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本刊記者 姬文慧
編者按:隨著迎峰度夏工作結束,河南電網秋檢工作拉開序幕。為了確保河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省電力公司系統各單位積極行動,未雨綢繆,采取加強現場管控等措施,全面開展秋季檢修工作,為電網安全度冬做準備。
與光明有關的“電醫生”
文/圖_本刊記者 姬文慧
橘色的太陽緩緩落下,500千伏嵖岈變電站的夜晚,涼意微醺。
“檢查設備開關初始位置、標記倍率,確保試驗接線正確,升壓過程每秒3千伏,不能快,不能慢,準確拿捏進度。”秦柯說,在試驗臺上一站至少兩個小時,考驗的不僅是體力,還有心力。9月15日,中秋夜晚,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變電檢修中心試驗化驗一班班長這樣描述自己工作了34年的工作場景。而他,卻在這個夜晚增添了一份隱隱的內疚。
9月15日,秦柯和班組成員一行7人趕赴500千伏嵖岈變電站,對嵖岈2號主變進行例行試驗。

班前會交代工作任務
500千伏嵖岈變電站秋檢預試是這個班組今年秋檢的第一場“硬仗”。時間有限,工作任務繁多,不巧天公又不作美,秋雨時斷時續,大家全部像上緊弦的發條,生怕不能及時完成任務影響了送電。
“認真檢查標記倍率、量程、調壓器零位及儀表的開始狀態……”伴隨著秦柯的聲聲指令,班組成員個個凝神屏氣,細心地進行著操作,生怕漏掉一點細節。看一切都正常,秦柯再次下令:“開始試驗,加壓……”旋即,空氣中傳來陣陣高壓電流聲響。
時間滴滴答答地走著,連續工作了近5個小時,任務終于完成,數據一切正常。
“走,今天中秋,咱們回不了家了,就在變電站的附近吃個團圓飯吧,明天還要繼續投入工作。”秦柯對班組成員們滿懷歉意地說道。
這時已經晚上11點多了,他們找到一家離變電站最近的餐館,要了7碗雞蛋面。這碗面,他們吃出了百種滋味。
秦柯內疚是有原因的。現在班組有11個人,秋檢“戰役”剛打響便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狀態,僅9月份涉及他們班組的任務就有10余項,要跑八九個變電站,現在連大家期盼的中秋節也要在變電站過。這樣想著,他便替大家覺得難過。
“老秦,咱們就是家人,一起過中秋也不錯,快,你的面涼了。”葉少坤的話說得秦柯直想掉淚。
“每次在變電站主變上掛導線都要用斗臂車,進進出出太麻煩了,還影響工作效率。”這是近兩年來變電檢修中心試驗化驗班班組成員一直討論的一個難題。

進行高壓試驗接線
面對“無經驗、無數據、無參考”的三重難題,變電檢修中心試驗化驗班的成員充分利用“頭腦風暴”進行創新。他們根據工作性質和設備情況,運用PDCA循環深入改進質量,廣泛開展QC活動和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實現創新創效,利用“小發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設”來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同時,他們查看資料,積極與其他班組交流,摸索新方法,探索新工藝。
在全省36座500千伏變電站中,他們班組的11個人就要負責其中32座變電站一次設備的試驗化驗工作。為了工作更加便捷,他們用一年的時間首創了與絕緣桿配套的絕緣桿桿頭,讓檢修人員節約了時間,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今年的秋檢現場工作中,該裝置已成功運用到32座500千伏變電站,為設備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氧化層過厚,容易導致試驗數據不合格,大家下次工作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9月20日,在500千伏邵陵變電站,丁雙洋利用午休時間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
“李琦原來在220千伏變電站當過站長,對變電站的運行方式比較熟悉,下面請他給大家分享一些經驗。”秦柯聽完丁雙洋的發言,安排李琦接著開講。
“通過大家的輪流講解,互相取長補短,避免了工作失誤,提高了工作效率,這個民主大課堂真是好啊。”剛來班上不到一年的王佩由衷地說。
“其實,我們這個專業就是設備的‘內科醫生’,只有不斷相互學習,才能使班組成員快速提升專業技能早日獨立開展工作。全省36座500千伏變電站,我們負責32座,班組成員少,只有技術全面提升了,才能為設備更好地‘看病’。”葉少坤搶過話茬說道。
其實,試驗化驗一班只是檢修公司眾多班組的一個縮影。在這里,還有更多辛勤奮斗在一線的“電醫生”為群眾送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