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威蔚 馬韻潔 楊 超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總體室
基于大數據的商務誠信服務平臺研究
孫威蔚 馬韻潔 楊 超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總體室
本文提出基于大數據的商務誠信服務平臺架構,旨在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手段,以商貿流通領域企業為基礎,實現政府各級商務、質量主管部門、行業商協會、商圈、電商平臺、第三方專業信用評價機構等商務領域信用信息的采集、存儲、整合、共享和應用服務,建立社會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長效機制。
商務誠信;大數據;信用監管;公共服務
隨著商貿流通領域信息不斷繁榮,以往政府部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企業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以及其他信用相關平臺系統業務功能已無法滿足行業發展需要;由于沒有統一的商務誠信管理平臺和大數據中心,各平臺間的信息共享性差;同時,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信用分類管理和聯合監管制度的不完善,也嚴重制約了商務領域的健康持續發展[1]。
商務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提出的基于大數據的商務誠信服務平臺,主要收集商貿流通企業信用信息,強調信用信息的采集與歸集,重點關注大數據分析在商務信用領域的重點應用,強化信用手段在商貿領域事中、事后監督管理中的作用,希望能夠逐步形成涵蓋政府部門、市場化平臺、第三方專業機構信用信息和覆蓋線上線下企業的區域性、綜合性信用評價體系。
商務信用應用服務的提供離不開各種數據的支持,平臺的數據來源包括公開數據的收集、政府收據的整理以及網絡數據的抓取[2],在信息的整合、加工、使用過程中遵循合理合法的原則,各方數據通過接口調用的方式在平臺做匯總,統一向外提供服務。
平臺的總體架構如下圖所示,共分為數據源層、傳輸層、資源層、支撐層與應用服務層五層。
1)數據源:包括商務主體數據庫、行政管理數據庫、市場交易數據庫、信息評價數據庫、投訴受理數據庫和網絡搜索數據庫。
2)傳輸層:平臺通過電子政務外網實現省市縣區各政府部門商務誠信數據的傳輸,通過互聯網對網絡采集的企業行為數據、信用數據等進行傳輸。
3)資源層:通過對數據源信息進行處理整合后得到基礎庫、分類庫、交換庫和發布庫;通過流程服務、評價服務、綜合辦公服務和共享服務等形成信用標準接口服務系統,確保商務誠信服務平臺內部以及同外部系統間的服務共享、無縫協同[3];通過數據訂閱、發布、交換規則管理形成服務總線系統,從而保證平臺服務體系的完整性和正確性。
4)支撐層:由數據收集平臺、管理平臺和業務組件構成整個平臺的支撐層。數據收集平臺包括數據的歸集、篩選、轉換和整合等處理流程;管理平臺包括系統監控、權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業務組件由分析工具、搜索引擎、圖標工具、征信模型和GIS工具等構成。
5)應用服務層:根據用戶(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第三方平臺等)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類型的應用。
商務誠信服務平臺依托政府部門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部署,支持各級政府部門接入,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并通過互聯網向企業、公眾、第三方征信機構等提供各類信息服務。
2.1信用查詢和公示
對于社會公眾、企業等對象,平臺可對各類渠道匯集共享的信用信息進行統一的分類公示,同時提供基礎的企業信息、信用信息查詢功能,并支持多種查詢方式;另外,提供商務信用報告模板的定義和管理,生成各類信用信息報告。
2.2信用評價
通過制定商務領域企業信用評價、分類標準及實施細則,通過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方式,為各政府部門、行業監管部門、信用服務機構提供專業評價模型生成和評價系統工具服務。
2.3信用預警
通過收集市場主體的商務信用信息,根據預警數據測算的需要及預警規則,建立信用監測和預警模型,監控各類信用風險因素的變動趨勢;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判,并依據評判結果設置預警區間,對各類風險問題進行預警跟蹤和發布。
2.4自主申報與信息補錄
自主申報針對企業用戶和重點人群用戶通過系統提供的申報方式,將自身信息集中到信用信息數據庫;若發現企業信用信息有遺漏等情況,提供企業信息的填寫功能;此外,若社會公眾、某商務企業對企業查詢的準確性有異議,可向系統申請信息異議。
2.5決策支持
平臺在組合層面實現對商務信用的系統化綜合管理,利用圖表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現區域內現有經濟主體的各類分布情況、過去一階段的發展趨勢以及信用狀況,輔助政府商務部門決策;還可根據各個業務線管理人員對數據的不同需求,來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把合理的、差異化的數據提供給不同用戶,同時為決策者提供企業直觀的科學分析信息[4]。
基于大數據的商務誠信服務平臺不僅能夠保障商務領域信用信息數據庫的統一匯集,完善政府部門對商務誠信的行政監管,更重要的是利用數據挖掘為用戶提供各類豐富的商務誠信服務與應用,有利于營造濃郁的商務誠信氛圍,提升商貿行業的社會誠信度和消費滿意度,助推消費增長和商貿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1]余玉花. 中國商務誠信的現狀、問題與進路[J].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3):5-12.
[2]趙付娟. 當代中國商務誠信建設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2013.
[3]穆會軍. 我國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的基本模式——以上海、浙江、江蘇三地為例[J]. 信息系統工程,2016,02:84-85.
[4]曾輝. 企業信用體系及信用信息管理平臺建設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