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
—2050 年)》發布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和《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等文件精神,促進中國足球持續健康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中國足球協會)、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共同編制的《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于近日發布并下發各地方政府組織實施。
《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的出臺也意味著中國足球改革有了更詳細的規劃發展。規劃指出,近期目標是從現在至2020年,中期是從2021年至2030年,遠期是從2031年至2050年。近期目標在于打基礎,使民眾對足球運動的需求得到基本滿足,校園足球加快發展,中國特色的足球管理體制機制初步建立;中期目標是職業聯賽組織和競賽水平達到亞洲一流,國家男足躋身亞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強隊行列;遠期目標則是實現足球一流強國的目標。
規劃還提出了未來發展的七大任務,即構建制度體系、培養人才隊伍、建設場地設施、豐富賽事活動、壯大足球產業、培育足球文化、促進足球開放。
其中,規劃特別強調,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建立健全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實施全國校園足球四級聯賽制度,即高校、高中、初中、小學校園足球四級賽事。到2020年,全國特色足球學校達到2萬所,中小學生經常參加足球運動人數超過3000萬人,全國足球場地數量超過7萬塊。
同時規劃也指出,盡管中國足球目前逐步發展,足球產業也初具規模,國際交流日益增強,但總體看仍存在許多問題。其中就包括發展理念滯后、體制機制落后、法治水平偏低、足球基礎薄弱等。
相關專家指出,隨著中國足球改革開啟,國內職業足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人口與資本紅利有望助推中國職業足球步入新時代。打造職業聯賽品牌,只是足球產業發展的一個環節,足球產業的長期壯大以至于國足成績的質變,需要依賴于足球基礎產業的建立,尤其是青少年后備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