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松(承德市工程建設質量監督站,河北 承德 067000)
?
淺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
尹 松
(承德市工程建設質量監督站,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在整個工程的建設中,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能否順利進行,所以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的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管理
(一)建筑企業責任意識不明確
許多建筑公司過分的依賴監督機制,將工程質量監督機制看成是工程質量的負責者。他們并沒有認識到產品的生產者是產品質量的直接負責人,監督機制實行監督職能只是政府授權的,是政府管理行為的延伸。所以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違規、違法操作,如在施工之前不辦理任何手續,先售后建、不申報等。還有一些企業在修筑的過程中,為了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忽視了工程的質量,如使用劣質材料、建筑時偷工減料等,以最小的成本謀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這些問題僅靠政府監督機構單方面的監督和管理,并不能實現對各建筑企業質量行為的全面監督和管理,所以建筑工程質量問題令人堪憂。
(二)施工人員缺乏專業培訓
對于建筑工程來說,保證建筑施工的質量是最重要的,但是對于目前建筑企業的施工人員來說,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兩點:第一,缺乏專業的建筑知識。施工人員大多是進城務工人員,他們的受教育程度低。而施工單位也沒有對施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導致在修筑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并沒有按照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而是靠常年積累下的建筑經驗進行施工,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了工程的質量問題。第二,施工單位在施工之前并沒有說明工程質量問題的重要性,導致施工人員為了追求速度、節約成本而忽視了工程的質量,即便在預期的范圍內完成了施工,但是由于質量問題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三)監督機制不完善
除了以上人為原因以外,監督機制不完善也是造成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如監督機制對施工材料監督不嚴格,他們沒有意識到建筑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會出現檢查出現遺漏等現象。此外,在對一些水泥、磚塊等離散型材料進行檢查時,一些監督人員為了檢查的方便性,并沒有對這些材料進行逐個的取樣,而是根據一些書面上出現的數據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再對其進行記錄。這種流于形式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形式,為后面的工程施工工作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一)施工單位的影響
施工單位是建筑工程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所以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與施工單位的技術與管理水平有著密切的聯系。近些年來,國家對招投標進行了規定,但是有一些低水平、低素質的施工企業采取違規分包、不當競爭等手段來獲得。這些施工單位一旦獲得工程后,便會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而降低工程質量的施工標準,施工單位也不能按照規范進行施工。這樣一來必然會埋下安全隱患。
(二)監理單位的影響
監理單位是在受建設單位的委托下對工程質量、投資、進度以及安全進行監控,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專業技術落后、責任心不強等問題。監理單位應該嚴格的按照國家政策法規的要求,對社會負責,但是有一些監理單位則過于聽取施工單位的要求,從而導致工程監理權威性的缺失。此外,由于監理單位施工人員素質不高、缺乏職業道德等,使得一些員工與建設企業相互勾結,對質量、安全問題進行掩蓋等現象。
(三)監督機構的影響
對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與管理,除了建設單位的各責任主體以外,政府部門也設置了相應的監督機構,負責各轄區工程質量的監督工作。但是即便是政府監督機構,也會出現覺悟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此外,現有的監督機制的工作人員素質普遍較低,人才結構分配不合理,有些工作人員雖然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是在設計方面還存在著知識欠缺的問題。質量監督工作缺乏資金支持,現代化設備的缺乏也使得監督人員不能及時、準確的獲取檢測信息,這也是造成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工作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建設單位的影響
建筑工程建設單位的管理和投資目的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作為商品住宅樓建設單位的開發商,他們之所以對某一塊土地或某一項目進行投資,就是因為他們認為投資能夠為他們賺得回報。所以建設單位便會為了追求利益而選擇報價低的施工單位,影響了建筑工程的質量,也為監督機構的工作帶來了困難。又如作為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的各級政府部門,這些工程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利益,是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對工程質量格外的重視。但是由于投資體制和監督機制等的影響,會使得在出現質量問題時,政府各部門之間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從而影響了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勘察單位的影響
隨著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工程的數量及規模在不斷的擴大,這就增大了勘察單位的工作量。勘察單位工作任務的增加,使得勘察單位對所負責的工程項目勘察的不夠深入,造成一部分項目與實際不符。這樣一來施工單位就會因為不能獲得準確的信息而造成質量監督工作缺乏必要的依據。
(一)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
要想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工作,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施工人員素質不高的問題,面對這一問題,首先,施工單位應該履行對員工進行培訓的義務,加強施工人員的技術,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而對于施工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來說,施工單位可以定期舉行一些技術講座,請一些先進單位的技術人員與本單位的技術人員進行交流,在與先進技術人員的相互交流中提高原有員工的專業技術水平,提高建筑高工程質量。其次,對一些剛來的工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并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技能考核,實施掛牌上崗等,確保工程的質量。第三,強化施工人員的工程質量意識。工程管理人員可以在施工人員內部進行施工質量宣傳工作,使質量問題深入人心,還可以在施工現場張貼一些保障施工質量的標語,提醒施工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保證施工質量。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展工程質量重要性的活動,讓施工人員在觀看視頻和圖片的同時增強施工人員的工程質量意識。
(二)加強對施工材料與施工過程的監督
首先,對于施工材料的監督來說,施工人員要清楚的認識到施工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的質量,在選擇材料的時候,選擇一些質量好的材料,這樣雖然會抬高整個工程的成本,但是對工程質量則增加了保障。此外,還可以從施工材料的相關管理人員入手,對其進行嚴格的要求,必要時對施工材料的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充分保證材料的質量。其次,對于施工過程來說,監督人員要對工程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現場取樣檢測,目的是為了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此外,還可以采取巡邏的管理形式,不定期的對施工現場的各環節進行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可以與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人員一起進行,并將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開會討論,分析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引起施工人員的注意,做好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與管理工作。
在建筑業飛速發展的今天,要想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工作的效率,實現建筑工程建設程序的規范化。管理者在創新監督管理方法的同時,還要提高各建筑工人的素質,充分發揮建筑工人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各種政府政策和法律的作用下,共同監督建筑工程,促進建筑工程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尹崇志.淺析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質量監督與管理[J].科技風,2014(11).
[2]孟曉峰.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J].價值工程,2014(23).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