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龍(云南省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200)
?
休閑時代傳統武術與體育大眾化發展戰略研究①
李少龍
(云南省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云南昆明650200)
摘 要:伴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人們的體育觀念也發生了巨大改變,相應的,作為傳統體育運動的傳統武術也應該進行改革,在保留其文化內涵及價值的前提下,更要不斷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文章通過四個階段,簡單闡述了體育大眾化及其發展,并以傳統武術為例,從時代氣息的加入、體育教學的普及改革、借助新媒介傳播的三個方向,詳細分析了處于休閑時代背景下體育大眾化的發展策略。旨在發揚傳統武術精神,拓展傳統武術文化內涵新領域,促進體育大眾化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休閑時代 傳統武術 大眾化 發展戰略
體育大眾化就是指體育自被少數人接受與認同發展到被大多數所接受而認同的過程。人類體育大眾化始于工業革命,伴隨文化大眾化的發展,體育參與者的數量逐漸增多、消費超于泛階層化。我國體育大眾化發展主要有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年至1965年,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國雖一窮二白,但國家領導人及政府仍大力提倡開展大眾化體育活動,號召“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第二階段,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此階段我國處“人與人的斗爭”悲情時段,體育毫無地位,基本毫無發展。第三階段,1978年至2008年,改革與發展時期,此階段國家及政府正確認識了我國歷史,伴隨經濟及社會的發展,體育回歸大眾,體育大眾化發展也有了較大的空間。尤其是至2008年,隨著奧運會的展開,體育發展至鼎盛期,真正實現了體育的大眾化。第四階段 ,2008年至今,在奧運會之后,我國政府深化改革體育,將大眾體育作為國家體制的基本基調,在發展競技體育的同時也將體育引入學校及社會,以促進體育的進一步大眾化。
2.1融時代氣息于傳統武術
現我國社會消費的一大特征便是炫耀性,體育也是如此。為實現傳統武術的現代化發展,滿足休閑時代人們對于體育大眾化發展的需求,傳統武術首先應去除其“土氣”,適當融入時代氣息,賦予傳統武術以“時尚”的標簽,滿足社會大眾的“炫耀性”消費需求。時尚實際上就是一種流行,流行是人們在心理上趨于同化的一種表現,在某個短時間或是長期階段內到處可見,在人與人之間發生連鎖反映。流行既存在于人們的物質生活,也存在于人們的精神生活,從人們的生活態度便可看到流行風尚。在傳統武術當中融入時工氣息就必須使傳統武術成為一種時尚流行起來,以使人們有更多機會接受、認識、理解并參與到傳統武術當中來。印度瑜珈與我國傳統武術類似,現瑜珈已成功走上市場化和大眾化道路,被全球人民所認識并使其參與瑜珈鍛煉當中。在此,可借鑒瑜珈的成功經驗,利用現代化手段賦予傳統武術以新內容,豐富傳統武術文化內涵的同時激發人們的好奇心,拓展傳統武術文化內涵新領域。
2.2結合學校課程走進體育課堂
學校是發展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和平臺,借助學校的力量,讓傳統武術走進校園體育課堂對于傳統武術在休閑時代的發展有著戰略性的意義。雖然早在1916年,傳統武術就已開始引入學校體育課堂,而且還不斷被編入教學大綱及教學課程,并制定了相應的課堂教材[1]。但是發展至今,傳統武術卻仍未在學校當中得以真正普及,有些學校負責人甚至表態取消武術課。傳統武術難以走進學校,使得武術的普及和推廣受到了嚴重影響,不利于傳統武術的大眾化發展。為此,中宣部及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應開設并加強武術課,在體育課中適當增加武術內容,逐步加大武術課在體育課堂中的比重[2]。這一做法有效改革了我國傳統武術教育,使傳統武術能真正走進體育課堂,成為眾學校教學大綱及教學計劃的內容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傳統武術的繼承和推廣,有利于傳統武術文化教育功能的發揮,從而弘揚我國民族精神,提高我國民族的凝聚力。
2.3利用媒介提升傳統武術影響力
進入休閑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只是通過人際傳播,更多的是依賴各種傳媒工具。為此,可利用相關媒介來提升傳統武術的影響力,在傳統武術當中引入現代化傳媒,使媒介成為傳統武術在休閑時代下發展的宣傳者,為武術發展開拓新環境,消除傳統武術的負面影響,幫助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武術休閑價值觀,同時促進其傳播方式的改變。首先,可利用媒介組織武術活動,體現傳統武術的文化價值,激發人們參與武術鍛煉的興趣,如央視五套舉辦的武林大會就是利用現代傳媒發展傳統武術的嘗試。其次,以媒介為溝通平臺組織相關武術部門及武術愛好者進行交流,討論關于傳統武術的繼承和發展問題,以促進傳統武術的向前發展。再次,利用現代媒體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針對性強等特征,大范圍傳播傳統武術的文化內涵,使人們能夠正確認識傳統武術的文化價值。如可通過建立武術網站、開通武術論壇、武術博客等方式,利用網絡來構建并傳播傳統武術文化。最后,充分利用休閑時代人們生活方式的特征,結合傳播技術的發展,極力擴大傳統武術的分布領域。如可將武術融入大眾所喜愛的電視劇、電影、動漫及游戲當中,使傳統武術文化在潛移默化當中被大眾所理解并得以傳播,進而促進傳統武術的市場化發展。
2.4探索武術休閑市場實現產業化發展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武術市場,并加大對武術市場的資金投入,以引導并培育傳統武術的休閑化消費,這不但響應了“全民健身”的號召,而且還有利于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據調查,有關于傳統武術的書籍、影像、器材及服裝等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消費市場,事實也證明,傳統武術經改革后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是非常可觀的。為充分發揮傳統武術在休閑時代引導全民健身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就必須積極鼓勵廣大市民在利用傳統武術進行健身時的水平和檔次,通過引導使市民樂意“花錢買健康”,滿足人們對于身心健康的需求[3]。傳統武術還需不斷進行創新,開發新的武術健身項目,以滿足人們的多層次武術健身需求。傳統武術還應改善其傳統經營理念,做好武術健身行業的服務工作。據有關資料表明,在不久的將來,眾多武術服務行業如武術游藝、武術技術咨詢、武術康樂等,將會成為傳統武術的消費熱點。由此可以看出,在休閑時代下,傳統武術實現產業化發展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國傳統武術資源眾多,雖然有些地方已建立武術休閑基地,但仍存在大量未被開發的武術旅游資源。休閑時代的到來,武術休閑基地的建設得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機會。如少林武當可在其已開發的休閑基地的基礎上增設武術旅游項目,以使游客能體驗傳統武術的樂趣和文化內涵。從傳統武術本質特色出發,結合現代人的健身需求及當地的文化特色,必將為傳統武術實現產業化發展開辟新的道路。
傳統武術是體育運動的一種,也是體育文化的表達方式之一。針對現代人的體育需求,傳統武術應作出改革,以休閑化為切入點,豐富傳統武術的內容,改善其發展模式,以促進傳統武術的大眾化和休閑化,從而促進體育大眾化的發展,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松威.休閑時代傳統武術大眾化發展戰略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1.
[2]李鐵.傳統武術發展的“休閑之維”[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4 (17):83-86.
[3]王舜.休閑時代背景下武術發展的思考[J].搏擊(武術科學),2010(6):3-4.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a)-0109-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109
作者簡介:①李少龍(1987,10—),男,彝族,云南文山人,體育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