕微處理一下即可,而肌肉損傷運動能力減弱,需要恢復才可訓練。
4.1研究結論
(1)我國競技龍舟運動員運動損傷很嚴重,發生率達100%;對龍舟運動損傷知識很了解的占14.29%;對龍舟運動損傷特點及預防很了解的占8.57%。
(2)運動員損傷的部位前三的依次為臀部、手部、肩部。
(3)運動員手、臀部以擦傷為主,手腕以腱鞘損傷為主,肩、腰、背部以肌肉損傷為主。
(4)運動員槳位分布與肌肉損傷的部位相反,而槳手槳位的分布與手、臀部的損傷則是同側的。
(5)隨著訓練時間的延長槳手損傷發生率呈降低的趨勢。(6)槳手在水上訓練損傷發生率明顯高于陸上訓練。
(7)運動員擦傷后91.43%會繼續訓練,而肌肉損傷后運動能力減弱,85.71%槳手需要接近恢復才可訓練。
4.2建議
4.2.1加強龍舟運動員的思想教育、安全教育
教練員要重視運動員運動損傷及預防的理論課,分析其損傷的原因,并教授一些基本、實用的方法。隊員要從思想上要重視起來,向老隊員學習有關損傷及預防的知識,以預防為主。
4.2.2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和負荷
教練要嚴格遵循運動訓練原則,根據運動員的特點,在陸上素質訓練時要個別對待、循序漸進地安排訓練內容、方法、手段以及運動負荷等,從而增強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有效地預防運動損傷。
4.2.3提高龍舟運動員的體能
教練員要了解龍舟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以及他們在比賽中運動的方式、能量代謝的特點等,在訓練中要進行身體的全面訓練,盡可能地符合龍舟運動專項、比賽的特點和要求。
4.2.4加強易傷部位的練習
教練員要進行龍舟專門的素質訓練,加強薄弱部位、易傷部位的練習,從而提高其機能水平,才能承受高強度、大負荷的訓練和比賽,從而有效地預防龍舟運動損傷的發生。
4.2.5龍舟運動員正確的劃槳技術
在平時的龍舟劃槳技術訓練中,教練員在加強體能訓練的同時,還要特別強調劃槳技術的重要性,不斷地改進、規范劃槳技術,使之盡可能地符合人體結構功能的特點及運動時的力學原理。
4.2.6改善訓練設施與裝備
為隊員提供防護用具,如護指指套、護臀的墊子等;素質訓練的器械設備要經常檢查并維修,為運動員創建一個良好的訓練環境,同時為運動員配置一些適合龍舟專門訓練和比賽的服裝、鞋子等。
4.2.7加強運動員的醫務監督和自我監督
在訓練中積極地進行預防、保護,訓練后要注意傷口清潔,并不斷地消毒,以防感染,重者要進行包扎保護。而對于運動損傷,要及時發現,積極進行治療,受傷痊愈后要慢慢地適應訓練強度和負荷,以防止運動損傷的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1]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1-260.
[2]崔健.男子龍舟運動員體能特征研究[J].學術論叢,2008,29(3):11-25.
[3]劉秉果.龍舟運動發展的啟示[J].體育與科學,1991,45(16):24-26.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a)-0011-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