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特級教師趙維坤、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章建躍在《課程·教材·教法》第8期上撰文認為,初中數學實驗的教學設計是根據數學實驗課程設定的目標和任務,為學生發現數學結論、理解數學知識、驗證數學結論而進行的教學規劃。一般而言,初中數學實驗分為驗證型實驗、探索型實驗和理解型實驗,其教學設計要以數學實驗課程的設計思路為依據,體現目標性、整體性、多樣性和操作性等原則,具體要求有:第一,制訂適切的實驗目標,即教學目標要有“普適性”,具有多元價值取向,能夠調動每個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關注學生的操作與思考,體現手腦并用的特性;第二,分析當前學習內容在課標中的定位、要求以及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難點,設計合適的實驗內容;第三,選擇適當的實驗工具并恰當操作;第四,設計有效的實驗過程,比如在設計實驗時,通過尋找抽象知識的直觀操作元素,讓學生在操作中觀察、發現事物的共性或規律,從而感悟知識的抽象過程,理解知識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