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恩
(內蒙古科技大學體育教學部 內蒙古包頭 014010)
包頭市校園足球教練員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①
崔恩
(內蒙古科技大學體育教學部 內蒙古包頭 014010)
該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法,以包頭市52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足球教練員作為研究對象,調查結果顯示:該市校園足球教練員隊伍呈“年輕化”趨勢,多數教練員沒有進行過專業的足球訓練和參加全國性的足球比賽。獲得教練員等級證書人數較少,科研能力和培訓情況不容樂觀。針對上述情況,作者提出有針對性的決策,為該市校園足球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包頭市 校園足球 教練員
2014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成為全國首個足球改革試點省區后,包頭市政府根據國家和自治區對足球運動改革和發展政策為指導思想,制定了《包頭市推進足球改革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包頭市推進校園足球工作實施意見(2015—2017年)》等文件,大力發展校園足球。在新的時期,如何構建新型“體教結合”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保持該市校園足球在全區足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校園足球教練員是發展的關鍵問題。該文章通過對包頭市校園足球教練員進行現狀調查,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為該市校園足球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文章以包頭市52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足球教練員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該文以“校園足球教練員”作為關鍵詞(截止到2016年6月),通過對中國期刊網搜索相關文獻資料78 412篇,了解國內外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發展現狀,為該課題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論依據。(2)問卷調查法。該研究自行設計了《包頭市校園足球教練員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問卷》,在2016年1月向包頭市52所學校展開調查,共有52名足球教練員(每所學校1人)參加該次問卷調查,其中有效問卷52份,調查數據能滿足該課題研究和分析需要。
2.1教練員隊伍基本情況
包頭市52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中,“31~40歲”和“20~30歲”年齡段的教練員分別為28人和16人,占總人數的53.85%和30.77%。以上數據表明:該市校園足球教練員隊伍呈“年輕化”趨勢,他們中的年輕人緊跟時代進步,但也缺少教學和訓練經驗?!?1~50歲”的教練員共7人,占總數的13.46%,這部分教練員具有豐富的青少年足球培訓經驗,并且取得過很多優秀的比賽成績,他們是該市校園足球的帶頭人。50歲以上的教練員人數較少,僅1人。
2.2教練員運動等級和工作年限
在運動專項方面,有35人過去從事足球專項訓練,占調查比重的67.30%,有9人過去從事田徑專項,占總數的17.30%;其余教練員籃球專項2人,其他專項為5人。以上數據表明:該市校園足球教練員多數從事本專業工作(足球),其他教練員由不同運動專項轉變為足球專項工作,這些跨專項的教練員需要進一步學習足球教學和訓練方面的知識,減小專業方面的差距,彌補自身不足。
在此次調查中,包頭市有24名教練員不具備任何運動等級,占到總人數的46.15%;具有二級運動員等級的教練員共42.31%,一級運動員的6人,占總數的11.54%,沒有1名教練員達到運動健將等級。在教練員從事足球教學和訓練的工作年限方面,在5年以下的教練員共24人,占總數的46.15%;從事15年以上的教練員共12人,占總數的23.08%;從事11~15年教練員共9人,占總數的17.31%;從事5~10年的教練員共7人,占總數的13.46%。以上數據表明,該市近半數以上的教練員工作年限較短,這和上述教練員年齡數據相吻合。
2.3教練員執教等級和制定訓練計劃情況
目前,我國足球教練員執教等級由低到高分為5類:D級、C級、B級、A級、職業級。獲得D級教練員證書就可以執教中小學和基層足球教學和訓練,以及帶隊進行比賽。從調查中顯示,包頭市教練員沒有獲得等級證書的人數最多共39人,占總數的75%;獲得D級教練員證書的10人,占總數的19.23%,僅有1人獲得A級教練員證書。以上數據表明:該市多數校園足球教練員不具備從業資格,包頭市“校足辦”要規范教練員隊伍,將職業等級證書和從業資格聯系在一起。
該市52所特色校園足球學校均配備相關的訓練計劃。在實際調研中發現,部分學校制定的訓練計劃和訓練內容不符,純粹應付上級領導的工作檢查。還有部分學校只有教案,沒有學期和學年訓練計劃,對全年的訓練計劃缺少科學性、系統性的規劃。課題組建議,各學校校足辦成立檢查小組,不定期地檢查教練員的教案和各項訓練計劃,并和獎金和補助掛鉤,作為年底考核教練員的標準之一。
2.4教練員的科研能力和參加培訓情況在此次調查中,有73.08%的教練員近3年沒有發表過與足球運動相關的論文,有1/4的教練員3年內發表1~2篇論文,有不到2%的教練員發表過3~4篇論文。以上數據表明:該市多數教練員科研能力不容樂觀,沒有將自己的教學和訓練經驗轉化為理論。
在培訓方面,參加3次以上培訓的教練員共17人,占總數的32.69%;參加3次培訓的教練員共5人,占總數的9.62%;參加2次的教練員共14人,占總數的26.92%;參加1次的共9人,占總數的17.31%。沒有參加過任何培訓的教練員共7人,占總數的13.46%。以上數據表明:隨著內蒙古自治區成為全國首個試點省市后,該市多數校園足球教練員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足球培訓,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執教能力。但是,個別學校的教練員由于教學和訓練工作繁重,沒有時間參加培訓。
教練員的執教水平直接影響未來包頭市校園足球的整體發展,制定教練員的管理和培訓體系對包頭市校園足球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根據包頭市校園足球教練員現狀,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該市各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大招聘力度吸引高水平教練員執教,特別是一些退役足球運動員和高校體育院系優秀學生的引進,對原有師資定期進行培訓,提高現有教練員的教學、訓練、賽事組織和管理、科研水平。
第二,該市“校足辦”要將教練員的管理和培訓結合起來,將教練員的上崗資格和教練員培訓、職業等級證書結合起來;同時學校建立“懲罰機制”,不定期地檢查教練員的日常教學和訓練工作,對不稱職的教練員進行批評,保證該市校園足球的順利開展。
第三,“校足辦”和學校應要強管理,鼓勵教練員利用假期時間進行學歷進修和參加足球學術報告會,尤其參加教練員、裁判員等級培訓班,改變教練員“安于現狀”的思想,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教練員通過參加培訓班,與國內知名足球講師進行學習,不斷提高校園足球教學和訓練水平,使校園足球達到科學化。
第四,該市校園足球教練員科研能力不容樂觀,沒有將自己的教學和訓練經驗轉化為理論。針對以上現狀,課題組建議該市各中小學在教師職稱評定、教練員崗位評定時應增加科研比例,每年固定發表論文數量,將發表的科研成果和崗位津貼、獎金掛鉤,并對科研成果顯著的教師或教練員進行獎勵。
[1]楊英.昆明市小學“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2]侯凱凱.北京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課余訓練開展狀況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4.
[3]侯學華.校園足球文化內涵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6(6):107-110.
[4]張輝.我國布局城市校園足球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G843
A
2095-2813(2016)09(b)-007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6.077
崔恩(1961—),男,漢,內蒙古包頭人,本科,教授,主要從事足球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