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嫻
在團隊教研中,活動方案的設計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一個好的方案能讓組織者明確目標與途徑,是團隊教研取得預期效果的保證。我們該如何設計一個好的教研活動方案?
一、明確需求和目標
教研活動只有適合教師的實際需求,才會受到歡迎。如何使教研活動符合教師的“胃口”?首先,興寧區區域教研團隊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課堂教學等方式進行需求分析,了解教師們存在的問題與困惑、希望得到的幫助等,然后根據調研結果設計教研活動的主題和目標。如我們在調研中發現,許多教師習慣于“文本式”備課,注重教學內容、過程的羅列,忽略了教學方法和策略,于是我們把教研活動的目標定為“教學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教研活動要有明確的目標,這是我們開展教研活動的一貫要求,每一次教研活動我們都遵循“分析需求+明確目標”的思路,以確保教研活動的高效。
二、精選內容,創新方式
有好的食材才能做出一道好菜,同樣,教研活動也要有好的素材。明確活動目標后,教研員要以“精、細、準”為原則,精選活動內容。如在一次主題為“如何制定教學目標”的區域語文教研活動中,我們首先精選了“為什么要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布魯姆認知領域教學目標的六個層次、教學目標的表述”幾個研討內容,然后再選擇能較好體現研討目標的優秀課例進行具體剖析,強化教師對教學目標設計的理解。
好的內容需要好的呈現方式。活動方式的選擇在教研活動中很關鍵,同樣的需求、內容、對象,選用不同的呈現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們在開展教研活動時主要采用“課例”方式,通過課例分析實現動靜的轉換和“聽、看、講、想、做”的結合,體現了教研活動的情境性、參與性、實踐性、探究性,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提高了教研活動的效率。
三、及時評估效果
效果評估是對教師專業發展情況的關注,是總結活動經驗的有效方式,通過評估可以匯總教師的反饋意見,及時對教研活動進行調整與改進。
我們通過兩種方式進行評估:一是在活動過程中觀測效果,如某個關于教案設計的研討活動,我們要求教師現場設計一個教案,然后通過現場作業的完成情況,結合教案的評價指標,初步統計達標人數;二是活動后跟進檢測,我們通過觀察課堂、查看教案、抽查學生作業、問卷調查等方式,將教師活動前后的水平狀態作對比,檢驗教研活動的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大要素,經費、場地、時間、人員安排等都是影響活動效果的因素,作為教研活動的組織者與策劃者,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與創新,綜合考慮、全面協調,提高活動方案的針對性、明確性、系統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