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徐州市體育局 江蘇徐州 221006)
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分析①
王瑩
(徐州市體育局 江蘇徐州 221006)
競技體操后備人才是體操競賽的基礎,也是我國競技體操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對我國體操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需要我國體操競賽的高度重視。該文從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開發利用入手,著重分析了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并積極提出了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策略。
我國 競技體操 后備人才 培養現狀
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體育競賽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體育后備人才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對我國體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競技體操作為奧運會的重要比賽項目之一受到體育界的高度重視,而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也成為我國競技體操發展的戰略性事項。分析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不僅有利于發現和解決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對我國競技體操的發展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1.1體力與智力協調發展
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必須注重體力與智力的協調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豐富的物質基礎為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體力提供保障。但是,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中,后備人才的智力因素遭到了嚴重忽視。部分培訓部門過度重視青少年的體力鍛煉而忽視了青少年的智力培養,影響了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質量。因此,在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積極重視體力與智力的協調發展。
1.2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協調發展
競技體操對我國社會發展和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在我國,有很多體育運動員為了國家利益作出了巨大的自我犧牲。同時,國家對表現優秀的運動員也予以了較高的獎勵。但是,仍有很多體育運動員在體育訓練時,無法協調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影響了我國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因此,在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協調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受到體操界的高度重視,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取得了巨大進步。首先,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分布較廣。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廣泛分布于祖國的各個地區;其次,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總量呈現回升趨勢。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很多學生在中學時期選擇體育為自己的發展方向,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數量逐漸增多。
2.1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儲量較低
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儲量較低是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面臨的重要問題。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儲備量低是因為我國競技體操項目普及率太低,很多人對競技體操項目不了解,導致我國大多數地區的競技體操后備人才數量較少。另外,我國現有的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質量呈下降趨勢。
2.2體育系統和教育系統結合較難
在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各個地區的教育系統與體育系統缺乏合作。具體表現在教育系統對體育系統組織的賽事不認可,挫傷了學生參加體育比賽的積極性。同時,大多體育訓練不重視學生的文化水平,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發展不平衡,嚴重影響了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綜合能力的提升。
2.3體操競賽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的體操競賽舉辦次數較少,并且比賽的要求過高,嚴重挫傷了青少年參加體操比賽的積極性。并且,由于我國體操比賽的要求過高,部分訓練會為了取得比賽的名次而過度開發體操后備人才的能力,導致出現揠苗助長的現象。體操競賽制度不完善嚴重影響了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
2.4體操項目宣傳不到位
我國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是為了讓后備人才參加世界體操比賽,獲取世界體操比賽冠軍。在這種培養目標下,人們對競技體操比賽產生了一定的誤解。同時,部分媒體為凸顯運動員的努力夸大了體操運動的難度,導致人們對體操項目的理解產生偏差。體育宣傳不到位阻礙了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
3.1加強對競技體操的宣傳
加強對競技體操項目的宣傳,將競技體操帶入大眾視野是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第一步。首先,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群眾的體育意識,鼓勵群眾積極關注體育賽事及我國體育發展的現狀;其次,相關部門應積極利用電視、報紙、網絡、廣播等傳播媒介加強對競技體操的宣傳,使人們充分了解競技體操項目。例如,可以設置專門的競技體操電視節目,向觀眾講解競技體操項目的比賽規則、訓練要求及競技體操的發展現狀等,將競技體操帶進大眾的視野。
3.2轉變體操人才培養模式
首先,我國體育部門應加快推廣快樂體操,為此,我國積極召開了快樂體操研討會,收集了體校、俱樂部、公司等各方意見,并積極結合我國體操發展的情況,探索快樂體操發展之路;其次,體育部門應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為此,國家體育部門可以推廣大眾體操節,增加競技體操的接觸范圍。同時,體育部門可以在學校舉行競技體操講座,加大青少年對競技體操的了解,激發青少年參加體操訓練的興趣。
3.3加強體操教練隊伍建設
體操教練隊伍在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直接影響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在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加強體操教練隊伍建設。首先,體操教練的培養應積極開展以老帶新工作。當前,我國大多數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練已經退休或轉業,而大多數年輕的體操教練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要開展老教練帶領新教練工作,加快體操教練的培養,提高體操培訓的質量;其次,應不斷提高體操教練的道德素質,培養體操教練的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最后,應完善體操教練員的選拔和培訓。在選拔體操教練員時,應注重體操教練員的綜合素質,選擇高水平的體操教練員。同時,要加強體操教練員的培訓,使體操教練員及時了解我國體操事業的發展方向和國際體操的發展現狀,根據體操事業的現狀制定后備人才培養計劃。
3.4加強體教結合
針對我國體育部門在進行體操訓練時重視體操運動員的體力鍛煉而忽視體操運動員的智力鍛煉這一現象,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應積極加強體教結合,培養高質量體操運動員。為此,我國應大力發展學校教育,優化學校的體育課程資源配置。從幼兒園起就開設學校體操課程,加強學生對體操的認識,提高學生參加體操鍛煉的積極性,擴大體操項目的影響人群。同時,體操訓練部分在進行體操訓練時應積極重視青少年的文化素養,培養體操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競技體操作為奧運會的重要比賽項目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而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是我國競技體操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必須協調體力與智力,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雖然,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受到體育界的高度重視并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但是,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中仍存在著后備人才儲量較低、體育系統和教育系統結合較難、體操競賽制度不完善、體育項目宣傳不到位等問題。為完善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我國必須加強對競技體操的宣傳、轉變體操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體操教練隊伍建設、加強體教結合。加強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不僅有利于保持我國競技體操的競爭力,而且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張志斌,母賢永,劉瑛,等.“初中布點、高中集中、大學對接”的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體育學刊,2012(6):100-102.
[2]金衛國,王峰.我國男子體操團體項目備戰2012年奧運會對策研究——第43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比賽回顧[J].運動,2012(3):19-20.
[3]王永平,李茂,彭正宇.大同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85-88.
G8
A
2095-2813(2016)09(b)-013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6.137
王瑩(1984,5—),女,漢,江蘇沛縣人,本科,初級教練,研究方向:體操、技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