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元 康武軍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江西南昌 330043)
構建社會體育人文精神建設和諧小康社區體育
陳定元 康武軍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江西南昌 330043)
體育人文精神,是當前社會中一種新文化思想的具體體現,具有傳播健康的體育文化和激勵個體全面發展、推動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價值。體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如何構建社會體育人文精神,建設和諧小康社區體育是該文研究的問題所在。
社會體育 人文精神 和諧小康 社區教育
體育人文精神不但可以反應出社會經濟發展的進步,還可以反應出科技領域以及文化教育的提高。現如今應該將健康的人文體育精神延伸到社會中去,把體育人文精神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推向生活方面。和諧小康社區是以人為本的社區,是可持續發展的社區,社區體育是建立在以群眾的需求和發展為基礎上的體育活動。小康社區體育的有效開展,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以及全民素質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義。
1.1 動員全民投入健身行列,體育娛樂化
在我國現代化的建設當中,在提升全民體育意識的同時,要鼓勵動員全民加入體育活動健身行列當中,以此增強國民的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全民健身是一種具有長遠意義且為民謀福的偉大事業,有利于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發展,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提出全民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同時,為體育娛樂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經濟發展越快,人類需求也就越多,人們渴望通過休閑娛樂活動來提高生活品質,緩解生活壓力。此時體育文化將人們既想放松休閑又想鍛煉的想法完美結合起來,成為了人們休養生息的好方式。
1.2 從體育中衍生的科技問題,走體育持續發展之路
現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體育事業的發展也同樣依賴于科學技術,高科技在體育的應用中也越來越普遍。現代高水平競技體育比賽也就是各個國家間的科技競爭,從器材到裝備,都體現著科技的進步。比如在運動裝備上,發達國家的游泳運動員穿的是鯊魚皮質的泳衣,而發展中國家的運動員只能穿一般的泳衣,當他們一同在泳池里比賽時已經存在了很大差距。此外,一些教練為了讓運動員表現更出色,會在賽前給運動員注射興奮劑,這不僅違背了體育的公平競爭,也傷害了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只有將科學和人文很好結合,才能更好發展體育事業。
1.3 體育人文精神推動社會文明發展,促進社會文化繁榮
在現如今的社會發展中,體育人文精神所賦予人類的精神需求是特別的、是不可取代的,比如:人們在體育比賽中所獲得的集體榮譽感、成就感和使命感都是由人文體育精神激發出來的,不僅體育競技參與者如此,觀眾也能從中受益。為了更好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當今社會把傳播體育文明精神放在了重要位置上通過其獨特的魅力及強大影響力來感染人們。在體育運動中看到的是為到達終點不斷拼搏的進取精神、即使跌倒永不言棄的頑強精神、人們相互扶持的團結友愛精神等。體育人文精神不僅呼喚著人們身體和心靈的完善,而且增進了人際關系的和諧。體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越來越深的融入尋常百姓家,體育人文精神也逐漸成為生活文化精神的主流,人們的體育人文意識不斷增強的同時,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也起了促進作用。
1.4 體育人文精神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增進人際交往
在以人為本的社會理念下,在以民族創新為生命力的素質教育下,體育的存在意義在于引導人們健康生活、滿足人類需求、給予人們享受社會實踐。人類通過自己的勞動改造著所處環境,通過其參與過程改造著人類的心理環境。隨著社會的變革,體育精神以其潛移默化的影響力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作為社會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過體育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彼此建立親密友好關系,是人文體育精神的主要作用之一。比如社區不定期舉辦體育競技比賽,包括跳繩、短跑、接力賽,分為中老年組和青少年組,呼吁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其中。
2.1 社區體育文化推動精神和諧
國家、民族、社會作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只有人們的精神和諧才能促使社會最根本的和諧。建設和諧社區,就要把社區成員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力量凝聚起來,以和諧的力量促進社區的體育發展,從而推動社會整體的和諧發展。社區體育文化的建設是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基礎,以社區為載體,從社區出發,通過體育設施的不斷改進和體育文化逐漸深入人心,組織豐富的體育活動,積極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其中。有效發揮體育文化滿足不同群眾的精神需要、增強群眾凝聚力的作用,以此來實現群眾精神上的和諧。加強社區體育文化建設,既要大力培育具有現代意識的高素質社區居民,積極灌輸現代化的價值觀念和城市化的價值理念,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居民文化素質水平和社區文明程度;又要大力開展多樣的社區群眾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陶冶社區群眾情操的同時,促使不同的社區居民在精神上得到共鳴,促進社區居民精神上的和諧。
2.2 社區體育關系到社會和諧的發展
要想建設和諧的社區體育關系,必須把社區居民中不同利益群眾的社會關系放在首要問題,了解社區居民的精神需求,處理好群眾居民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各種群眾關系都能處理融洽。
建設社區居民不同利益群眾的社會關系,就要尊重并且最大程度滿足群眾表達的合理要求和愿望。堅持以人為本,隨時了解群眾對社區體育的建設是否有參與的意愿和想法建議,集思廣益,聽取社區居民的心聲。引導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態建設人文體育精神,為社區體育創建一個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
2.3 關愛弱勢群體,推動社區體育建設
建設和諧社區,必須考慮到社區中弱勢群體的利益,只有公平的調節好弱勢群眾的關系,才能最大程度實現社區和諧穩定的建設。目前當務之急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不但在體育社區為弱勢群體提供相應的體育設施,而且還要建立社區體育援助、社區醫療援助、社區教育服務等,最大化幫助弱勢群體實現體育社區建設。對于一些殘疾群眾,要專設獨立的體育設備,并且鼓勵殘疾人士參與到體育健身中;對于一些失業的困難群眾,由于其社會的活躍范圍狹窄,主要依托于社區,也就成為社區的志愿服務與社區健康的主要受惠者,正因如此,社區在服務于困難群眾、接納困難群眾的過程中才得以實現社會公平。立足于社區居民的利益,推進社區體育建設的有序進行,從而推動小康社會的和諧。
綜上所述,體育人文精神以人為本,崇尚真誠、善良、美好的價值觀念,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關注人的發展和價值,在當前的和諧社會中只有推崇人文體育精神才得以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社會最根本的和諧是全民實現和諧,社區體育的更好建設有益于推動社會和諧,進而推進國家、民族的和諧發展。
[1]歐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背景下我國城鎮群眾體育的發展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3).
[2]向飛燕,鮑佳.社會體育專業發展應以體育人文精神為指引[J].出國與就業,2012(2):91.
[3]高杰.基于構建和諧社會的零育人文精神研究[J].現代商業,2012(6):278.
[4]商執娜,李爽,羅文浩,等.社區居民對社區體育志愿服務的需求調查——以廣州華南新城體育志愿活動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7):180-182.
[5]劉劍雪.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策略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3(1):116-120.
[6]井紅衛.社區體育對構建和諧城市的影響分析[J].讀書文摘,2014(18):106.
G80-05
A
2095-2813(2016)10(b)-014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