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秀波(淄博市摔跤柔道運動管理中心,山東 淄博 255000)
?
古典式摔跤疲勞產生原因和力量訓練方法
苗秀波
(淄博市摔跤柔道運動管理中心,山東 淄博 255000)
古典式摔跤是兩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用自己的力量優勢、速度優勢和耐力優勢戰勝對方的一種體育競技項目。古典式摔跤在奧運會歷史存在已久,這個體育項目對運動員的力量要求十分高。在日常訓練過程中,力量訓練是最為核心的部分,良好的訓練計劃可以更加穩定運動員的身體姿態,最終提高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但是因為古典式摔跤運動屬于一個短時間內高強度對抗運動,動作本身又具備一定的危險性,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一旦訓練得不科學、不合理,就會導致出現疲勞現象。運動員疲勞期出現時間的長短,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成績和運動生涯有著顯著的影響。因此,教練在制訂力量訓練計劃時,一定要科學合理,注重訓練后的恢復訓練,縮短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疲勞期產生的時間,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
1.1生理疲勞
1.1.1能量消耗 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機體內能量物質消耗過多,導致了能量供給失去平衡,由于能量不能及時補償,導致運動員出現了運動性疲勞。在運動員綜合能力代謝系統中,生理和生化指標產生嚴重變化之后,都會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能產生嚴重的影響。對于古典式摔跤運動員來說,長期高強度的訓練導致運動員能量過度消耗,并且能量又不能及時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導致運動員血液中血紅蛋白和血尿素水平發生變化,這是運動員出現生理疲勞的一個主要因素,如果長期得不到恢復和調整,勢必會導致運動員出現重度的疲勞,對提高成績不利。
1.1.2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機體代謝方面的問題 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由于時間短,對抗強度大,機體細胞呼吸多數都是以無氧呼吸為主,比賽后在肌肉和關節處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如乳酸、丙酮酸等中間產物,一旦運動員體內的酸性物質得不到及時的消耗,就會聚集在體內,加上體內大量水分蒸發,鹽分過度消耗,導致體內的各種電解質出現電解失衡,導致體內環境失調,最終出現嚴重的疲勞現象。
1.2心理疲勞因素
1.2.1動機疲勞 動機是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向著一定的目標活動,并持續維持這個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者內部的動力因素。當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產生了動機疲勞之后,就會出現主動性降低、積極性不足、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中的現象,運動員的心理優勢得不到有效的釋放。
1.2.2注意力疲勞 注意力疲勞是指運動員的心理活動對特定的對象難以產生作用。注意力疲勞產生之后,不能從某一個對象轉移到其他對象的中,同時還不能高效地分配運動員的注意力。這種疲勞是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難以將自身的注意力轉移到主要動作環節外的其他技術細節方面,從而產生了注意力分配不協調的結果。
1.2.3情緒不穩定 心理疲勞產生之后會顯著影響到運動員的情緒,主要表現為緊張和焦慮。在比賽過程中,如果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過度緊張和焦慮會顯著抑制運動員在賽場上的表現,顯著影響戰術的執行和技術動作的發揮,導致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成績無法很好地提升。
1.2.4心理飽和狀態 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和比賽,這需要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來維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保證自身思維靈敏,洞察賽場一切。而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產生心理疲勞之后,一個顯著的影響就是運動員會產生心理飽和狀態,主要表現為厭煩訓練和比賽,逃避比賽,這種心理狀態的出現對運動員競技能力的發揮有著顯著的影響。其會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阻礙運動員技能的發揮,破壞古典式摔跤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動機。
2.1絕對力量訓練
在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絕對力量進行訓練時,如果古典式摔跤運動員不存在控制體重的因素,可以采用1~2RM的負荷大小進行訓練,一共連續4組,結束后休息2min,再進行3~5RM的負荷訓練,每次連續4組,然后間歇3min。這種絕對力量訓練方法因為負重比較大,能夠顯著增加運動員的絕對力量,提高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神經系統的協調能力。在訓練過程中,如果需要控制運動員的體重,則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采用1~2RM的負荷練習,每次練習8組,這種訓練方式既可以增加運動員的絕對力量,還可以控制運動員體重。
2.2速度力量訓練
在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進行速度力量訓練過程中,首先,在不影響運動員最大速度的前提下,盡可能增加訓練負荷,一般采用運動員最大力量的4%~6%的負荷比較合適,每次訓練做6組,每組8~1次,用運動員的肌肉爆發力完成訓練,每組間隔2~3min,這種訓練方法要求運動員積極完成,同時還要求還原動作要完整。其次,速度力量的訓練還應該結合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專項技術動作和發力特點進行,可以采用短促、快速地打擊式訓練方式練習,在日常訓練過程中可以采用跳繩、三級跳遠等體育項目進行練習。這種訓練模式一般中使用3~5組,每組休息10min左右,由于這種訓練模式強度比較大,因此,需要穿插其他項目進行,避免肌肉拉傷。
2.3力量耐力訓練
力量耐力訓練的目的是提高總負荷,在訓練過程中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幾種:(1)速度力量耐力訓練。即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連續、多次、快速地克服相應負荷的能力。速度力量耐力訓練主要是以無氧呼吸為主。在連續過程中可以練習3~5組,然后間歇3~4min發展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速度力量耐力。(2)靜耐力訓練。在古典式摔跤運動項目中,靜耐力主要是運動員雙方身體處于僵持狀態時的對抗能力,其與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最大靜力力量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應該結合這一方面的特點,采用100%的負荷或者高于100%的負荷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某些關節角度的最大靜力進行耐力訓練,最終提高運動員的對抗能力。
參考文獻:
[ 1 ] 羅元方.第27屆世界摔跤錦標賽中國古典式摔跤隊技術統計與分析[ J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8(1).
[ 2 ] 孟潼,陳剛,張信波,王興,楊鵬飛,季程程.基于知識圖譜的我國古典式摔跤研究計量學分析[ J ].運動,2015 (19).
[ 3 ] 李文濤,趙可偉,孫化玉.男子古典跤運動員體能訓練評價的構建與應用[ J ]. 山東體育科技,2015(6).
[ 4 ] 呂紅芳.民族式摔跤運動的傳承與發展[ J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6).
作者簡介:苗秀波(1973~),一級教練,本科。研究方向:古典式摔跤。
收稿日期:2016-03-21
中圖分類號:G85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4-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