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勝國
?
創新驅動——“十三五”時期振興發展的引領動力
◎文/劉勝國
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共遼寧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遼寧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十三五”時期推動遼寧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必須激活‘四個驅動’新動力,把創新驅動作為推進振興發展的引領動力,把改革驅動作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的關鍵舉措,把市場驅動作為激發活力的決定性力量,把開放驅動作為拓展發展空間的強大支撐”。創新,擺在了驅動全省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4年8月,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趨勢變化和特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必須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會議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地指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遼寧堅定貫徹中央精神,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省委歷次全會,多次部署實施創新驅動、改革驅動、市場驅動、開放驅動“四個驅動”發展戰略,省委“十三五”規劃《建議》進一步重申了遼寧發展“以‘四個驅動’為引擎”的指導思想。以創新驅動作為推進振興發展的引領動力,為遼寧開創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新局面找到了“金鑰匙”。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遼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諸多矛盾和風險隱患疊加,急需新的發展動力牽動經濟轉型升級。在這關鍵時刻,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就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出了“著力鼓勵創新創業”等“四個著力”的要求,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10月19日,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遼寧省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著力”要求加快推進遼寧新一輪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強調“創新驅動是落實‘四個著力’推進全面振興的決勝之要”。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遼寧老工業基地站在新的起點上,處于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需要頂住經濟下行等諸多矛盾挑戰,加快新一輪全面振興,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對艱巨的任務,發展的主要動力在哪里?省委“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把創新驅動作為推進振興發展的引領動力”,與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的部署是一脈相承的,表明了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振興的堅定意志。
省委在部署“十三五”發展目標時,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努力把遼寧建成“創新創業成效顯著”的國家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先行區,這是實施創新驅動的目標要求。全會同時明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和公共服務平臺,堅持科技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導向,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推動大眾創業,加快建設人才強省,使創新成為引領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第一動力”。這是實施創新驅動的重點任務。一方面著眼于政策、制度、公共平臺等創新體系的方方面面,符合“堅持全面創新”的總體思路;另一方面突出了科技創新,表明全面構建創新動力源,首先要走好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回溯2015年8月3日,省政府印發了《遼寧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實施方案》,部署了8個方面任務:加快建設產業技術創新體系,著力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促進現代農業創新提升,培育壯大科技服務業,進一步推動高新區創新發展,力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推進科技惠民工程;明確了5項保障措施: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培育力度,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激發中小微企業創新活力。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已明晰,落實工作已展開。
我們走進了創新發展的新時代。我們一定能最終奪取新一輪全面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