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浙江鹽堿地綠化專家許基全"/>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撰文/李茗宸王秀珍
?
50年綠化 不夠還想再干20年
——記浙江鹽堿地綠化專家許基全
◇撰文/李茗宸王秀珍
三天的采訪,老許給記者的印象是,精力出奇地好,一般年輕人尚且不如。和老許做了多年同事的現椒江區農林局副局長李新標說:“老許一生給臺州林業做出的貢獻太多、太大,退休后還一刻沒有休息,還在帶徒弟、搞研究,和老許比起來,我們這些小字輩遠遠沒有這種精神和毅力。”“如果上天再給我20年,我希望國家將我調往中國大西北解決西北荒漠化的綠化問題。我們玉環大鹿島、黃泥坎塘和椒江沿海鹽堿地綠化的難度可稱為中國綠化難度最大的地區,沒有其他地方的綠化難度比這里更大。”老許鄭重地說道。如今76歲高齡的許基全是臺州市鹽堿地綠化研究所所長、省級沿海鹽堿地綠化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集眾多頭銜于一身的老許自稱是一個連小學畢業證書也沒領到的“粗人”。
回顧海島綠化的經歷,許基全一邊帶領記者參觀曾經種下的木麻黃林一邊說,1963年9月,許基全在到玉環縣農林水利局報到后的第三天,就被派到大鹿島去負責創辦苗圃,開展海島綠化工作。當時的大鹿山島,是一個不宜人居的荒島,不但看不見一株樹木,而且灌木和草叢也被秋季的海風刮成一片枯黃。經過詳細的野外調查,在總面積為2600余畝的大鹿山(包括小鹿山)島上,只發現色澤枯黃、高度在0.5米以下的針葉馬尾松小樹4棵。除此之外,當時的大鹿山島上,再也找不到其他喬木樹種。島上石多土少,風大干燥,淡水資源奇缺。由于生態環境惡劣,也沒有漁船到這里停靠。在這樣的小島上開展造林綠化工作,困難和風險是可想而知的。
局領導要求許基全等幾位職工能在小島上種好黑松就可以了。當初許基全提出要引種其他一些較為優良速生的樹種,有著一定沿海綠化造林工作經驗的老同志當面批評他是個不切實際的“書呆子”。
為了不辜負黨的培養,為了使小島上的居民不再長期為缺柴缺水而擔憂,為了突破海島綠化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關,不使玉環縣的小島在第一代林業工作者面前再繼續荒蕪下去,許基全不懼風險,不斷克服各種困難,經過7年的努力,成功引種了木麻黃、桉樹、柏木等30多個國內外優良樹種,在大鹿山島除露巖外,一切可以綠化的地方,全都種上了樹,成為全國沿海綠化工作的一面旗幟。1970年3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登了“荒涼小島變綠洲”的宣傳報道。
海島綠化僅僅綠起來是不夠的,應該達到較好的綠化效益。1969年,許基全帶頭研究提出要提高海島綠化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森林景觀效益,將大鹿山島建設成玉環縣的風景旅游勝地。到1984年,大鹿山島引種栽培成功的樹種已達140多種,有林地面積2258畝,林木蓄積量6532米,森林覆蓋率達到85.7%。
1964年的一天,一名水利干部陪同許基全去看一片灘涂。由于是第一次看到就問水利干部:“玉環縣耕地面積很少,為什么這樣大面積的土地不開發利用?”水利干部回答說:“沿海地區風力大,水分蒸發快,又缺乏淡水資源,目前灘涂沒有條件開發利用。你是林業干部,如果能在海涂地上營造起防護林,灘涂就可以開發利用了。”接著又說:“后面這句是開玩笑的話,不必太認真,海涂鹽堿地綠化全國各地都沒有搞起來,玉環島上的灘涂條件更差,不可能率先搞成功。”
從那以后,許基全就開始思考怎樣在海涂上搞綠化。1966年玉環縣農林水利局要求他到黃泥坎塘負責營造防護林試點工作。黃泥坎塘位于玉環島東北部,兩面瀕海,是一片新圍的海涂地,面積800余畝,土壤含鹽量6‰以上,為重鹽漬土。從當年的4月中旬到5月下旬,他花了1個多月時間,指導民工栽下1萬多棵木麻黃苗,結果一棵也沒有成活。附近農民不但稱他為“吃飯用的林業干部”,也稱木麻黃這個樹種為“慢慢黃”。針對這個問題,許基全進行了反復的分析研究,根據這片海涂地含鹽量高、地下水位高、土質黏、土壤通氣性差,以及木麻黃是南方引種樹種、要求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等實際,采取開溝排水降鹽、做高垅抬土、整地改良土壤等措施,選擇在透雨淋洗、種植垅土壤含鹽量大幅度下降的,風力相對較小、空氣濕度大的大霧天和細雨天栽種樹苗,結果成活率竟達到99%以上。就這樣利用這一技術沿著兩條海堤壩的護塘地營造了長為1500多米、寬為10米的木麻黃海岸基干防護林帶,突破了重鹽堿地綠化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關。同時規劃營造了縱橫交錯的8條輔助林帶,使這片海涂地實現了林網化,降低了風速和水分蒸發的強度,調節了林網內的濕度和溫度,減輕了土壤返鹽返堿的現象,生態環境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1968年又在這里建設起苗圃,培育了大量適宜沿海鹽堿地綠化的苗木。1969年開始試種玉環文旦和柑橘等果樹,均獲得成功,建成沿海鹽堿地上的首個生態果園,創造出每畝文旦年產值超過1萬元的高效林業先進典型。這項技術推廣以來,已使玉環縣農民累計增收達到50億元以上。
鑒于他的工作成績,1984年3月,臺州市委決定將許基全調到椒江區農林局負責林業綠化工作,要求他以綠化大鹿山島的經驗和毅力,抓好椒江區的林業綠化工作。
醫化行業是椒江區的支柱產業,由于大多數醫化企業建設在城區東部沿海,受大風、土壤鹽堿化和化工污染的影響,綠化難度大,所以只能通過鋪植草皮和種植矮灌木來達到綠化面積指標,但這并不能改善生態環境,反而使城區人居環境和平原農區農業生態條件受到嚴重影響,市民要求搬遷化工園區的呼聲十分強烈。正當區兩代會開展熱烈爭論之時,許基全通過調研分析,提出以速生高大常綠闊葉喬木樹種為主體,通過樹木的阻隔、吸收和凈化,來緩解醫化園區及其周圍的大氣污染的建議。后來經過研究,選擇巨桉、柳桉、鄧恩桉等世界著名的優良速生樹種為醫化園區綠化的首選樹種,僅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解決了臺州沿海醫化園區綠化技術難題,推進全區林業綠化工作上了新臺階,在全省率先消滅了荒山和荒島,比省里的要求提前8年實現了綠化椒江的目標。從1984年到1989年,椒江區森林覆蓋率從14%提高到25%。
2000年退休后,根據椒江區委、區政府和區科技局的要求,許基全又牽頭創建了沿海鹽堿地綠化研究所,并先后攻克各項綠化技術難題。此外,他還在杭州、紹興、嘉興、寧波等地參與了多項生產和科研合作項目。他還通過發表論文、申報科研成果,盡可能培養一批年輕人,以論文掛名的形式鼓勵他們承前啟后,有所創新。當記者問老許:您對自己50年的林業工作的總結是什么,下一步要實現的目標是什么時,老許回答道:“自己50多年來所取得的生產上或科研上的成果在全國更好地推廣應用。就是要采取對保護環境最佳的技術措施,最低的資源消耗以及最經濟的投入,取得林業綠化的生態、經濟、森林景觀三大效益的最大化。50多年來,我們一直是堅持這么做的,我們的研究技術自1970年以來已在臺州地區廣泛推廣,但要想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還需要做很多的理論提升工作。”
如今,為了能盡自己所能,努力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許基全又帶頭開展了各類困難地營造林技術研究工作,并且已經總結出“4938”營造林技術體系。也就是樹木引種4項技術,造林困難地綠化先鋒樹種選擇9項技術要點,灘涂鹽堿地土壤改良3大措施和營造林8項技術。老許相信,這一整套綠化造林技術,可以應用于全國各類造林困難地的綠化造林。在他心中,綠滿神州大地,是他始終懷揣著的一個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