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本刊記者 付 琳 景冬冬
和風一起舞蹈
——記省電科院輸電線路舞動防治技術實驗室
文/圖_本刊記者 付 琳 景冬冬

尖山覆冰舞動實驗線路
“高大上”,顧名思義即高端大氣上檔次。在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有著這樣一個地方,將“高大上”一詞詮釋得淋漓盡致。這里有著高精尖的技術、先進的設備和高素質的人才,它就是坐落在嵩山東麓尖山上的輸電線路舞動防治技術實驗室。
9月12日,記者來到尖山實驗室,探尋它的亮點。
河南電網是舞動頻發區。尖山海拔807米,落差大、山口多、地貌復雜,便于科研人員掌握復雜環境下的試驗數據。同時,尖山具有優越的風力條件,自然條件與地理因素的碰撞,形成了世界罕見的優越線路防舞動試驗條件。
“線路防舞試驗,離了風不行。尖山全年有風天數達200天以上,且主導風向為‘南西南風’,與東西走向的試驗線路夾角大于60度,利于模擬覆冰舞動?!?電科院舞動防治工作技術領軍人盧明解釋道。
要進行舞動試驗,大風和線路覆冰缺一不可。實驗室科研人員采用PVC材料,設計出新月型和D型兩種模擬冰,并在模擬冰上安裝固定裝置。最終,試驗線路在自然風激勵下實現大幅值、長時間舞動,全年有三分之一時間可以起舞。
“冬天是重要研究時段。我們經常深夜裹著軍大衣在風口蹲點,到清晨眉毛上都結了霜。”實驗室副主任呂中賓說。在山上做試驗,回不了家是常事。“記得我們最長的一次在山上呆了整整三個月?!睂嶒炇壹夹g骨干張博笑道:“但只要是熱愛的事業,就不會覺得辛苦。”
8月,實驗室楊曉輝博士作為項目核心成員申請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覆冰舞動防治技術及其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的審批,實現了實驗室國家級項目方面零的突破。 “今年可以說是實驗室的豐收年?!北R明拿出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資助項目計劃書,驕傲地說。
眾所周知,實驗室在防舞動研究上一直位于全國領先地位。近年來,實驗室以電網需求為導向,大力拓展運維相關的試驗研究,以備更好地服務電網。2015年7月,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輸電線路六防工作手冊》系列叢書,其中《防冰害》《防污閃》《防鳥害》由實驗室核心成員主持編寫。
風偏閃絡一直是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因素之一。在大風等惡劣天氣下,線路被風吹動,容易造成邊線導線與塔身安全距離過小,發生放電事故,引起線路跳閘斷電。為預防事故發生,作業人員通常采用加重錘的方式,通過增加高壓線自重,減小大風情況下線路擺動幅度,對線路進行防風偏放電治理。但要達到依靠重力防偏的目的,需要增加重達幾百公斤的加重錘,塔上負載過重則可能在惡劣天氣情況下造成倒塔事故。
對此,實驗室科技攻關團隊經過反復試驗與研究,發明“防風偏絕緣拉索”,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獲得國家電網公司的高度評價和認可。“發生風偏后的導線擺動就像鐘擺,在最低處速度最快、最高處速度最慢。拉索裝在桿塔上,在導線上擺速度減少到較小位置時,對它攔截,防止距離桿塔過近放電?!闭f起防風偏絕緣拉索的作用,盧明形象地用“強弩之末”來比喻。
500千伏陽東線自投運以來,由風偏導致的放電事故較多。9月9日,施工人員對陽東線進行防風偏放電改造,把防風偏絕緣拉索應用到工程中去,大大減少了因風偏放電造成的線路跳閘斷電事故。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科學的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通過長時間的分析和大量研究、測試的支撐,實驗室委托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防污閃方面專著《霧霾與輸變電設備外絕緣配置》,在電力系統產生深遠影響。7月1日,由實驗室主持編寫的《架空輸電線路涉鳥故障風險分級及分布圖繪制》作為電力行業標準發布實施。
注重發揮“人”的作用是實驗室一直以來堅持的宗旨。2015年,實驗室研究團隊被命名為國家電網公司科技攻關團隊。目前,實驗室核心成員共15人,其中國家電網公司專業領軍人才1人,國家電網優秀專家人才2人,優秀專家后備人才3人。這樣一支集聚著多位專業領域人才的隊伍,在電力系統內部并不常見。
實驗室的魏建林博士因工作需要,長期堅守在尖山上。為人嚴肅、做事嚴謹的他憑著一股“鉆”勁兒讓大家心生佩服。有一次,魏建林在施工現場發現預絞絲金具頂端出現磨損,會導致黏合膠發熱融化造成脫落,有預絞絲斷線的可能。發現這一情況后,現場協助人員準備直接換掉有磨損的預絞絲,而魏建林卻阻止了他。他細細查看每個金具磨損的細節及原因,思考哪些工程現場容易出現這些問題以及如何改進和避免此類問題發生。“魏博士現場動手能力特別強,就沒有他不清楚的設備,甚至很多設備都是他親自設計的。”提到魏博士,大家紛紛贊嘆。
楊曉輝博士有一對雙胞胎,但工作的投入讓她顧不上照顧這對很多人來說來之不易的“珍寶”。“欣慰的是兩個孩子都很懂事,家人也給予了我很多支持?!闭劦郊彝ィ幻庥行┣敢?。巾幗不讓須眉,今年年初,楊曉輝獲鄭州市“五一巾幗獎”稱號和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9月,喜訊再次傳來,由實驗室主任李清負責、副主任呂中賓及楊曉輝等核心成員參與的“特高壓線路舞動特性與防舞措施的研究及應用”項目通過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網評評審?!皩嶒炇揖拖褚粋€大家庭,在這里每個人都靜心研究、踏實干事,大家每天都充滿干勁兒?!泵鎸s譽,她謙虛地說。
“一個團隊中有一個人很牛是常事,尖山實驗室卻做到了所有人都很牛?!敝袊娏ζ髽I聯合會專家陸寵惠對這支隊伍有著高度評價。在這里,不論是經驗豐富的科研老手,還是剛參加工作的職場新人,都能短時間內擔當項目負責人。敢于挑大梁、樂于互幫助,是實驗室鮮明的作風,這種協作意識也讓他們實現了“1+1>2”的共贏。
今年,實驗室有6個項目獲2016年度國家電網科技獎勵,其中3個項目獲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他項目分別獲技術發明三等獎、標準創新三等獎和專利三等獎。
中國電科院副院長尤傳永對他們評價道:“非常欣慰有這樣一批人,埋頭苦干,能啃硬骨頭?!边@是對這個團隊最好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