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水
大愛無痕一個『大連好人』的凡人壯舉
□梁水

他叫祝瑞伍,今年50歲,卻有多重身份:街頭流浪人的熱心“大哥”,困難戶的知心“老弟”,72個孩子的“爸爸”,他的家也成了刑滿釋放人員的“家”……他微信簽名檔是“天下皆我家人”。許是這種情懷,令他用34年的平凡之舉譜寫了大愛無痕的不平凡故事。
2016年3月7日,大連突降氣溫10多攝氏度,和煦初春頓進寒冷模式。現為大連市金普新區灣里街道宜寧社區書記和主任的祝瑞伍忙乎開了。先是到社區孤寡老人家中查看溫度,而后領著義工在街頭逡巡,給流浪漢添加衣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因別人的幫助而脫離困境的他,開始從事公益事業,是源于對一碗熱湯面的感恩。
1982年5月的一天,家在江蘇揚州鄉下、年僅16歲的祝瑞伍因為家里太窮、沒錢念書,揣著30元錢只身闖蕩大連。來到大連的當天晚上,他的兜里就只剩下3元錢了,又冷又餓,卻舍不得花。于是,他想找個小飯館要點熱水喝,接連找了三家飯館都碰了壁,他硬著頭皮走進第四家飯館,看到祝瑞伍一臉落魄樣,老板娘不但熱情遞給他一杯開水,還給他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面條,而且說什么也不肯收錢。這件事讓年少的祝瑞伍心生感動,他下決心,有朝一日,自己一定要開創一份事業來回報老板娘的恩情。
后來他跟一個揚州老鄉學做服裝。憑著一股吃苦耐勞的精神,祝瑞伍在大連逐漸站穩了腳跟。可惜的是,當祝瑞伍趕到當初那家飯館想表示感謝時,卻得知此處已經動遷了,飯館和老板娘都不知去向。懷著一顆無處釋放的感恩之心,祝瑞伍決定通過回報社會、多做善事來答謝這份恩情。后來,祝瑞伍的服裝裁剪手藝在周圍小有名氣,18歲時已經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服裝攤位。
樂于幫助別人讓祝瑞伍收獲了第一份愛情。他22歲那年,有一次去外村送衣服,剛進門就看到一個女孩蜷縮在炕上,正發著高燒。女孩名叫小麗(化名),因為家里窮,沒錢給她看病。祝瑞伍動了惻隱之心,于是把女孩送到了醫院,經檢查確認女孩得的是肺結核。為了給女孩治病,祝瑞伍花光了僅有的1萬多元積蓄。有人勸他,“人家父母都不管,你為什么要管?”祝瑞伍卻說:“我不能眼看著人家就這么死了。”后來,小麗的病情日漸好轉,最終康復出院。小麗感懷祝瑞伍的善行,不知不覺愛上了祝瑞伍,祝瑞伍也覺得女孩簡單,熱情,1990年冬天,小麗嫁給了祝瑞伍。一年后,他們的兒子來到了人世間。
然而,戀愛時的優點,成家后卻是問題。常年做善事,家顧及不上,一年兩年忍了,小麗覺得丈夫會傾其一生做好事,于是內心開始打退堂鼓,有了離婚的念頭。2000年11月,有個40多歲的男子找到祝瑞伍說孩子學費湊不齊,祝瑞伍二話沒說給了對方500元錢,可是過后他卻發現,那人在飯店推杯換盞!要知道,這500元錢是他制作200多條褲子才賺到的。聯想到這些年來的許多“傻勁”,小麗再也受不了丈夫的所作所為,在結婚10周年那天,小麗執意向他提出了離婚。
前妻的不理解,使祝瑞伍一度陷入痛苦中無法自拔。誰料,他的故事傳開后,不少女孩都向他伸出了愛情的橄欖枝。
2001年,比他小9歲的金淑娥走進了他的生活。“我知道他是個好人,他做的都是好事,我支持他。我們自己苦一點沒關系。”金淑娥說。三年后,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如今他們一家四口幸福生活在一起,全家都是義工,每逢周六周日有公益活動,一家四口一起行動,成為大連當地的美談。
1995年12月一天傍晚,祝瑞伍拖著疲倦的身子往家走時,看到一名殘疾小伙子邊哭邊把頭往墻上撞,熱心腸的他趕忙上前一打聽,得知小伙子名叫宮忠,是河北唐山人,來大連找工作未果,想回家卻沒了路費,于是在街上流浪。祝瑞伍把宮忠帶回了家,供吃供住,然后手把手教他裁剪手藝。3年后,回到老家開了個裁縫鋪,生意不錯,后來成家有了孩子生活美滿。
宮忠剛送走,又有一位85歲高齡的劉老漢住進了祝瑞伍的家。老人有兒子,可是兒子不孝順不管老人。祝瑞伍就像親人一樣照顧老人兩年多,直至為老人體面地送終。鄰居們都以為老人是祝瑞伍的親戚,后來才知道老人跟祝瑞伍無任何關系。
在宮忠和劉老漢之后,祝瑞伍的家里再未斷過人,成為流浪者的“驛站”。只要見到有人無家可歸或者急需幫助,祝瑞伍就毫不猶豫地將對方領回家,不僅提供免費的吃住,還鼓勵他們戰勝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為了收留無家可歸的人,祝瑞伍將自家70平方米的房子分成兩部分,自己一家四口擠在不到10平方米的空間內,另外2個大房間窗明幾凈,專門留給無家可歸的人暫住。
2007年10月,祝瑞伍家一處房子因動遷在大連金石灘分得一套70多平方米的新房,他把房子裝修后準備出租用。
2008年3月的一天,祝瑞伍與大連萬寶至馬達有限公司義工站站長聊天,站長無奈地說,他們公司一對農民工戀人馬上要結婚了,卻因為雙方家在外地,正在為新房發愁。祝瑞伍心頭一沉,忽然想到自己房子的新用途。當晚回到家,跟妻子商量能否把房子拿出來給需要結婚的農民工使用,妻子露出很不高興的表情,卻架不住丈夫的勸說,最終點頭應答下來,還幫著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蜜月之家。
很快,在義工們的幫助下,只用了一周時間,就把一個嶄新的婚房準備好了。“婚房”里購置了電視和沙發、茶幾和床等家具,還有鍋碗等生活用具以及米、面、油,把新房布置得干凈溫馨。
20日10時38分,婚車拉著農民工新婚夫妻劉宏偉侯玉霞準時趕到“蜜月之家”,新娘新郎看著寬敞明亮的新房和新貼的大紅喜字都激動不已。
劉宏偉和侯玉霞都來自外地農村,兩人都在大連開發區打工。由于到了婚嫁年紀,可沒有能力在大連買房,為此,兩人的婚期一拖再拖。他們都想著能有個地方錄個像,度度蜜月,好留下一輩子的念想。這也是全國首個“農民工蜜月之家”。“蜜月之家”成立以來共迎接了307對農民工新婚夫婦。
多年來的付出,沒有為老祝帶來一絲利益,卻收獲了內心的滿足。

有人說祝瑞伍傻,可他卻很自豪,“我可有72個孩子呢”。
在眾多“兒女”中,年僅7歲的婷婷最讓祝瑞伍掛心。婷婷是父母的老來子,她的出生讓原本平淡的三口之家充滿了幸福。婷婷的父親被診斷出胃癌晚期,全家舉債為其治療,但依舊沒能挽留住他的生命。現在婷婷和年近50歲的媽媽相依為命,居住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間里。在祝瑞伍的幫助下,外地戶口的婷婷終于解決了入學問題,祝瑞伍又為婷婷送去了助學金,一向沉默寡言的孩子終于有了書念,稚嫩天真的臉上恢復了陽光般的笑容。
老祝的女兒告訴記者,有數不清的哥哥姐姐被爸爸帶回家來。“哥哥姐姐們來到我家,他們吃我的零食,還穿我的新衣服,我有時候會生氣,可爸爸媽媽叫我要學會分享。”說完這段話后,10歲的祝靖文撇著嘴,乖巧地依偎在老祝的懷里。
老祝愛憐地撫摸著女兒的小手,“沒辦法,看見流浪在街上的孩子可憐,我就把他們領回家,給他們一口熱飯,再給幾件干凈衣服穿,誰叫這些孩子小呢,我們能幫一點是一點。”
有一個小女孩從小被父母送人,后來養母去世,養父沒辦法撫養她,小女孩又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可親生父母也無力供養她。于是,祝瑞伍把小女孩接到自己家里,給小孩子辦了當地戶口。如今這個孩子已經考上重點大學,祝瑞伍一直在幫助她。
這個孩子也給了祝瑞伍更多的感動。2005年上學期,他給孩子存了3000元生活費。后來再往里存錢,發現她只取了兩次錢,一次200元,一次400元。祝瑞伍后來一問才知道,孩子一上大學就開始自己打工掙錢,平時花錢也特別節省。她跟祝瑞伍說:“叔叔,我現在能自己掙錢了,你把這些錢留給更需要幫助的學生吧!”
在祝瑞伍的帶動下,現在她也加入了大連市慈善總會大連開發區義工協會,一起幫助困難學生。通過他獲得長期資助的就有72個孩子。他們很多人都管他叫“爸爸”,把他當親人。
2004年高考,有些貧困家庭的家長沒能送孩子進考場。“別的孩子家長在外面等著,貧困人家的孩子也不能少家長啊!”我就成了這些孩子的家長。雖然我的兩個孩子都還小,還沒經歷過高考,我就學著別人家長的樣,別的家長給孩子買什么我就給孩子買什么。當孩子們考完出來,看到我拎著大包小包在等他們,一下子抱住我哭了起來。我從做善事中收獲了感動,也得到了快樂,這就是我得到的最好回報。
此后,他年年堅持高考時,給有些貧困家庭的孩子當“家長”,堅持了11年。
實驗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對患者進行評分,同時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為治愈、顯著進步、好轉、無效幾個層次。BRMS減分率高于75%時,為治愈;當BRMS減分率在50%和74%之間時,為顯著進步;當BRMS減分率在25%和49%之間時,為好轉;當BRMS減分率低于24%時,為無效。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包括治愈、顯著進步和好轉。另對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統計。
祝瑞伍曾說:“只要開發區有我在,就不允許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沒有書念。”祝瑞伍資助了很多和他沒有絲毫親緣關系的孩子上學,有心人替他算了一下,祝瑞伍資助過的貧困學生多達800多人。
后來,這些孩子都親切地叫他“祝爸爸”,如今有的孩子已經參加工作了,他們也都加入義工隊去幫助別人。他們被祝瑞伍感動,繼而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更多的人。
2012年10月16日,在祝瑞伍原來的義工隊基礎上,經過有關部門批準組建成立了“萬里愛心會”。之所以將愛心會取名“萬里”,祝瑞伍解釋說,“慈善之路萬里長,而我們才剛剛邁出了第一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義工隊伍,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甜。”
謝翁就是受幫助的人之一。他是鞍山人,2013年經歷感情的挫折后,他徹底失去了生活的動力。5月13日中午,就像是一股風在后面推著,他從開發區一家商場的5樓縱身跳下……開發區醫院的醫生在做了11個小時的手術后,謝翁的命保了下來。
身無分文的他在醫院里一住就是120天,對于謝翁來說活過來比死了更痛苦:除了先前的困擾,又加上身體的疼痛、身邊無人照顧的孤苦以及欠了醫院巨額治療費的壓力。他多次想過要再尋短見。
祝瑞伍得知謝翁的處境后,鼓勵他要好好活下去。第一次接觸,謝翁對老祝并不感冒,他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好人,祝瑞伍顯然意識到了謝翁的不信任,沒有多說什么,悄悄替他墊付醫藥費,放下一堆水果走了。事后,醫生護士告訴他這些情況,謝翁心里開始盼著祝大哥再來。
老祝真來了。這一次他告訴謝翁,打算把他接到自己家里。謝翁覺得自己的天漸漸亮堂起來。
老祝的小院在金州新區德勝街道,謝翁的房內鍋碗瓢盆、洗漱用具一應俱全,每天有人熱湯熱水照顧行動不便的他。
有天,祝瑞伍將謝翁抱到輪椅上,他拉著老祝的手不肯放開,“大哥,這幾天我的腿有勁兒了,我很快就好了”。“好了就好,等再恢復恢復,給你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將來還得給你找對象成個家。”“我一切都聽大哥的,以后我也要跟著您做義工。”謝翁說。如今,謝翁有了工作,成了家,過著和和美美的生活。
在祝瑞伍的帶動下,目前萬里愛心會已經有40多家義工站,分布在企業、社區、中小學等,還有100多家義工隊,有5.4萬名注冊的愛心志愿者。愛心志愿者所開展的民間救助、愛心熱線、臨終關懷、民間調解、親情關愛、心理輔導、愛心助殘等活動,弘揚了社會正氣,提高了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祝瑞伍和萬里愛心會已積極組織各類公益活動8500多次,幫助困難群眾155000余人次,參與志愿者活動494000余人次,為社會服務的總工時超過135萬小時。為了幫助困難人群,祝瑞伍省吃儉用,個人累計花費90余萬元。現為大連市金普新區灣里街道宜寧社區書記和主任的他,今年獲得全國“最美志愿者”的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