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壽鶴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珠海 519090)
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提出與體育休閑健身產業的發展
吳壽鶴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珠海 519090)
當前國內經濟保持高速發展,其中體育休閑健身產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體質都起到極為關鍵作用。該文說明了全面建設國家戰略與健康休閑健身產業在發展中出現的不足,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研究國民健身國家戰略與體育休閑健身產業之間的雙贏發展,主要從建立健全體育管理經營體制,擴充消費群體,提升人民休閑意識等方面入手,最大程度發揮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效用,促進體育休閑健身產業發展。
全民健身 國家戰略 休閑健身產業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健康問題,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身體素質,其中體育鍛煉是目前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的方式之一。同時,目前中國體育健兒已經能在各項國際體育比賽中取得領先名次,但這并不能代表國內大部分人們身體素質,相反近年來很多調查研究發現國人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堪憂。面對這一局面,全面健身國家戰略的提出意義重大,對這一戰略和體育休閑健身產業的發展進行探討,具有深刻價值,對人民身體健康和經濟發展都有促進作用。
隨著社會進步,國家對人民健康問題愈發重視,且有能力為人民提供更好體育健身環境。目前雖然已經提出全面健身戰略,但是全民健身和體育休閑事業的發展中還有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需要引起更多關注。
1.1 社會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不完善
某種程度上,社會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和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程度正相關,間接體現了一個國家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以及健康狀態,但是就現階段而言,我國的社會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尚不完善,尤其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1]。長期以來,政府相關部門致力于提高人民體質,對普通人民的健身休閑娛樂活動,一直都高度支持,城市規劃中也逐漸將社會公共性體育服務設施建設納入考量之中。然而由于中國人口數量眾多,基數大,且城市農村間也存在較大的物質經濟差異,導致國內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和器材分布不均。
1.2 公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發展失衡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在各大世界性體育賽事上取得的成績,可以說十分輝煌,體育健兒為我國爭取榮譽,競技體育發展迅速。要注意的是,除競技體育外,公眾體育也是體育結構中一大組成部分,共同體現了一個國家體育發展規模和狀況[2]。甚至可以說,公眾體育代表著一個國家普通大眾的身體素質,占據國家人口大多數,而競技體育只代表著一小部分體育精英,占據比例較小。但目前我國公眾體育和競技體育之間出現嚴重失衡,大部分還是觀眾身份,不利于全民健身戰略的推廣實施和體育休閑健身產業的發展。
1.3 體育人口增長速度緩慢
一個國家公眾體育事業發展規模,可通過分析參與體育活動的人口數量得知。現階段國內體育人口發展特征集中在幾個方面:首先中國體育人口總額數值較低;其次,增長發展速度節奏緩慢;最后體育人口受年齡、地理位置影響。其中地理位置受經濟發達程度限制,農村體育人口低于城市,西部低于東部,甚至偏僻地理位置內,體育人口為零[3]。體育人口長期處于緩慢發展期,導致全面健身戰略無法落到實處,參與體育休閑健身的人少,阻礙發展。
1.4 休閑意識不強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尚處于發展階段,大部分普通人的時間精力還是放在工作上,雖然人們空閑時間增多,但是健身休閑意識還在初步發展階段,未形成規模化發展,或者說大部分國人并不具備正確的休閑健身觀念。與發達國家相比,體育休閑健身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2.1 建立健全體育管理經營體制
由于體育事業受到政府高度重視,對于產業的發展成熟有一定促進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卻又限制了體育休閑健身產業在市場經濟模式下,自由發展的空間。因此,國家應改變傳統理念,推翻僵硬管理制度。首先要杜絕體育產業內出現行業壟斷,適量減輕調控力度,將自由權交還給市場,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4]。其次,停止管辦一體化制度,讓市場引導體育產業自由發揮。在此過程中,政府逐步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和器材,并可以組織各項體育活動,通過全面健身運動,為體育休閑健身行業創造更多商機,在完善的體育管理經營體制引導下,達成雙贏。
2.2 擴充消費群體
全面健身這一戰略,不僅僅是為提高人民身體健康,也為體育休閑健身產業的發展提供轉機,吸引到了更多消費群體。進行體育消費的人群和總數對于體育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決定了體育產業的生死,所以為促進行業發展,務必要擴大消費群體,改變傳統顧客結構,吸引普通人關注休閑與健身。行業內企業在發展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展開積極調查,針對不同群體、職業、年齡段,展開特定服務,了解其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最大限度挖掘潛在客戶。通過對目標消費群體的開發,創建出體育行業的特色,為消費者提供滿意服務同時,增加行業收益。
2.3 培養正確體育休閑健身意識
由于體育事業發展缺陷,導致國內體育休閑健身行業發展緩慢,大部分人并不具備科學健身的意識,如廣場舞這一典型現象,雖然普及范圍廣,參與人數多,但是由于缺乏科學的指導,老年人在這一過程中,不能選用更恰當的方式鍛煉身體,雖然是全民健身意識的一種體現,但是對體育休閑健身行業,未能起到促進作用[5]。因此,要深入宣傳正確的體育休閑健身觀念,讓人們把注意力從工作上分配到休閑中去,勞逸結合,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引導群眾學習科學鍛煉的知識,避免由于不規范的體育健身動作給造成意外傷害。在這一過程中,鼓勵群眾消費,平衡公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發展,促進體育休閑健身產業創造經濟利潤,健身與經濟全面進步。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覺醒,以及物質經濟水平的支持,國內的體育健身休閑健身行業得到發展機遇,在全民健身戰略推動下,產業長久穩定發展得到保證。行業要認識到國內全民健身和體育休閑健身產業發展現狀中的不足,在此基礎上,積極提出解決策略和優化措施。首先要對傳統體育行業經營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充分發揮出市場作用;其次要加大力度,擴充消費群體數量,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最后要積極宣傳,促進人民休閑消費意識的成熟,有效落實國家全面健身戰略同時,促進體育休閑健身行業的發展,達成雙贏的局面。
[1]盧元鎮.全民健身文化建設芻議[J].體育文化導刊,2015,07(3):35-40.
[2]譚淼.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審視及其與大眾健身互動關系探討[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5,08(4):29-33.
[3]彭艷芬,黃熔樸.體育產業與全民健身協同發展的啟示——基于體育用品業視角下[J].當代體育科技,2015,06(23):144-145.
[4]白曉蓉,袁野,韓成祥等.從金牌體育向民生體育轉型發展影響因素及路徑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10(5):25-29.
[5]郭修金,冉強輝,陳德旭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戰略使命[J].體育科學,2016,01(4):42-50,60.
G80-05
A
2095-2813(2016)10(b)-016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