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雋彥
摘 要:二次文獻是國內公共圖書館館藏的一類重要資源,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數字化時代的發展,二次文獻工作將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目前圖書館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發揮二次文獻資源的優勢,使其滿足未來文獻資源發展的需求。本文簡要介紹了圖書館二次文獻在數字化進程中面臨的挑戰與困境,提出了一些加強二次文獻資源建設的相關對策,并簡要分析了新時期下圖書館二次文獻數字化的發展趨勢,以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圖書館;二次文獻;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 G25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1-79-2
0 引言
二次文獻的主要類型有目錄、索引、文摘性數據等,具有可檢索性、系統性和匯集性特點,可為查找一次文獻提供線索,是圖書館資料工作的重要內容。它是在整理、濃縮、提煉大量零散、無序的一次文獻的基礎上,依據相應的邏輯順序和科學體系對其進行編排存儲,形成便于用戶檢索的工具性文獻。傳統資源模式下,應用二次文獻可以大大節省查找一次文獻花費的時間,是圖書館工作者提供文獻資料服務和讀者查詢文獻的重要工具。現如今,二次文獻的作用受計算機網絡和全文數據庫興起的影響而受到質疑,其被關注率急劇下降。然而,二次文獻作為一種索引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勢,對于有效開發一次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此種形式下如何確保二次文獻的生存與發展,是目前圖書館工作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1 二次文獻數字化面臨的挑戰
1.1 檢索作用的價值受到挑戰
因為一次文獻數量眾多而且多處于無序的分散狀態,如果使其脫離了目錄、索引,將導致用戶無法獲取原文。由于二次文獻具有可以幫助用戶快捷、準確地獲取一次文獻的強大檢索功能,因而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但是,數字化時代下,相關人員開發與運用的全文檢索系統集中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克服了過去“文、檢分離”的問題,實現了一體化。此外,有些信息系統本身就具有強大的檢索功能,例如,CNKI、維普數據等學術刊物類及書生之家等圖書類本身就具有強大的檢索功能,用戶只需要借助計算機在上述平臺上進行一些簡單操作,便能快速獲取自己所需的文獻資料,這樣使得利用二次文獻工具進行檢索的效用失去實用價值。
1.2 用戶檢索方式發生變革
過去用戶大都應用二次文獻檢索工具查詢某方面的相關文獻資料。但是,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文獻形態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現在供讀者參考的文獻形態有印刷版、電子版和網絡版。現在讀者首先考慮的是使用哪種文獻數據庫能夠在海量的數據中既準確又快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獻及相關信息。當今時代,許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圖書館同時集中了圖書數據庫、電子圖書、中外文期刊全文數據庫等各種文獻數據庫,能夠滿足教師以及學生對科研文獻資料的需求。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運用數字化一次文獻查閱科研資料,由于其操作便捷、簡單易懂,很多用手工檢索的科研人員也開始接受并運用網絡版進行檢索,對二次文獻的使用造成了嚴重影響。
1.3 彌補原始文獻不足的功能正逐步被弱化
在原始文獻資料不充分時,應用二次文獻可以滿足用戶對于文獻的基本需求。過去,受地域的限制,人們在查找原始文獻時非常困難,特別對外文資料的獲取更加困難。如果通過郵寄會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花費很長時間,因此,為滿足基本需求,只能通過二次文獻來獲取部分信息。后來,原始文獻的獲取隨著全文數據庫的開發變得非常容易,外文資料也不例外。例如,能夠提供千余種期刊全文檢索的CNKI等全文數據庫及收錄了上千種外文期刊原文的Elsevier外文全文數據庫,它們基本能夠滿足科研人員對文獻資料的需求,降低了使用二次文獻的功能和頻率。
2 加強二次文獻資源建設的對策
2.1 傳遞文獻,共享資源
當前階段,由于利用文獻傳遞服務能夠滿足用戶對于文獻信息多元化、層次化的需求,因而在國內得到了快速發展,它是指以有效的方式和合理的費用將用戶所需文獻的復制品直接或間接地傳遞給用戶。如今,各種各樣的電子數據庫是實現圖書館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
2.2 重視二次文獻的開發利用
不管是高校還是科研院所,任何一個圖書館都不可能購買所有形式的文獻資源。而利用二次文獻可以降低館藏成本,實現文獻的經濟有效利用,因此要重視開發利用二次文獻。文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保證教學和科研的需要,越是前沿性和深入性的科研課題,其相應的文獻資料就越少,如果購買印刷版或是運用一次文獻,既不科學又不經濟。因此,利用二次文獻工具進行收集和利用文獻資料,是經濟有效的途徑。
2.3 探索全文數字系統的盲區,進行優勢互補
任何全文數據系統都是依據一定的基本原則和收錄范圍進行文獻收集工作,所以,其對文獻的收集必定存在盲區。例如,國內的全文數據庫只收錄公開發表的學術性論文,而較少收錄交流資料、內部刊物以及會議文獻;由于國外商業運行模式與國內存在很大的差異,導致中國全文數據庫系統不能收錄一些重要的學術期刊,致使相關人員查找不到一些高水平的論文;上述這些問題給二次文獻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機遇,圖書館工作者應深入探索全文數字系統的盲區,努力將二次文獻與全文數據庫系統進行優勢互補,形成自己的特色,其必定還有廣闊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前景。
3 圖書館二次文獻數字化的發展趨勢
3.1 規模化集成資源,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
作為當代圖書館的工作者,應該將種類繁多而且內容豐富的二次文獻資源進行規模化的集成,這樣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為讀者提供一個整體服務的有效載體和平臺,使讀者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共享信息化平臺所提供的文獻資料。
3.2 加強挖掘文獻內容,充分揭示文獻
圖書館工作者在提煉和制作二次文獻過程中,必須遵循還原文獻核心內容和本質的原則,因為二次文獻是揭示原始一次文獻的重要基礎資料。工作者要依據各種文獻的內容和特征,對著錄項及服務平臺中的檢索內容和顯示字段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此外,工作者應考慮設置一些能反映特殊文獻特點的著錄字段,以方便讀者檢索。
3.3 加強二次文獻數據庫的擴展整合功能
通過綜合運用互聯網和超文本技術,鏈接不同的信息資源,整合原本相互獨立又互為聯系的信息資源與服務,就可以實現對二次文獻數據庫的擴展與整合。進行文獻檢索時,用戶只需通過一個數據庫,就可以便捷地查到并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文獻資料。要想對數據庫進行擴展整合,必須要提供以下幾種功能:一,提供與原始文獻的鏈接;二,鏈接海量的網絡資源;三,提供與圖書館館藏進行鏈接的地址;四,鏈接其他相關的數據庫。
4 結束語
二次文獻是讀者檢索、報道和積累文獻資料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全面、系統地為用戶提供某個學科或專業在一定范圍內的文獻檢索線索。在網絡信息技術時代,圖書館工作者應該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拓展對網絡文獻的開發和利用程度,將整理和記錄的館藏電子文獻中的題錄和摘要增加到數據庫中,通過現代網絡技術提供給遠程用戶,幫助其檢索資料。總之,傳統二次文獻與其他非紙質二次文獻在今后將長期共存、共同發展。在數字化信息時代,由于傳統二次文獻的應用較為廣泛,且不受設備條件和空間的限制,它將會更快速、優質地向前發展,影響也會更加廣泛。
參 考 文 獻
[1] 王秀軍.數字化時代圖書館的二次文獻工作[J].圖書館學刊,2011,11:71-72.
[2] 韓春磊,賈穎.數字化時代下國內公共圖書館二次文獻資源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3:255-256.
[3] 成紅.網絡環境下專業圖書館二次文獻的開發與利用[J].圖書館論壇,2011,02:120-122.
[4] 肖大成.二次文獻在數字化進程中的生存危機與對策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05(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