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給你最后的疼愛不是放手,是放冰塊
據歷史記載,明清時期的皇宮是用存儲在地窖的冰塊來降溫的。2016年6月22日,西南民族大學2016屆學生在離校之前也享受了一次“帝王級”的待遇。由于用于舉行畢業典禮的武侯校區體育館是學校唯一沒有安裝空調的場館,為了給即將離校的學子們降溫,學校很貼心地在座位底下放置了冰塊,每個畢業生座位上還放了一瓶礦泉水。方法雖然傳統,但卻不是每個學校都有的。有校友留言:“十年后我要有錢,就給老校安空調。”
學長有話說:辦法雖然傳統,但愛意滿滿,在這畢業值了。
無獨有偶:2016年6月29日晚,廣西大部分地區依然被高溫籠罩。地處柳州市的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給學生派發冰塊降溫。當晚,一輛運載約15噸冰塊的貨車停在該校宿舍樓前,學生們拿著桶、盆排隊領取冰塊。
大學四年,你吃了廈大多少米飯
“免費米飯”政策是朱崇德校長提出的。從2008年起,廈門大學(以下簡稱“廈大”)向全日制學生提供免費米飯。當時,面對上漲的物價,很多貧困學生壓力很大。“如果基本生活條件無法保證,又怎能安心讀書?”朱校長對此有著切身的感受,學生時代的他也常吃不飽飯,“我現在所做的,就是我當學生的時候想做,而做不了的。”
2016年學校新增了學生們在食堂的消費記錄,畢業生登錄后,不僅能看到自己在最愛去的餐廳、超市消費的金額,還能看到自己在大學期間打了多少份米飯。廈大表示,這是根據學生一卡通的大數據統計出來的,只提供給學生本人。
如果“打杧果”變身為一種校園文化
深夜,一根蚊帳桿、一瓶啤酒、一個袋子,一群人站在杧果樹下狂打,上樹的哥們兒雖技術純熟,但就是園主一聲巨吼,嚇得大家“雞飛狗散”。掛在樹上的兄弟真慘了,下面的同學早已跑光,唯有他,上也不是,下也不及。兄弟,別怪我們丟下你,情非所以。大家都是為摘個杧果。
……
有時候,不用道具,就是走在上課的路上,冷不防一個杧果砸在你面前,一片稀爛,那可甜了。運氣好的時候,上課一趟,能撿四五只,在教室里,大家一起共享吧。
每個廣西大學(以下簡稱“西大”)的學生,都會有一段不同尋常的值得回憶的摘果往事。但如果你以為西大只有杧果,那就是你的孤陋寡聞了,區區杧果怎么對得起這座南國邊陲綠城呢?
曾有熱心的同學就做過學校水果樹的種類統計,并繪制成攻略圖呢。
食堂論壇:
@某同學:我朋友圈的朋友在廈大四年吃的免費米飯均值都在2000兩多一點,為什么我……
@未段手:感謝母校的免費米飯養育了這么帥的我,以后請叫我“帥飯桶”。
@貓麗娜:雖然錢不多,但是對于同學們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福利。另外,米飯免費以后,我再也不好意思剩飯啦。
@姜沖是自己:吃廈大的免費米飯,一定要數倍還回來。我們會多吃米飯,以后給母校做貢獻。
學姐宣言:除了免費米飯,廈大食堂還提供免費湯水,不獲個諾貝爾獎,怎對得起學校?
學長提示:上樹下水均有較大風險,高空拋物害人害己,校衛人數眾多,同學們且摘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