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霞
(四川省阿壩州壤塘林業局,四川 壤塘 624300)
?
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解析
趙 霞
(四川省阿壩州壤塘林業局,四川 壤塘 624300)
指出了目前我國的林業狀態、生產條件、自然環境等一系列因素,決定了我國在今后較長一個時期需要發展多功能模式才能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從注重可持續發展演變為多功能全方位的發展模式,就需要更加注重林業產生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及生態價值。基于此,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結合相關文獻的查閱,對我國多功能林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解析,以期為我國林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解析
林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生態環境保護和森林資源開發利用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林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國林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怎樣去實現多功能發展模式,這個問題需要林業管理人員積極探索研究并加以運用。那么在這一過程中,要把林業發展模式和社會、生態環境、經濟等聯系起來,進行林業多功能發展。基于此,本文就如何發展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期為我國林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我國目前多功能林業發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很多林業部門,在發展過程中過于重視林業木材生產,使得林業發展還停滯在原始、傳統林業階段。這種傳統的林業發展模式,已經跟不上經濟社會和時代發展的潮流,與全面可持續發展現代林業的理念產生了很大差距。傳統木材生產為主的林業發展模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恢復、污染造成了很大影響,降低了我國的生態環境質量。林業部門在管理林業發展中,持續砍伐木材、生產木材發展經濟,已經不符合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林業發展和林業生產需緊密結合,現代林業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林業經濟。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合理的解決,一定會影響我國林業發展進程,同時還會對我國生態環境的損壞進一步加大。因此要在結合我國林業的實際情況下,建立高效、完善多功能的林業發展模式,才能適應當地社會的發展模式[1]。
3.1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的概念
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是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對森林進行規劃、保護、合理利用,把林業的價值發揮到最大的發展模式。根據我國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聯系,在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把社會發展、經濟利益和林業發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發展一種全新的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是對林業生態環境的合理保護。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與傳統的林業管理模式相比,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具有很強的超前性和進步性。
3.2發展多功能發展模式的目的
目前我國發展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以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發揮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其自身的優勢,是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把林業和社會的發展、市場需求以及其他方面緊密的結合起來,從而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多功能發展模式能提高林業在我國的社會地位,有效落實相關的政策,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通過落實多功能發展模式還能促進我國林業經濟高效、優質發展進步,為我國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2]。
4.1堅持文明發展觀
堅持文明發展觀對落實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其主要原則之一。堅持文明發展觀,能保證我國林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斷促進我國社會、文化、經濟、科技、地理、生態環境的發展,使得我國林業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在落實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中堅持文明發展觀,適應我國當代的社會發展模式。這一過程需要林業部門管理人員擁有較高的綜合能力、業務素質去貫徹和落實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所以說堅持文明發展觀對多功能發展模式有重要意義。
4.2保育和開發利用并舉
林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實現人口、林業資源、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相互協調發展。在解析多功能林業發展過程中,可持續發展占據主導地位,林業資源既需要滿足當代人類發展的需要,還要為子孫后代留下利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因此在林業發展模式也成為了關注和焦點[3]。在林業發展過程中要把林業發展和當地區域的發展相結合,在保證當地社會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發展多功能林業模式。目前我國制定的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和傳統中可持續發展的林業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區別,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主要強調的是在當代社會背景的前提下,開展林業生態保護、保育以及林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4.3堅持社會、經濟、政治協調發展
在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中要堅持生態環境、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在發展經濟過程中,要順應生態環境規律。所以國家林業局在發展多功能林業模式中,對當地的社會環境、政治經濟、人文因素等與當地林業發展各項指標進行全面的統計,制定出和社會、經濟、政治相互協調的多功能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林業局在制定多功能發展模式中還應與當地的居民進行商討,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考慮多方面因素和意見,再因地制宜制定出適合林業經濟發展的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從而保證我國林業經濟健康快速發展[4]。
發展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需要以下3種條件才能順利完成,即森林資源條件、林業產業條件、政府支持條件。首先在森林資源條件方面,我國幅員遼闊,森林廣袤,江河水系比較多,山脈波瀾起伏,地形地貌復雜多變,加之我國南北氣溫差異明顯,自然造就了豐富多樣的物種,給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其次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了重要的議事日程,陸續出臺了很多林業發展、保護建設的政策,如:沙漠屏障三北防護林的建設、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系列政策等等,所有關于林業的系列條款和政策都為我國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條件。最后,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還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不但要從政策資金上提供保障,還需要建設一支高科技團隊,為現代林業和多功能林業發展提供科學林業技術及高科技林業設備應用支撐,用科學技術保障我國多功能林業跨越發展。
本文通過對目前我國林業發展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概述、落實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的建議、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需要條件分析,對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入的解析。希望對我國多功能林業的發展模式有一定幫助。
[1]周樹林,馬克明,張育新.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的探索[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58~62.
[2]陳云芳,李智勇.多功能林業系統協同發展模式探討[J].世界林業研究,2012(3):74~77.
[3]張寶華.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探索分析[J].民營科技,2014(12):201.
[4]謝淑仿.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5(13):198,200.
2016-06-12
趙霞(1974—),女,工程師,主要從事天然林保護工作。
S7
A
1674-9944(2016)15-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